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大多地处偏远地区、条件差、工期长,工程建设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各类施工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均不同程度对水利工程造成损害,甚至严重影响工程运行和工程安全,造成工程安全事故,而水利工程安全事故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且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水利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现状;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消除因工程质量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的成本,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国家规范要求,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材、机、法、环的控制和管理。人工程施工的撑控者,是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主观意识决定工程质量。管理对象应包括工程施工中的设计、施工、监理、质检、业主五方责任主体。材,工程形成实体的消耗品,是施工质量合格的基础条件之一,管理对象应包括工程施工的回填土料、水泥、石材等各类材料。机,工程施工机械,是提高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法,施工方法和工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环,施工现场环境,是影响施工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且该因素不会因人的意愿而改变。
2、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监管人员配备不足、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差,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一是施工过程中存在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配置不足,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二是目前我国施工队伍挂靠施工严重,实际施工人无资质、无技术。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巩固退耕还林项目、部分农民筹资的以工代振项目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资金量小、范围分散,虽工程工艺简单,但是涉及群众较多,协调难度大,导致工程施工期长,部分施工单位中标后,将工程以分包形式转包与当地的一些农民施工队,投标中确定的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未按时到场,导致工程管理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三是施工队伍中劳务人员大多为农民工,数量众多,文化程度低,缺乏工程施工知识和经验,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工艺流程的不了解,施工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管则循规蹈矩,现场技术人员离开则操作随意,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四是部分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删减施工流程,偷工减料,为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
2.2工程材料差,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招标多以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为主,但是实际的工程招标过程中,虽然招标设置了双低评审等制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研究政策的漏洞。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成功的承揽工程项目,采取拉均价等手段恶意压低报价。而评标专家按招标文件规定仅对双低报价进行复核,但是未进入双低的报价是否合理,評标专家无法在较短时间进行分析确认,因此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无形中变成低价中标,目前水利工程中标价大多在招标控制价下浮15%-30%。施工单位中标之后,为保证自身利润最大化,采取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方法,在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时,选择质量较差的工程材料用于工程上,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培养高质量的施工队伍及监督队伍。参建各方均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手,提升施工队伍以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学习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有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通过各种实际的工程案例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设计、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的标准开展施工。为了尽可能减少因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技术能力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及时就当前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及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强化训练,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2强化施工材料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工程质量是企业的根本,在工程投标阶段应充分考虑施工影响因素及施工成本,做出切实可行的投标报价,不恶意竞争,中标后施工中应强化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对次品材料按规定进行降级使用,对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检测,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见证取样,并送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使用。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应加强监管,确保用于工程的材料合格。
3.3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往往都比较长,隐蔽工程多,各种隐蔽工程验收繁琐,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施工质量监控管理人员在后期建设之中会逐渐放松工程质量监管。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强调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督促现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严格落实自身的质量监控管理责任,切实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一旦发现施工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结合现场情况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及时上报公司技术管理部门,避免拖延误事。参建各方应做好跟踪检查工作,通过不定期的质量抽查,让现场施工人员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4强化第三方质量检测。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已经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全面地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判定。检测机构受业主单位委托,公平、公正、公开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独立检测,包括工程原材料、砼配合比、施工实体质量检测等,客观地对工程施工质量作出评价认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工程施工单位有很好的震慑作用,但该规定仅覆盖了部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应强制执行到全部水利工程项目中。
4、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必须要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加强施工全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现状;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消除因工程质量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的成本,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国家规范要求,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材、机、法、环的控制和管理。人工程施工的撑控者,是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主观意识决定工程质量。管理对象应包括工程施工中的设计、施工、监理、质检、业主五方责任主体。材,工程形成实体的消耗品,是施工质量合格的基础条件之一,管理对象应包括工程施工的回填土料、水泥、石材等各类材料。机,工程施工机械,是提高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法,施工方法和工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环,施工现场环境,是影响施工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且该因素不会因人的意愿而改变。
2、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监管人员配备不足、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差,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一是施工过程中存在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配置不足,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二是目前我国施工队伍挂靠施工严重,实际施工人无资质、无技术。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巩固退耕还林项目、部分农民筹资的以工代振项目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资金量小、范围分散,虽工程工艺简单,但是涉及群众较多,协调难度大,导致工程施工期长,部分施工单位中标后,将工程以分包形式转包与当地的一些农民施工队,投标中确定的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未按时到场,导致工程管理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三是施工队伍中劳务人员大多为农民工,数量众多,文化程度低,缺乏工程施工知识和经验,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工艺流程的不了解,施工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管则循规蹈矩,现场技术人员离开则操作随意,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四是部分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删减施工流程,偷工减料,为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
2.2工程材料差,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招标多以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为主,但是实际的工程招标过程中,虽然招标设置了双低评审等制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研究政策的漏洞。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成功的承揽工程项目,采取拉均价等手段恶意压低报价。而评标专家按招标文件规定仅对双低报价进行复核,但是未进入双低的报价是否合理,評标专家无法在较短时间进行分析确认,因此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无形中变成低价中标,目前水利工程中标价大多在招标控制价下浮15%-30%。施工单位中标之后,为保证自身利润最大化,采取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方法,在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时,选择质量较差的工程材料用于工程上,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培养高质量的施工队伍及监督队伍。参建各方均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手,提升施工队伍以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学习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有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通过各种实际的工程案例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设计、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的标准开展施工。为了尽可能减少因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技术能力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及时就当前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及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强化训练,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2强化施工材料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工程质量是企业的根本,在工程投标阶段应充分考虑施工影响因素及施工成本,做出切实可行的投标报价,不恶意竞争,中标后施工中应强化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对次品材料按规定进行降级使用,对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检测,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见证取样,并送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使用。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应加强监管,确保用于工程的材料合格。
3.3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往往都比较长,隐蔽工程多,各种隐蔽工程验收繁琐,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施工质量监控管理人员在后期建设之中会逐渐放松工程质量监管。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强调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督促现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严格落实自身的质量监控管理责任,切实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一旦发现施工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结合现场情况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及时上报公司技术管理部门,避免拖延误事。参建各方应做好跟踪检查工作,通过不定期的质量抽查,让现场施工人员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4强化第三方质量检测。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已经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全面地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判定。检测机构受业主单位委托,公平、公正、公开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独立检测,包括工程原材料、砼配合比、施工实体质量检测等,客观地对工程施工质量作出评价认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工程施工单位有很好的震慑作用,但该规定仅覆盖了部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应强制执行到全部水利工程项目中。
4、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必须要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加强施工全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