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美术中放光彩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让你疑惑?音乐怎么可以在美术课上放光彩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它们可以同时为我们的课堂增添光彩。那怎么将音乐在美术课上大放光彩呢?
  
  一、音美结合,创设情景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由音乐导入,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比如:在教学《迷彩服》这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flash歌曲,随着歌曲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二、音美结合,培养丰富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
  
  三、音美结合,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幻想”是孩子们的本能,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从而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而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如《我的同学》:在讲人物动态的画法时,学生对人体比例就很难把握,这时光靠教师讲,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室里,教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观察。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创作。这样的教学,学生既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了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了教学。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地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音乐在美术课堂中光彩无限。
其他文献
如今的孩子实在太忙:刚刚有了生命就得开始接受所谓的胎教,聒噪的胎教音乐使孩子在肚子里乱踢乱踏,而母亲们为此沾沾自喜、乐此不疲;一旦出生以后,1、2、3、4尚未搞懂,A、B、C、D又来,然后画画、钢琴接踵而至,考重点、考名牌无休无止……如今的孩子实在不易,学校的老师喋喋不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家的路上冷不丁地撞上个姨娘姑姑顺势加强一“你要懂事,让你妈妈省点心气带着一颗沉重的心,一头又扎进漫无
期刊
目前,Ti3SiC2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脉冲放电烧结法(PDS)或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以及电弧熔融技术(AM)等等。下面分别做一下介绍:
期刊
[摘要]我国已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活动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我们学习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活动,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教进行的动力因素。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农村中学
期刊
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实践证明,巧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一、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兴趣    大纲对朗读教学提出了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但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
期刊
布置作业是教学常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的过程,本质上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智力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注意“五忌”,以提高作业质量。  1、忌对学生作业没有统一要求。教师要求学生作业必须做到书写规范、整洁、格式美观、合理。这点教师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2、忌题量过多或过少、题型过偏或过难。教师布置作业首先要做到数量适宜:过多会加重学生的
期刊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同样要注重创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要构建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为基本内容的动力系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关键词]体育课 创新能力 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的信心    创新潜力是人人都具有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就要在课
期刊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其诗、词、文皆有建树,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作绝人部分为抒情词,反映个人的思想感情。在她的词集《漱玉词》中,除去极少数情绪开朗、色调明快外,绝大多数作品都有一种凄凉哀婉的色彩,传达出一种忧郁的美感,展现出一种悲美。下面从语言这一角度来论述李清照的词所体现出来的悲美特色。  在李词确信无疑的43首词作中,单是直接言愁的就有17首,而在这些直接言愁的
期刊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发展教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德育之所以应该摆在诸育之首,是因为它解决的是方向问题,它最深刻全面,具有把诸育效果整合为一体的功能。德育工作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概括。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当今社会,小学生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在新的高度填充新的道德知识情操。  新教育理
期刊
作为教师。相信不少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种方法,已经给学生讲了好几遍,可仍有大部分学生不会: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了再强调,结果学生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往往会抱怨学生“太懒”,学习不够认真,同时总感觉一节课时间太短,教学十分吃力。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只有短短的45分钟,课程任务又比较紧,遇见一些稍难理解的知识,由于学生的基础好坏不一、理解分析能力不一、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一,因此无论教师
期刊
多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优生率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生怕学生开小差,在下面搞小动作,分散学习注意力,以致影响教学成绩,因此总是以“权威”自居,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典型地以一个统治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尽管自己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可谓是根根白发尽展岁月风采),但却未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