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科近5年共计100例诊断为椎脉型颈椎病头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针刺颈椎病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两组患者均取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椎动脉血流流速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流速分别为(0.47±0.12m/s、0.46±0.13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流速分别为(0.55±0.18m/s、0.48±0.2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针刺颈椎病穴较针刺颈夹脊穴对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疗效更确切,改善椎动脉血流流速更好。
  关键词 :针刺 ;颈椎病穴 ;椎脉型颈椎病 ;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理改变,病因是颈椎长期劳损、韧带增厚,神经根受压,而表现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1]。针刺治疗有很长的历史,安全性通过循证医学的证实,针刺疗法的主要作用是活血止痛,舒筋利节,促进血液循环供应,松解肌肉痉挛。但是我们查阅文献发现针刺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为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科近5年共计100例诊断为椎脉型颈椎病头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45.3±15.2)岁,其中男性28人,女性22人,平均头痛病程(1.3±0.8)年;对照组平均年龄(47.1±16.8)岁,其中男性29人,女性21人,平均头痛病程(1.4±0.7)年;2组人员性别,年龄,头痛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 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2)颈椎病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及2014年庐山颈椎病会纪有关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即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提示节段性不稳定引起。(3)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椎动脉造影明确者。(4)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医务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指标:(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3)眼源性、耳源性眩晕或梅尼埃病导致者。(4)椎动脉I段受压引起供血不足者。
  1.4  研究组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低头,暴露颈部,在颈椎间隙水平线与后正中线旁开1寸处为颈椎病穴,从上到下共7对。医生对照患者颈椎MRI检查结果,根据病变椎体位置定位劲椎病穴,劲椎病穴的上下邻近病穴位配穴,取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  对照组治疗方法  体位同研究组。在颈椎间隙水平线与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为颈夹脊穴,从上到下共7对。医生对照患者颈椎MRI检查结果,根据病变椎体位置定位颈夹脊穴,颈夹脊穴的上下邻近病穴位为配穴,取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评价指标   (1)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动脉血流流速。(2)参考文献[3],治疗疗效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痊愈:头晕、头痛症状消失,可以正常工作;有效:头痛、眩晕、旋转感减轻,稍微影响生活和工作;无效:头痛、眩晕、旋转感症状无改善。
  1.7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_(_。)X±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椎动脉血流流速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椎动脉血流流速比较
  2.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比较(n %)
  3  讨论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习惯的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困难,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大痛苦。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中属于中医颈痹、头痛范畴,病机为气滞血瘀,脑络失养[4]。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就诊的首要主诉为头痛,有研究指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痛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突出致椎动脉扭曲,或骨质疏松致椎动脉变短,引起椎基底动脉的血流不能输送至大脑,从而大脑代偿性的分泌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增多,导致血管痉挛。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及椎动脉血流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从经脉辨证来看,为膀胱经所主病,因此选穴应取膀胱经穴为主。颈夹脊穴过于靠近后正中线,远离了膀胱经,因此降低了治疗疗效。研究组通过准确的以颈椎病穴为穴点,参照颈椎MRI确定椎动脉位置,更接近膀胱经,电刺后激发太阳经络之气,疏通脑络。此外还有学者[5]指出针刺除了有促使气血调和、通经活络的作用,还能通过神经调节提高疼痛阈,脑与脊髓内的内啡肽含量增高,阻断疼痛恶性循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内环境,经上下行痛觉抑制传导通路,被多级中枢的多种神经元整合,有显著止痛效果,并且减少致炎物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表达,加速组织修复。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针刺颈椎病穴较针刺颈夹脊穴对治疗椎脉型颈椎病头痛疗效更确切,改善椎动脉血流流速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怀军.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症150例[J].河南中医,2006;25(3):60-61
  [2]张帼雄.电针为主治疗急性颈椎病的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7):485-488.
  [3]朱兵,荣培晶,贡卉等.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3):封二.
  [4]廖伯年,张蜀,张丽梅.针刺颈椎病穴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4):261-263.
  [5]熊昌源,毕学薇,刘松林等.持续机械劳损加冰敷复制实验性兔颈椎病的病理学观察.中医药研究,2011,9(5):52-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腰椎间盘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我院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共89人名。(均采用气静吸复合全麻,排除马鞍区感觉障碍、术前已行导尿患者。)根据目前我院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术后床上排尿的情况,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少腰椎间盘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关键字: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报告了7例运动神经元患者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体会。方法:根据病人的自身状况,给予规范的吸痰、有效的呼吸道湿化、肺部物理疗法、膨肺、定期纤支镜吸痰、呼吸肌功能锻炼、加强营养、心理疏导等。结果: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结论: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技术和有效的呼吸机治疗、护理措施,可预防肺不张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肺不张;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78例并随机分成两组,8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修补术,8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时间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我院100名护理工作人员,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分层次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每组50例。观察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后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应用效果。结果: ①研究组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技能以及总成绩分别为(27.5±2.4)分、(26.6±2.5)分、(90.7±4.3)分,高于对照组的(2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六步洗手法与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参加医疗护理工作的8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洗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对照组(40例,普通洗手液六步洗手法),对比两组医护人员不同洗手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部除菌率、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带菌量≥50c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合理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回顾护理措施,为今后气管插管患者成功治愈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207例,对他们进行湿化护理、吸痰处理、日常预防感染护理以及避免脱管、误吸和平日患者皮肤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及规范。 结果: 气管插管患者在综合临床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患者疾病治愈率、
期刊
摘要:目的:简化就医流程 方法 通过简化就医流程,简化医生工作的繁琐环节,减少护士工作的工作量、简化领药环节、控制医院就医环境洁净度等五个方面 结果 提高现代化医院就医流程的便捷度 结论 简化就医流程能方便病人就医  关键词:现代化便捷医院 病人就医流程 思考  Abstract:Objective : Simplify the medical treatment Methods:The tre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小青龙汤加减用于治疗慢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0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方法为,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青龙加减治疗。收集整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4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面部护理组给予单纯面部护理,联合组患者在面部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面部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面部护理组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