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艺术以及其他的“答卷”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下对话源于一次饭局闲话的意犹未尽,临走时,“不如索性做个采访吧!”我对老车说,他欣然应允。
  “要不就以电子邮件提问好了。”
  “嗯,也成。”
  片刻,“问题尽管天马行空些……”老车云淡风轻地说着。
  可正式上阵,一板一眼的你问我答,我顿时局促不安起来。原本老车希望它天马行空、收放自如,是篇可读的杂文吧,或者更意识流些,散文、新诗什么都不过,甚至说唱也成……但被我生生整成严肃无趣的学术论文,他也没恼,回复问题中不乏闪烁智慧、幽默,交上了一份真实特别的“答卷”,搭配上这些枯燥的问题,对谈顿时“无厘头”地生动起来……
  
  秦霈(以下简称“秦”):我前阵子去故宫博物院看了展出的“明清花鸟画特展”,陆包山的《花卉图册页》中的几幅小品令我印象很深刻,记得您之前写过篇关于他的文字,提到“他的画里有种凉意,即使色彩华丽,骨子也还是冷风飕飕。”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亦有同感,能具体谈谈这种“冷”吗?
  
  车前子(以下简称“车”):你发来的问题,有点多。另外,也太专业。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比较关心绘画的诗人,平时写点被人认为“读不懂”的诗,况且不是古体诗,对古典文学与文化这块难免隔膜,《离骚》背不出。想想叶小鸾一说七岁一说十岁就能把《离骚》倒背如流,十分汗颜。
  偶尔读读画册、画家传记、绘画史、画论什么的,高兴参观参观画展什么的,完全是我的一种兴趣,业余之业余之业余,当不得真。最怕负担。很多时候,我是自己玩,或者玩自己。合不来。
  说陆包山“冷”,我想艺术总要有点“合不来”吧,“冷”就是“合不来”。至于是不是如此,我也是随口一说—去年要给一家杂志写专栏,柿子捡软的捏,碰巧捏到陆包山,那时北京天气已经很冷了,暖气却还没供应,当然首先就感到“冷”了。
  在风格上,冷有两种,心冷和皮冷。
  又有两种,心冷皮不冷,皮冷心不冷。
  又有一种,心皮皆冷。
  陆包山大概是心冷皮不冷。倪云林心皮皆冷,所以高级。
  
  秦:相较于陆治的花鸟画,您是否更偏好他的山水画?喜欢他晚期“时出己意”的作品吧?试举例道来。
  
  车:凡是能“时出己意”的文学艺术作品,我都喜欢。他流传下来的晚年之作,就这么几幅,自己看着办吧。
  
  秦:陆包山的名气、在画坛的影响力远不及同时代的其他画家,《弇州山人四部稿》中有段话:“胜国以来,写花草者无如吴郡,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长。” 王世贞将周之冕推到陈白阳、陆包山之前,您却为陆包山鸣不平,认为“王世贞学问博洽,但艺术欣赏是另一回事。”如果按您的想法排序,陆包山在明代画家中应占据何种地位?
  
  车:艺术欣赏是天赋,也是别学—“诗有别才”的“别”。王世贞的学问在另外一方面,不在这里。
  不读书不行,当然,把书读岔了更不行。
  “文化精英”在艺术欣赏上常常“艺商”较低。
  “元四家”的吴镇,与盛懋邻居,当时名气远远不及盛懋(盛懋,字子昭,“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因为盛懋有“文化精英”或“一时文化精英”追捧。
  苏东坡不是“文化精英”,更不是“一时文化精英”,他是“文化杂碎”,所以我最佩服的了。还有韩愈,也是“文化杂碎”。写《千字文》的那个高闲,韩愈是看不上的。韩愈是对的。从草书的角度看高闲,他在笔法上还没开窍。用刀法去舞剑,即使刀法了不得,用错地方,就是没开窍。
  现在么,终究是寂寞的,“文化精英”或“一时文化精英”太多,“文化杂碎”没有。
  至于当下艺术欣赏,作为能力,基本比刚进关的满人还差。
  
  秦:陆包山的《幽居乐事图之晚鸦》我也很喜欢,能分明感受到群鸦那种纠缠的动势,甚至能听到它们在风中呱噪的叫声,但您将它带给人的内心激动感与四五百年后的一个荷兰人并提,这个荷兰人是凡·高吗?这个比较挺有趣,是如何由此及彼的?
  
  车:是凡·高。我这种比较,完全瞎说,没道理。
  因为专栏有规定字数,所以我总得要瞎说瞎说以凑字数。
  再说不瞎说,何以虚度光阴?
  
  秦:在这次“明清花鸟画特展”上还展出了孙艾的《蚕桑图》,您怎么看孙艾这个画家及他的作品?
  
  车:我很喜欢孙艾的《蚕桑图》,想起祖母。祖母告诉过我,她那时候养蚕,就是放养的,蚕匾搬入桑园,放到树下,蚕自己会爬到树上吃桑叶。这样吃桑叶吃大的蚕,吐出的丝厚实;摘来桑叶喂大的蚕,也就是说“圈养”的蚕,丝的品质就不如放养的。
  由此看来孙艾的这幅画是写生,传递给我们明代苏州地区的蚕桑之事。
  记得我曾经把我祖母的养蚕故事,孙艾的《蚕桑图》,改头换面,在一首诗中互证,“黛瓦一片片弄草桥而去”,“长江下游自残之茧”,当然,不是很好懂,我也拒绝明白,“诗不在乎”。
  我祖母说,蚕在树上吃桑叶,她就拿一根竹竿在桑园里走来走去,不让鸟靠近。鸟爱吃蚕。
  
  秦:虽说孙艾“尝为沈周写照”,可在沈周影响之外,画风中似乎也能见到钱舜举的影子。能聊聊您对他们三位的理解吗?
  
  车:孙艾,字世节,自号西川翁,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月不详……孙艾生平,写出来,三四十字。一个人的生平在三四十字之内,会有一种“计白当黑”的美感。
  我们要挣到能够虚度光阴的本钱。
  你说“画风中似乎也能见到钱舜举的影子”,不错,《木棉图》上有沈周这样这样的题词:
  世节生纸写生,前人亦少为之。甚得舜举天机流动之妙。观其桑、木棉二纸,尤可骇瞩,且非泛泛草木所比,盖寓意用世。世节读书负用,于是乎亦可见矣。弘治新元中秋日,沈周志。
  “甚得舜举天机流动之妙”,孙艾的这两幅画,直观的确与钱选相仿。但章法还是沈周的,或者说明朝人的“直白”之处。同样画折枝,明朝人比元朝人“直白”,这种“直白”更多是在章法上流露出的。前年我琢磨过这事,没有头绪。
  钱选的花卉从北宋院体画来,他做出一个贡献,就是把这院体画给私塾化了。我以前把钱选的画相对“院体画”而言, 叫“私塾画”。
  而一个私塾先生总会带出若干徒子徒孙的,不是吗?
  孙艾的这两幅画,一幅是《蚕桑图》,一幅是《木棉图》,都与穿着—也就是遮蔽有关,想来孙艾平日比较拘礼,家居也端庄,衣冠楚楚,一丝不苟。这种胡思乱想是有趣的。他或许有“裸体恐惧症”,我总觉得他做爱的时候也不敢脱衣服。这种胡思乱想太过分了,得罪。
  艺术中要有“不敢”,这艺术才微妙。
  
  秦:您上次提及的“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中,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作品?文人学者的书法的确值得我们关注,大多还是很见性情的。
  
  车:有个查继佐,当时我感兴趣,正在读他的《罪惟录》。
  文人学者的书法形态可能比职业书家丰富多彩,他们知道规矩但不知道怎么办,或者不想办;至于你说“很见性情”,我想是因为有些文人学者的确不会写字,甚至不屑写字,但人总有应酬,所以就有性情了。
  不俗,文人学者书法的一条门槛,在这条门槛里面,怎么个都行;出了这一条门槛,干什么都不行。
  比如李梦阳,比如周亮工,这两人不大会写字吧,比如章太炎,比如郁达夫,他们不屑写字吧,但一写,就是不俗。
  不俗以前是基本条件,现在差不多是最高境界,完蛋了吗?也好。
  
  秦:之前好像您说过,希望在写作上自己的潜意识得到部分控制,那么绘画上了,也会希冀有所控制吗?
  
  车:写作上潜意识得到部分控制,是对超现实主义的警惕,它是木马病毒。
  总体说来,只有炉火纯青了,或者说只有轻车熟路了,才说得上控制。我现在刚刚起步,控制不住。
  
  秦:我感觉您的绘画作品中有形无形间透出诗人气质,偏浪漫气息,重在强调个人直觉,但似乎弱化了法度、理性的思考,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准确?
  
  车:你说得很准确,我在调整。因为我讨厌浪漫气息和“偏浪漫气息”。而我对“个人直觉”几乎已成不能破除的迷信。
  
  秦:作为诗人,您对西方诗歌应该也很了解,能谈谈东西方诗歌之间的差异吗?这个问题似乎太大了(呵呵),或者换个说法,谈谈您对东西方诗歌的不同感受。
  
  车: “汉语诗歌的特性被汉字决定。汉字是汉语诗歌的传统。只是这个传统过于赤裸,熟视无睹,以致不以为是传统。在未知中,从汉字出发,这一种意象旅行。拼音文字的结构特性是哲理,是音乐—罗列的雄辩与声音上的推理。听觉对他们尤为重要。汉语诗人的感官在别处,在他处,他看,他沉湎于视觉。或许应该说,汉字作为意象文字面对汉字运用者,它早到一步,固执,沉默,四边寂静,恰恰像一幅画,首先在视觉上提出要求。而对诗人这个要求更高,甚至苛刻。西方诗歌大师的作品,常常有种与生俱来的说服力。这种说服力或许正来自拼音文字的雄辩与推理,充满阐述和讨论的诱因。汉语诗歌不叩阐述之门,不叩讨论之门,不叩说服力之门,甚至破说服力之门而出,在冥冥之中,它邂逅意会。汉语诗歌的奥秘在于第一时间就放弃说服的抱负;不说服你,它只让你意会。意会于象间。汉语诗歌是关于人—作者与读者—意会能力的玄想与培养:意会力。意会力,这更接近于礼。而说服力是仪,是仪式,是仪式式(叠加再叠加的油彩)。面目混淆的原因是对礼仪混淆的结果,从而以为教养。这是比喻。那么从比喻角度来看,意会力是内力,心地统摄的阳光形成阴影在第三层面上;而说服力是外力,阳光直射心地,只有过程,没有层面:它出于现代性的考虑不达目的之后就没有层面。汉语诗歌是层面诗歌。汉语诗歌并不在过程之中。它在第三层面上。这是汉语诗歌与非汉语诗歌创作与阅读的不同之处。第三层面,仿佛(棋盘上的)界河之水。但是,所以并不确定—非确定性。汉字作为意象文字,没有罗列的雄辩,以及声音推理。它的结构特性不是哲理,在画面感的表象下面,深处是诗思。汉字的结构特性是诗思,它是灵动的,灵动是第一法则。拼音文字横陈平面;汉字它有上中下或者东南西北—立体交叉点、重合点、进入点与消失点……汉字中的透视法深不可测,当然,它是散点透视。汉字显现诗思—诗思显现汉字的方式,恰似一场互证幽会。是其覆盖性。我想也只有汉字的结构具有覆盖性,从而保证一首诗中阴影的重量。”
  
  秦:“中国的诗歌、绘画,求的是非人境界”,倘若以“非人境界”而言,李太白似乎胜于杜子美,但他二人您更倾心杜,是何故?
  
  车:上一个问题回答得太着力,尽管摘自我前不久完成的一篇诗论。目前这个问题我在拙著《不寒窗集》与《册页晚》中多有涉及,也就不回答了。
  
  秦:谈及李杜,我想起最近看的顾随谈诗词的讲记,其中有些观点颇有意思,他说曹操是“英雄中诗人”;杜甫是“诗人中英雄”;陶渊明是“诗人中哲人”,“英雄的办法是特殊的,不可学。哲人不然,所想办法皆人人可行的办法,其中无特殊,谁都会,而不易办到”,另有“王静安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要能在困苦中并不摆脱而更能出乎其外,古今诗人仅渊明一人做到。”对陶渊明的推崇可见一斑,您是否认同呢?又如何看陶渊明?
  
  车:一个屈原,一个陶渊明,中国诗歌的两个门神,对于门神,我觉得贴着,总比不贴要好,要有过年的气氛,要相信阅读快感是一种神秘体验。
  顾随的日记很有意思,想起来,我一想起来好像就一句话似的,“今天的饼好吃,我又多吃一块,胃疼”。
  以前,顾随家的一个亲戚是我酒友,每次都把我搞醉,从他身上或许能看见顾随才华横溢的文气。
  
  秦:在您眼中,备受文人追捧的王维、李商隐又处在诗坛的何种位置?
  
  车:唐朝吗?在我这里,杜甫第二,王维与杜甫并列第二。李商隐第三,李贺与李商隐并列第三。文无第一。也没有第四。
  
  秦:如果用不同颜色去形容您的诗、散文、杂文、书法、绘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作品,分别会是什么?
  
  车: 诗:黑色,白色。
  散文:茶色,苹果绿色,粉红色。
  杂文:杂色。
  书法:本色。
  绘画:好色。
  大致如此。如果不是逗你玩,也不要相信。
  
  秦:您觉得自己对文字、语言的敏感是否高过绘画上线条、笔墨、色彩的感觉?还是说如科克托一样,诗歌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界限都消解了,画画、写散文杂文什么的,也都是写诗,所有的一切都有诗意?
  
  车:那当然,我对语言太敏感了,以致对线条什么的几乎没有感觉,也不能说没有感觉,只能说没有偏爱。在文学艺术中,实践者一定要有偏爱。
  科克托,很可惜,这么一个极有特点的法国文学艺术家,被翻译坏了,以致没有在我们这里引起应有的关注。
  但我现在却反对“所有的一切都有诗意”,比如画,它就是画,要诗意干什么!画只要画意,只要绘画性,这些还不够吗?
  
  秦:在音乐上,您又有什么样的嗜好?
  
  车:古琴,昆曲,京剧,尖叫与噪音,如果它们算音乐的话。
  
  秦:不论表象如何,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它的“根”何在?
  
  车: 在“心”,又不在“心”。一切皆“根”,但“根”不是一切。把“根”悬置,做一个永远在内心大迁徙的移民,或者是常常外出打工的农民。
  不能像我两小时坐在这里,一动不动回答问题。下面两个问题,我不回答了,我要午睡。
  谢谢。再见。
  
  秦:现在可以说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庞杂的摄入这些“营养”或“糟粕”,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是怎样的利害关系?
  
  秦:游山水,赏园林、嗜茶酒、谙美食、写闲书,作雅画,这些是您的生活状态吧,有没有想过效仿李渔,将日常闲情时光记录下来,供世人茶余饭后消遣,打发时下高压的日子?
其他文献
青年艺术家冷广敏个展“看见表象”在蜂巢艺术中心“生成”年度项目中展出,这次个展主要展出了冷广敏近期以家具为视觉出发点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例如家具、鞋服的具象元素与艺术家对构成主义的理解相结合,线条、色块以及抽离了生活温度的、被抽象化了的所有物件,重新组合了视觉之于真实的再想象。  冷广敏的作品质感独特,以丙烯与综合材料为主,艺术家在画布上裱纸,用丙烯平涂出形象,继而在画面表层刻画,透出纸的肌理,营造
期刊
继“数码演义”、“新水墨艺术—创造、超越、翱翔”、“寻找麦显扬”及“寻乐 · 经验”之后,5月17日,“香港艺术:开放 · 对话”展览系列迎来了该系列展览的完结篇—“原道—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概念”。此次在香港艺术馆举办的“原道”系列展览客席策展人由皮道坚担任,集合了两岸三地及海外37位华人艺术家的创作,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中视觉创造和文化思考的转型。  皮道坚策划此次展览意图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他们如
期刊
好的艺术总会蕴含着内在的诗性光芒,它们不是喧嚣的、躁动的,而往往是一种雪落无声的方式浸润我们的心灵,甚至,改变我们眼中的世界。岳海波早期的创作在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画连环画《孔子》、《七夕的传说》等等,画得用线之妙,包括他后来的一些主题性创作,在人物造型及构图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在当时就有很多的效仿者,已具有了某种范本的意义。但真正使岳海波的创作进入一个新境界的还是他的意笔人物系列,在这些以女
期刊
时间:2012年2月18日  地点:《东方艺术·国画》编辑部  人物:岳海波 杨建国 邓馨  主题性绘画的回归    邓馨(以下简称“邓”):看到您的作品《武昌起义》、《济南·五三惨案》,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恢弘的场面,画面人物众多,令人震撼,这样的巨幅作品创作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您从事主题性创作很多年了吗?  岳海波(以下简称“岳”):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主题性创作的。最近几
期刊
数月之前今日美术馆的一个群展上,毛焰展出的作品还都是近年创作的托马斯肖像,而在最近佩斯北京的毛焰个展中,托马斯系列已不到展出作品三分之一,虽然有一件大尺幅的托马斯肖像画试图告诉观众,小托马斯依然是艺术家的主要模特,这一系列还将延续下去,但两张同尺幅的女人体显然才是本次展览的主打作品。  女性裸体是毛焰作品中少有的题材,但此次展出的《椅子上的小魔女》和《微胖的裸女》依然体现出毛焰高超的绘画技巧,我们
期刊
“鱼水情”这一看似“老旧”的题材,已被无数画家用各种艺术手段表现过,而对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岳海波来说,在“铭记当年——《大众日报》主题绘画创作”活动中继续进行此类题材的发掘,依然是一种幸事和乐事。    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岳海波出身军旅之家,父亲是老地下党员,当年曾在根据地做过长期的统战工作,在老父亲的回忆录中,深情地记述了和老百姓互帮互爱的鱼水之情,这或许是岳海波钟情这一题材的
期刊
傅镭(付磊)    1958年10月生于北京。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2年起成为职业画家。2002年在北京798建立工作室。    个展  2011年,宋庄艺术节傅镭版画展,阿特画廊,北京。  2010年,傅镭个人展,798四面空间画廊,北京。  2007年,傅镭作品展,La Case艺术空间,北京。  2004年,“粉色十月”傅镭个人展,北京。  199
期刊
中国画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似乎浸透在李忻峰的骨子里。一次我去忻峰那里,他正板着脸高嗓熊儿子,原因是儿子跟一些学画的同学画了一些只重光影而忽视结构的素描,他断言这是走歪路子,所以如此动肝火。儿子要高考了,他又断然决定让儿子学书法,画速写,考国画!其实儿子的色彩和素描画得都不错啊!这些不大的小事使忻峰对中国画的态度向我们透了底:中国画作为一种文化渗化在他的生活中,还影响了后代。确实忻峰是真心钟爱自己从事的
期刊
一九七四年生。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现居北京,职业画家。    个展  纵横现代水墨画展(酒厂艺术园区)。    联展  民居五人展等。
期刊
二○○一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二○○五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霍春阳教授,二○○九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郭怡孮教授。    展览与获奖  二○一一年,举办『澄明之境—王若作品展』。二○○八年,作品《风韵清殊》获『全国花鸟画大展』精英奖;参加『永恒的经典』青年画家展;入选天津『青年实力派画家』展。二○○五年获天津『第五届青年画家大展』优秀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