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和A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ECG和AECG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AECG检测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以及室性和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期前收缩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大于ECG,且p〈0.05。结论与ECG相比,A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更大优势,值得临床首选
其他文献
说起北京的灵魂,很多人会想到老北京文化的一些东西:胡同、庙会、古玩……但这些东西不足以代表北京,在我看来,能代表北京的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结合玩乐、戏谑与坦荡的精神。
大学章程是高校根据教育政策、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以文本形式对大学重大的、基本的事项做出全面规定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其本质是对大学内部以及与大学有关的教育利益的调整和分配。[1]大学章程是大学贯彻落实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演绎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折射着高校与政府、社会、师生的关系调节,以大学章程为基准的现代大学治理,是“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之耦合,是学术自由与人权保障之凸
学生英语文化环境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营造与创设,已成为学校英语教育的客观需要。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各阶段学生英语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也较以往注入了更多的英语文化内涵。英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创设,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和决定英语教学成果的取得,决定着能否将英语教学真正落实到语言教学中去,能否真正让学生获得所学英语的听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注意把握情感渗透的每一个时机,关注能引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每一个细节。  案例描述:学校举行的一次校级公开课中,要求借班并且跨年级上课。课题是牛津教材七下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单元话题是 Find your Way,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认路。  Te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