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与超越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邓天平君面对面地坐着,静静地,十分钟、二十分钟,谁也不说话。我在看他顺道带过来的一大叠画稿!
  这是他新近的陕北麻黄粱写生,一张张翻动观览,静默深处我的心被不断地扯动着,激励着。看天平的画就像面对他本人一样,于平朴明丽的背后散发着一种力量!一种浑厚苍然的力量,一种生动勃发的力量,一种漫不经心的缜密与意趣天成的机巧!
  这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天平經历了艰难蜕变与超越,正走向自己绘画探寻的新境地。
  最初,和天平君认识是在四五年前,由著名水墨人物画家陈钰铭老师开办的“水墨家园中国人物画创作高研班”的开班典礼上,天平背一大捆画稿从唐山老家过来,好几张六尺、八尺的创作线描画稿,造型工细而严谨。老师说,他以前是画工笔的,现在想转向写意。当时,我心里就一震,心想这恐怕是一个艰难的转换!
  其时,天平君已是华北地区卓有成绩的工笔人物画家。平原沃野,高天厚土的冀北大地不但塑造了他坚定朴实的性格,同时还哺育了他浪漫华姿的情怀。每次见到天平,闲聊中他提及最多就是童年时代的冀北老家,乡野土垣是他朴素的少年记忆,母亲手下的剪纸花、刺绣样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因而,在他早期的艺术探弋中,关注最多的自然是脚下这片厚重的土地和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对家乡故土的热情礼赞和对家乡人民的激情讴歌构筑了其早期人物画创作的本体主题。
  作品屡屡获奖的骄人成绩,从电视台调往画院成为职业画家的身份转换,由工笔人物画创作走向水墨画表现的新领域探索,对于天平来说,绘画即生活,画画是他情感的着落点,是他生命演进的方式与过程!
  也是机缘巧合,由朋友介绍他认识了陈钰铭老师,与陈老师的交往和交流更增添了天平水墨画创作的决心与信心。几年下来,天平经历了浴火重生,化茧成蝶的蜕变过程。
  基于学院专业的文化背景,一直以来天平的作品风格趋于写实,注重情节细节的描述,映照着扎实的造型基础和主题性倾向的绘画表现。天平君不但力秉传统还善于从现实中感悟生活,体察自然,并能把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认知转换为独特的表达方式,引升为一种艺术态度,甚至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天平是一个有家国情怀和现实责任感的画家,他许多的大型主题性创作,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题材或抒写着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爱。
  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作品是否有一种超越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天平君总是先求物之理,后达物之趣。笔随心动,情由心出,笔墨挥斥,线形交合,他将形象的把握外化为胸中意气,把墨色的衍变凝练为心之映照。因而,他的画面是奔放的、自由自在的,充盈着生命式的阐发与表述,可谓:大象有形,大美至简!
  笔墨是传统中国画表现的基本特质。笔情墨趣,不但是一种艺术形态,更是一种审美语言。笔墨建构形象,更体现画家的艺术品质。天平的画,多为中锋直写,笔迹宽厚朴拙,苍润大气,施以侧锋拖笔皴擦点染,缜密含蓄、雄浑华滋。墨色随情而化,灵动多变,清新散淡,委婉疏远。细微处笔精墨妙,张弛有度,大胆时开合聚散,恣意汪洋。笔求形,墨生韵,或干裂秋风或温润细雨,传情达意,尽表华彩。
  在艺术多元发展及绘画正日益失去它原有意义的现实面前,如何使绘画回归本体,走向纯粹一直是缠绕天平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东西方艺术的全面关照,使他对绘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反思,并在深入思考与渐次探索中逐渐确立了自己明晰的艺术走向。对笔墨语言的偏执偏爱和对形式美感的敏感性,使天平不断尝试各种笔墨手段的综合应用所构成的近乎意象化画面形态,背弃习性化的概念与程式,以一种近乎符号化的构建去表达更为直接的主观感受,与平面构成化的联系和连接中走向更为深邃的内在意蕴。在这里,技法意义的削减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清奇淡远的浪漫情怀。
  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对传统进行发掘与重构,通过能动的主观表达,幻化出多维的意境、意趣、意味。画面的背后其实是观念的挥指和文化的综合,这也是天平作品之所以具有当代性的重要原因。
  应之以目,会之于心。追求苍茫悠远的绘画境界,墨色的自然流动与糅合,肌理纹脉的叠加与重复,与似与不似之间显现出物人合一的隐蕴心象,对地域民间传统艺术的借鉴与吸收使他的作品更具文化内涵与民族神韵。
  用墨痕色迹交互叙事和对物质景象精神层面的发掘,构成了天平君近期水墨画探寻的整体态势,于自然与自觉中带给人们一种新的情绪化的视觉图像,既有不经意间的随意率真又有理性思维下的缜密与严谨,彰显的是画家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述!
  我尤为喜欢天平君新近的一批山水画写生,在这批画作中,天平用最温情而又最真切的内心感动去抚摸现实,缝合理想。因而,在他的画中,你读到的不仅是古朴的村庄、蜿蜒的土路、夕阳残照的黄昏,大风弥漫中的迷离,所有的这一切不只是形态的链接,更表露的是岁月的苍茫,时光的转幻,生活皱褶里的情节细节和美之为美的柔和与温软。
  在天平君颇具时代感和生活态的写生画作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内在美,一种不事张扬的含蓄与内敛,一种文质彬彬的清新与淡然。在经意与随意间显现的是画家独立不群的生命感悟和卓尔不凡的艺术才情。
  看天平的画,是一种体味,更是一种享受,似有唐诗的奔放与宋词的优雅,既有京腔的韵致,又有乡音的随情,它需要你透过那或繁或简的线条,或泼洒或细微的墨色去慢慢体会画面之外的宁静、安和与温馨……。
  将物我化,将我画化,将画美化,就美个性化、生态化——在形与形的关照、墨与色的组合、景象与心象的对应中,天平完成了自己一次次的蜕变和超越!
  画艺有道,求索无涯,天平君正值人生盛年,对生活的深切透悟,对艺术更高目标的追求,必将使他以更坚定、更沉稳的步伐走下去。
  为此,我们心怀热切地期待!
  邓天平
  河北唐山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画院研究员、河北省四个一批人才、唐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峰画苑画家、唐山画院专职画家。2013年于陈钰铭先生水墨家园研修。
  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五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有获奖。
其他文献
期刊
简历  1951年出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唐勇力/新中国的诞生(局部2)  画界的人老说,今天是个出不了大师也出不了经典的时代,是个只有高原没
期刊
期刊
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陕西省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担任素描、油画、外國美术史、美术批评与鉴赏、艺术概论等课程。
期刊
南宋马远的《水图》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中国传统经典之一。自2013年画云以来,一直有想法,想参照《水图》,画一系列《云图》,也还一直未完成。但是随着不断对马远《水图》的观摩、研读,慢慢对《水图》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笔法、意境,作者创作心态、环境、指向,等等。就有了一个大胆想法,用和马远相似的笔法,却是完全不同的墨法、水法,重新演绎水图。这组对马远《水图》的方法论层面的重构,成为我近几年水图系列探
期刊
吕峰是我读研时的同窗,都师从于谢森先生,他做人做事利索率真、果敢豁达并善交朋友,是典型的北方汉子。画画上,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是当时整个谢森工作室的坐标和旗帜。  古人云,画如其人,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他的作品来看,不管是人物还是风景,简约、率真、粗犷、大胆、强烈、果敢、阳光是其特征。所表现的题材如南方村野、海滩渔船、集市村镇、民夫村妇、都市女孩等无不信手拈来。他的作品融汇了现实主义的真实
期刊
第一次接触胡朝阳的作品,是从《陕北印象》(作于1998年)开始的。画布上浓重的黄色基调,简洁、流畅的笔触,几种图式符号的合理叠加,在想象与现实的零接点上,陕北景象凸现而出,真实又确切,像是视觉意象中率真写意的抒情表达。  胡朝阳新近的几幅画作,基本都是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色彩饱和、厚重,在自由挥洒的笔触中,漫溢着自由奔放的黄土气息,将中国式的写意与西方的表现融为一体。艺术家对于东方本土精神文化有着独
期刊
谢麟、孟远烘的著作《广西美术发展史》,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从史前到当代广西美术发展的历史,资料翔实,脉络清晰,真正填补了中国美術史地域美术专题研究的空白。作者重点论述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广西漓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广西多样性地域文化对美术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广西美术的成就,而以前我们对广西美术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甚至低估了。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广西美术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但长期处于边缘
期刊
一  我偏爱肖像画,因为肖像画能够让我坐在画板前面,不时地瞥一眼她的嘴角、鼻尖,然后将他们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我也安静下来,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没有言语的交流,形象也变得更纯粹,她给我的感受更直接了。  当然,将形象绘入画面,就是绘画者的观察、思考、想象、情感延伸的开始,绘画作为艺术,与真实的生活就已经有了距离。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你要表达的是一种真实,是形象的真实也是你内心
期刊
我遇到过不少这种人:因为热爱艺术,一直怀揣着对艺术的梦想,因此即使年轻时因为生活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没能从事艺术,但一旦有机会,便重拾画笔,继续艺术的追梦之旅。何亚林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人是真正热爱艺术的。因为经历了生活的磨炼,他们对艺术会有坚定的自我追求;又因为爱得纯粹,他们的作品没有功利性,画得本真;因为在别的行业摸爬滚打,历经磨练,所以他们画起画来更为得心应手。  我认识何亚林的时候,他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