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探究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又称古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有云“博古通今”,可见文言文的重要性。从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演变发展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是为了古为今用、掌握一种工具,更好地批判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中学阶段,古汉语的学习以古诗文的形式得以体现,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不好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总结了学习文言文应把握的几点,以供参考。
  一、整体感知领略文章大意
  要了解一种事物,先得对其有外在的感知。文言文是在特定的时代或特定要求的背景下而创作的,因此我们在接触文言文时可先作整体感知。
  (一)浏览解难,疏通大意。面对新接触的文言文,不妨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如《马说》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此句一般学生都能理解,但对于“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或骈死于槽枥之间”就不太好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结合课下注释帮助理解,来疏通文章大意。
  (二)分析把握文章表达。表达方式的把握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用了记叙、写景、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闲适之情怀。再如《观潮》,作者用记叙的手法和大量的笔墨,描写勾勒出钱塘江潮雄壮的场面。表达方式的运用让原本枯燥的古文生动起来。感知文章大意可以通过表达方式的分析,去寻找文章的落脚点。
  二、把文章放回原创作背景
  在学习文言文而言的过程中,对背景资料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内涵。
  (一)复原作品的时代背景。文章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一篇文章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正是“开元之治”的繁荣昌盛才造就了气势磅礴、豪迈奔放的一代诗仙李白;相比之下历经安史之乱的杜甫也只能发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叹。他的《三吏》《三别》也折射出作者所处的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二)结合作者所处的特殊背景。(1)政治背景。文言文中有许多篇目出自官员之手。如《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官员,因力主改革被贬邓州。了解了这样的政治背景,就不难理解作者劝勉被贬巴陵郡的滕子京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了。(2)社会背景。《醉翁亭记》中所描写的“滁人游、太守宴、众人欢、太守醉”的场景不免让人生疑:太守怎么不务正业?倘若我们能了解滁州在欧阳修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背景,就能理解太守欧阳修为什么如此悠闲自得。
  三、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工整对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与想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哲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的韵律……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欣赏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对文章的分析能力。《醉翁亭记》中的21个“也”,它的存在除使文章的节奏规律外,也成为文章转折的标志。
  四、掌握具体的方法
  (一)多读,熟读成诵。诵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中学生要掌握80篇古诗文,这些内容的掌握离不开诵读。首先,诵读要带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准确地朗读课文,可以结合预习提示、课下注释或工具书从整体上通读了解课文。其次要在朗读中培养语感。语感干的驾驭能力是提高语文能力的组成部分,大声朗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语感的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二)多记,注重积累。“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积累是归类能力提高的基础。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主要在词汇的积累上。在学习中我们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搜集、归类、整理、积累,如古今异议的积累。古今异义常见有四种情况: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一词,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今义则专指“男人的配偶”,属词义的缩小。此外还要注意通假字的积累、虚词的积累等。通过归类、比较、积累,学生不仅能提高文言词语分析能力,还能体会到学会积累带来的喜悦和益处,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三)多想,注重联系。学习文言文,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来推知疑难语句的意思,培养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1)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推断语义。文言文因汉字特有规律及行文习惯的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养成结合语境来推断语义的习惯,有助于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2)联系已有知识推断语义。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比较、归类。如学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的“策”时,可联系“策勋十二转”(《木兰诗》)中的“策”,这样联系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能举一反三,既巩固了就知识,获取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多动,学以致用。掌握文章内容需要进行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文言文最好采用通译与重点句子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对人名、地名、年代时间可不作翻译,对于重点句子和词语则力求将所有能够翻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对于时间“庆历四年春”、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都不必过祥翻译,重点要放在“谪守’一词的翻译上。把短小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简明易懂的现代文,不仅是学习文言文的需要,更是对自己应运能力的提高。
  五、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古为今用的功效
  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透过文章去探究古时的社会生活、乡土人情、地理风貌、经验教训、文笔言辞、人生哲理或古人的情怀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辛弃疾《清平乐》中回归自然、追求宁静安适和谐生活的态度;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生死关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都值得今人为之欣赏、崇敬和学习。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要清楚畏难心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按照清晰的思路,徜徉于文言的世界,汲取文化的精髓,了解古人的生活,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全面提高自己繁荣语言和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代教育改革的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在新课改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本文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活用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对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调节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的重要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措施的实施,国家财政和政府部门将有大量资金和物资投放农村。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和物资,将成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当前农村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有些问题不容忽视 。  一、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错位。长期以来,我国实
期刊
本文介绍了电网调度中计算继电保护运行方式的选择原则,阐述了电网调度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相互配合,探讨了电网调度中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及选择性。
当前,国家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而去产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煤炭市场波动较大,煤炭价格不稳定,再加上去库存、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当人们吟诵起李白优美的诗句时,脑中便会浮现出海市蜃楼的人间仙境.其实,浙江东南沿海民俗旅游村——里箬村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海上仙山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跨领域之间的合作与融合越来越多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电子科技和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在机械工业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使得机械工业的结构构造,功能,智能化程度,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他成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暗示和代表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它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电脑技术等需要向上发展更大空间的必
消防指挥原则是用于规范消防指挥员指挥灭火救援行为的基本准则,指挥者在开展灭火救援指挥活动时,必须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些原则,以提高指挥效能。
西安北郊一号工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岗寨村西北500米处,占地38亩,此地地处龙首塬,属于西安北郊经济开发区,这里多为汉代的墓葬群(图一).1994年以来,由于该开发区的大规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前夕,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的大型史料汇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至55册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隆重推出。从2005年开始,《南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设有会计专业,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模式上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模式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