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400多种古细菌和细菌有S-层蛋白质,该蛋白质能在菌体表面自装配为规则晶格的单分子表面层(S-层),与菌体以非共价方式连接.S-层作为菌体面对环境的最外层屏障,具有保护、分子
2007年6月12日北京市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审议同意了联合调查组提交的《关于促进北京市慈善捐赠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并提出建议案,送请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参考.
经济发展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在人均收入、人均消费不断增长的时候,北京市政协的委员们没有忽略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2006年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与有关党
《晏子春秋》中记载,楚王宴请晏子,安排人绑了一名齐国人,说是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问:“齐国人原本爱偷盗吗?”晏子回答:“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栀。”  甘甜的橘因生长地的改变变成了酸涩的栀,晏子用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影响这一自然规律揭示出了环境育人的道理。晏子的推导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橘和人都是生命体,会跟外部环境发生交互影响并因交互影响而改变。借古人的智慧看教育,从中可以获得启迪:教
矮行星、行星、冰质天体:无论你怎么称呼,它一直是太阳系中最神秘也最令人着迷的未知星球之一.在被发现超过80年之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些线索.rn冥王星是一个为神秘所笼罩的天
编者按:   2007年秋季北京高中课改启动,作为此次课改最大亮点之一的“自主排课”方案,成为课改推进中的热点聚焦。科学的自主排课方案,可以凸显学校一级的管理创新和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高中学校向内涵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期,我们邀请到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四所学校,结合各自学校的课程设置探索,谈谈自主排课的策略性思考。同时,首都师范大学基
课程是人们整理、继承和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学校通过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以及课程建设来实践办学理念,追求教育理想,传承学校文化。课程是学校特色的突出体现。    一、尊重传统,探寻学校教育的特色    学校的优良传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需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看待并且珍视它们,如果抛弃学校传统和历史资源,人为打造、突出创新的所谓的学校特色,最终将导致学校的平庸。纵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百多
2007年9月北京市高中新课改开始。北京市第四中学立足于学校实际,发挥历史名校的优势,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制度创新为手段、信息技术为保障,通过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新课程和管理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新课程的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    北京市第四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有着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这些传统有很多都是与新课程的先进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北京市第四中学首任校长王
2007年北京市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北京市教委将我校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为我们主动、自主以及创造性地开展新课程改革试验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年来,学校本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二附中精神,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学生指导体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以校为本,构建“6+1+1”课程体系    我校的课程安排,简称为“6 1 1”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学科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