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组织害怕简化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sh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多数经理人抱怨职责负担过重,但很少人愿意放弃其中任何一项事务。这是组织生活的一个极大矛盾:人们很善于开展新事务,比如新项目、会议、提案、工作小组等,但要停止已经存在的事务,却困难得多。
  很难在组织内终止活动主要存在几个深层的心理因素。首先,人们抱怨太忙碌的时候,其实是在满足自己某种满意度和自豪感。换句话说,忙碌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其次,经理人不愿承认自己做的是低价值或不必要的事情。再次,经理人在情感上眷恋那些工作。一旦人们将精力投入在成立项目、委员会或流程上,他们就产生一种“拥有”的感受,如果要放弃,就像是杀害自己的后代一样。
其他文献
在消费者巨大需求的推动下,雅迪、绿能、凤凰等电动自行车厂家在2011年纷纷亮出了各自的服务牌。如何看待电动自行车行业在服务方面的“集体”转身?其服务转型之路又该怎样走下去?    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根据北京水清木华的数据,2010年中国共生产电动自行车2954万辆,同比增长33%。毫无疑问,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中国内地的重要产业,也是居民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
期刊
2014年1月9日,明思力集团联合艾瑞集团共同举办了“全球女性网民社交智慧洞察”论坛。明思力集团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女性网民的社交智慧”的全球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上网帮助中国女性网民重塑个性,让她们变得更好;保持在线与喝咖啡、喝茶、喝酒或性生活同等重要;中国女性网民更注重社交媒体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互联网使中国女性网民更容易经营她们的生活;社交媒体正渐渐进入中国和全球女性的个人生活中;相较全球女
期刊
韩国金融监管机构日前表示,不会承认比特币作为货币的合法地位。这是继中国和泰国之后,又一个否认比特币是一种货币的亚洲国家。韩国央行的一名官员称,比特币币值波动剧烈,且不具备“内在价值”,缺少实际价值指标。
期刊
如今企业近乎疯狂地投资于数据科学家、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分析软件,但收效甚微,并且,它们在未来也很可能一无所获。问题出在哪里?首先,大数据被严重夸大宣传,导致企业对它寄予的厚望已经超出了它实际能产生的价值。其次,从数据分析中得出的洞见很容易被复制。再次,企业需要变革才能将从大数据中得出的观点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很多企业可能无法实现这种变革。比如,一家零售商发现,在打折前后,通过延长货品在销售区域停留的时
期刊
阿里巴巴集团与海尔集团日前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双方将联手打造全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
期刊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齐夫·卡门(Ziv Carmon)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包装上标明产品会产生有害副作用,短期内会降低销量,但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不会让消费者放弃购买,反过来还有助于提升销量。这个现象被称为“反讽的警示作用”,即警告信息让人感觉越遥远,人们就越不在意这些警告。  在一个对比试验中,看到“有害健康”标志的消费者,24小时内的香烟购买量比没看到的人少75%,但长期来看,前者却多购买了
期刊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文化和消费人群,品牌所有者需要做些什么?通常它们有两个选择:要么随着时间推移,改变品牌以适应文化的改变;要么保持现有品牌不变,启用新品牌与文化改变保持一致。  有人说,中国的营销史就是人群特质变迁史,当你刚摸透“80后”的消费习惯时,新的消费主流“90后”又隆重登场了。在美国的服装行业,当身穿李维斯的那些曾经叛逆的年轻人大腹便便的逐渐老去时,年轻人市场成了迪赛的天下。虽然李维斯赶
期刊
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对便捷的网络体验有了更高期待,因此总会被那些不能满足其基本期待的事情惹怒,如缓慢的网络链接速度、不断弹出的视窗广告和繁琐的输入表格。市场人员应该考虑六大前瞻性举措,来防止此类事情发生。第一,要知道哪些行为是违背客户基本需求的。第二,预测客户一直在变的期待。第三,当这些期待未被满足时,快速反应。第四,少关注那些惹恼他们的事件本身,而要重点关注根源——为什么这些事会惹恼客户。第五
期刊
晋升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薪酬、更多的在职消费、更大的控制权、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强的成就感,从而抑制管理者为了私人利益而进行过度投资。然而,在中国情境下,必须详细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张兆国教授等研究发现:1.晋升对过度投资的抑制效应,非国企优于国企;2.管理者性别与晋升激励无关,在国企和非国企中无差异;3.在国企,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理者对晋升激励的敏感性、晋升对过度投资的抑制都呈倒U形关系,而
期刊
你经营的公司刚刚取得了一些成功。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出现了致命的瑕疵,你要做的是着力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此进一步控制市场份额。产品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和让你头疼,除此之外,没什么能阻止你的计划。这两个部门简直无法和睦相处,新产品上市的日子似乎要延迟了。你突然意识到,如果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产品不能及时推出,你就会错失竞争对手提供的好机会。  你该如何应对这一矛盾呢?罗伯特·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