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如何利用声音叙事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依靠视觉手段和听觉手段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声音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纪录片表述的情境,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声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以小提琴大师斯坦恩访华为主线,记录了这位音乐家在华授课、观光、演奏的全过程。导演艾伦·米勒细化声音元素,充分利用声音的叙事功能,在线性的时间轴上构建起一个叙事的声音空间,声音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被安排进纪录片流动的影像时间里。
  一
  纪录片中的人声主要体现在解说词和人物的对话采访上。解说词是一种非个性化的声音,它可以直接点出人物的心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在纪录片中最直接的介绍人物、交代情况的手法都是运用解说词来完成的。而同期声所记录的人物对话则是个性化的声音,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1、表达抽象的意义
  语言表达抽象概念的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它可以对其他声音进行概括和总结。斯坦恩一行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交流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导演将三个学生练琴的镜头剪辑到一起,学生们所演奏的三首曲目都非常复杂。这三段音乐被谭抒真校长概括为"学生们追求好高骛远"。之后,谭校长说道,"斯坦恩是重视音乐多过技巧的",画面中出现斯坦恩拉琴的片段,乐曲简单舒缓,和学生的演奏形成了鲜明对比。解说词对纪录片中其他声音的运用起到了解释、统领的作用。
  2、串联画面
  解说词可以将连续的两个镜头串联起来,为它们赋予意义,找到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斯坦恩一行来到上海参观孩子们的体育训练,这本是他在华行程中的一部分,依照时间顺序被安排在指导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前。而解说词却以体育训练类比音乐进行转场过渡,"如果把他们的高强度训练和组织性运用到工作中或者是音乐教育中来的话",镜头跳转,"我们在上海音乐学校发现了同样的情况"。解说词将看似毫无联系的两组镜头串联在一起,使不同场景自然地实现了空间的转换。
  3、复式解说的平衡感
  本纪录片的解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斯坦恩作为本片的主体拍摄对象,是连接故事结构最主要的解说者,而钢琴家高勒布和谭校长分别在借琴和上海音乐学院段落中担任解说。斯坦恩充满活力的声音表现了音乐家的浪漫和热情;高勒布冷静地表达钢琴音准上的问题,是音乐家的执着与认真;而谭校长沉稳平静的声音则是一种经历磨难后的沉淀。
  启用三人解说首先在声色上达到了一种平衡,这是对声音特点的外部考量。更重要的是,将不同段落中主要的行为人作为解说者,有意地调节了纪录片的节奏和叙述风格。他们以亲历者的姿态表达情感,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拉近了观众和人物间的距离。
  二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属于典型的音乐纪录片,纪录片中的音乐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有源音乐是指画内人物或事物发出的音乐;无源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依照纪录片的实际内容在后期制作时加人的音乐。这两种音乐都对纪录片叙事都起着重要作用。
  1、空间转换,调控节奏
  导演米勒在本部纪录片中应用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乐,这些民乐的使用不但突出了地域特色,而且对纪录片空间环境的转换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斯坦恩欣赏民乐队演奏之后,导演选择了长城和天安门的素材画面,空间由室内转向室外。随着镜头的转移,民乐队所演奏的有源音乐变成了琵琶弹奏的无源音乐;当镜头移向宫门时琵琶声转为西方交响乐,然后跳接斯坦恩和中国乐团彩排时的画面。在雄伟壮阔的交响乐演奏后,插入简单轻快的中国民乐,不同音乐的跳接也令这部纪录片像乐曲一样充满律动,时而欢快,时而舒缓的音乐选择令纪录片的节奏张弛有度,错落有致。
  2、完成叙事,推动情节发展
  纪录片中有一场关于斯坦恩和李德伦讨论莫扎特的段落,虽然时间短暂却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叙事片段,直接表达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观。李德伦表示,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是和他所处的从封建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有关。斯坦恩对此没有进行正面的否定,"我不知道是否会有人认为,莫扎特的天才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或者经济生活有什么特别的联系"。接下来镜头跳转,纪录片第一次插入了斯坦恩在北京演出的片段。而这首曲子正是出自于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此时的音乐长达80余秒,几乎和前面两人讨论的片段一样长。这段音乐柔美悠扬,加上斯坦恩全神贯注地演奏,令观众自然地沉浸在音乐之中,而这一小节的叙事到这里才真正结束。前面斯坦恩没有正面回答的问题已经在音乐中得到了答案,音乐成为故事逻辑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导演不需要额外添加其他元素,音乐直接完成了对故事的叙述。
  三
  音效是纪录片中区别于人声和音乐的另一种声音,它既可以被当做客观声音使用,也可以处理成人为的主观声音。"音效可以很突出或是很细微。可以暴露,可以伪装,可以暗示,可以设置,也可以揭露,可以标志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物,可以暗示延伸的听觉隐喻,音效可以给影片增加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多层次含义。"①从真实感和空间感来看,同期声对于纪录片来讲至关重要,它不仅能直接体现真实感,而且它塑造真实生活空间的能力很强。这些自然存在的真实声音,产生了一个实际的空间环境,具有强大的空间表现力。在纪录片开始的北京街头片段中,环境音效声由弱至强与古筝音乐的渐变相配合,这与纪录片由最开始欢迎斯坦恩的叙事空间到展现中国风情的非叙事空间相一致。之后,音效声又由强转弱,画面中响起下一个场景中翻译员的声音,效果声再次配合叙事空间的转换。由北京至桂林的空间位移也是在渐强的火车声中实现的。
  四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声音的出现加快了叙事节奏,增加了信息容量,丰富了意义内涵,拓展了时空表现力,使视觉语言转化为视听语言。这一变化是革命性的,它使纪录片精确记录的功能近乎完美。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从属于画面,它有自己的独立体系。"在许多场合,声音无论在时间再现上,还是在空间的表现上,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时它甚至可以完成画面难以胜任的任务。"②
  如今,娱乐化浪潮席卷了大众传媒的各个角落,纪录片娱乐化的创作理念日渐成为编导的自觉尝试。纪录片的娱乐化不但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它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之道。娱乐化也让声音在纪录片叙事的应用上日益重要,重视纪录片的声音叙事功能将成为今后纪录片发展的关键因素.
  注释:
  ①[美] 詹尼弗·范茜秋:《电影化叙事》,王旭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页。
  ②林达悃:《影视录音心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作者张雪泓系中国政法大学 2012级法制新闻学硕士 。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宏观开放经济中,汇率传递程度对制定货币政策至关重要。低传递率意味着政府不需担心汇率政策调整时的价格水平的波动或是通胀,这为追求独立货币政策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本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通过VAR模型衡量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价格指数的传递程度。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升值1%,仅引起向美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0.56%,绝大部分升值成本由出口商承担,这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相符。  关键
期刊
摘 要:证据概念是理解证据制度的出发点所在,但学说中对此众说纷纭,主要有"事实说"、材料受等。证据概念的理解应当尊重概念最基本的界定规定,也必须符合证据的公认特征。基于此种理解考虑现有对证据界定的学说后,"事实说"和"材料说"其实并无本质冲突,只不过对证据客观性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且难谓有错误。但是更为恰当的对证据的界定方式应该是融合两者的界定。  关键词:证据概念 事实 材料  一、证据的界定应
期刊
摘 要:学校有权进入学生宿舍检查,有权留置学生的违章电器,但是这些权利在行使的时候要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并且必须遵守正当程序,不能漠视学生的宪法、法律权利。学校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消防安全和财产安全所采取的手段应符合比例原则,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为达到安全目的而采用对学生影响最小的方法。要注意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采取柔性、教育方法。笔者主张"敲门而入",其他情形下,除非有学生的直接、明确授权,相
期刊
伴随技术革新与体制改革,中国财经媒体越发成熟,发展形态与内容经营模式的变化催生出财经新媒体这一物种。得益于经济体量、渗透深度和人们对财经信息的关注,财经新媒体市场显现巨量的发展潜力和影响力,不少中央新闻媒体也着手创办发展财经新媒体的实践。眼下,财经新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以中国新闻社为例,由其创办的《中新经纬》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出应有优势,如何体现出与中新社的“血缘纽带”,是相似背景的财经新媒体及其创办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在运用传媒经济学中价值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表述进行综合阐释的基
摘 要:本文从法律制度存在的假漏洞出发,结合新刑诉法关于非法证据关于刑讯逼供的规定及不足,从刑讯逼供方式的界定,言词证据排除的程序以及降低实物证据排除的标准,增加救济途径以及构建羁侦分离制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构想。  关键词:假漏洞,刑讯逼供,羁侦分离  引言  一项法律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漏洞的地方,这是法律制度本身的问题。假漏洞,又称内部缺陷,指法律规范实际存在,但却有疑义,或者概念过于抽象,
期刊
摘 要:劳动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所有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它也是基本人权的一种。虽然劳动权的概念提出已久,劳动权的保护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关于它的实现以及保障仍然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程。本文从劳动权的性质和主要内容以及它的实现和保障方面界定了劳动者劳动权的概念、分析了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和实现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强化我国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  关键词:劳动权;人权;性质;主要
期刊
自闭症是一种发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目前尚无预防和根治自闭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生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中国自闭症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但在中国,公众对于自闭症的缺乏了解和误解导致了自闭症的诊断和治疗不足以及严重的病耻感。媒体在为公众定义和构建健康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以正确的方式呈现自闭症议题、塑造患者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群体在社会上的处境,也影响着庞大的潜在患者群体能否正视自身疾患并接受专业干预和治疗。
  本文以《新京报》自闭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
摘 要:预备法官培训是司法制度重要的一部分,对法官队伍的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对预备法官的培训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将对我国司法产生严重的影响。想要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治标又治本。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观念转变;制度建议  17世纪英国普通法院上诉法院首席大法官爱德华·柯可在抨击教会关于国王可以亲审案件的观点时说过一段惊世名言:"法律
期刊
摘 要:在分析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概念为基础上,对现行公司法75条的相关规定的不足之处做出剖析,并结合其他相关国家的立法实践对现行立法的修改提出建议,以真正完善我国的股份回购制度,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困境;重构  一、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概念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自其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特拉华州确立以来,先后被许多国家的商事
期刊
摘 要: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著作《道德经》是老子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集中在三个方面体现出了老子的智慧。一作为史官出身的老子,其思想智慧的一大特征就是以史为鉴;二老子用他的行为智慧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道;三老子的思想智慧可概括为"清、虚、卑、弱"四个字。老子的智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道德;史学智慧  有一个人,两千年来一直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