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多元化教学形式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在教书、育人两方面,但目前就教育现状来看,多数学校普遍“重教轻育”。学校及教师应秉持育德为先的理念,关注小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从分析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出发,探索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行多元化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育 品德与社会 多元化教学 策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元化思潮也涌现而出。开放、多元、创新这些活性元素对于校园活动来说,可以说是机遇中包含着挑战。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主体,应该积极跟随时代步伐,依据课程大纲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实行多元化教学活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能丰富文本理论内涵,还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为日后适应社会性发展做好铺垫。以年龄较小的孩子的社会生活为基点出发,专业人员编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材,旨在获得小学生的认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由于受重视程度较低、应试教育束缚等种种因素的交叉,多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假、大、空,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教师、家长普遍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来说是副课,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一周两节的思想品德课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即使保证了课程时间,课堂教学模式也多沿用老一套的“普通话套讲八股文”,学生理解不到位,听得云里雾里,导致开小差、说悄悄话影响课堂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品德与社会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此外,小学生身上普遍具有新时代特质,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影响下,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不易的。
  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实行多元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充分利用课本及相关课程资源
  小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主体,生活中的见闻、经历都会对儿童的品德、涵养造成影响。为了防止学生走上歪路,对其品行的形成过程加以正确引导,进行德育教育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除了学习类内容以外,还包括日常生活类、社会事件类、政经类、励志类、喜怒哀乐类、综合类等等内容,编者都是站在小学生角度,模仿小学生思考模式选取素材、编制课本的,因此课本内容与小学生理解水平能力相当,贴近现实,不具备太大的认知难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文本的教学价值。在保证有充足教学课时的基础上,教师授课时,应注重将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巧妙联系,与相关学科知識有效启发、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好习惯,实现资源整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讲授“如何与父母良好沟通”的内容板块时,可从学生日常生活引入到课文内容。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在家中与父母的交流情况及交流方式,从小组中选出代表简单总结小组成员采取的沟通方式的种类,引导学生认识到哪些方式是良性沟通,能使沟通过程愉快、顺利;哪些方式令沟通双方难以接受,阻碍了沟通进程。交流过后,回归课本,将课本中富有哲理、总结意义的句子解读给学生。学生在听取大家的经历之后,眼界更为开阔,对于课堂内容理解地也更加到位,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好的方面细化到生活里。或者教师给出固定的讨论话题,如在考试成绩下降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犯了错误时等情境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激励学生活跃思维,大胆表达在别的学科中获得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借助道具,丰富教学手段
  有调查数据显示,新颖、幽默、丰富的教学手段能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迅速集中精神,加快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对于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手段,适当借助道具,开展多元化教学。如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合法公民权遭受侵害”的议题时,可组织进行相应区域内的社会调查,依据调查结果讨论交流,教师辅助整理问题与解决办法的清单,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又如,对于社会历史类型的文章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幻灯片,介绍文章内容背景。学习“鸦片的背后”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历史性视频资料,将学生带入到当年的历史环境中,加深个人感受,细致了解事件起因、过程、结果,加之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遇到开放性的话题,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准备,布置场景,分角色扮演,开展辩论讨论活动。结合道具创设多元化情境,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思考、实践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教学评价,促进多元化教学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教学评价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了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用。将教学评价应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到开展激励为主的教学活动上,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应着多元化教学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课堂表现、学生理解程度等方面,其中重点关注学生表现及学习效果。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后者的重点是掌握知识点,而前者更为主要的作用是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学生品德。教师讲授思想品德课要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时疏导,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如探讨尊老爱老、孝敬长辈的话题时,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经历,既拓宽全班学生的视野,又增添例子的生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分享要不吝表扬,多使用鼓励的语句,如“做得非常好”“老师非常赞同你的想法”“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想法呢”,等等,坚持多元化评价标准体系,做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辅助工作。
  三、结语
  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学校、家长、教师应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保证充足的课时供学生学习、讨论交流,将教与育放在同等地位,不能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道德的教育,培养出有才无德的学生是大家都不愿见到的。针对当前我国小学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现状,我们要积极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不断探寻丰富的多元化教学策略,是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佟和平.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09) :78.
  [2]王瑞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36) :155.
  [3]郑桂春.立足“社会生活”,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华夏教师,2014,(08) :56.
  [4]万秀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活动课的实施策略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4,(Z1) :29.
  [5]张向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学周刊,2015,(20) :155.
  [6]夏小兵.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教学[J].读与写,2015,(06) :231.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农村,离异子女、留守儿童、失亲孩子逐年增多,已成为农村学校的特殊群体。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成为摆在农村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农村特殊学生教育转化策略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农村,离异子女、留守儿童、失亲孩子逐年增多,已成为农村学校的特殊群体。这些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强,常有违纪现象;二是性格孤僻
对国内水运航海类科技期刊论文的英译标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在译法的规范性方面,有些译例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航海科技论文标题的语体特点出发,对其在英译时的选词、用词、句式
小学语文重在积累,积累重在自学,自学重在预习习惯的养成,教是为了不教,老师在学生预习的习惯的养成方面下大力气,课堂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大风浪天气的情况和特点,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船舶航行技术工作,总结了大型集装箱船在宁波港停靠码头时拖轮因如何协助及作业.
采用实践研究的方法,对本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针对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及学生专业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管理、学习兴趣、锻炼习惯等方面入手,创建出一套
本文通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岗位目标分析,“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培养,阐述了高职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育学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造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具体的心理辅导课,教师应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
某轮在地中海爱奥尼亚海域航行时遭遇大风浪袭击,艏尖舱严重进水,锚机马达几天浸泡在海水中,不能正常使用.经过排水、解体、冲释、烘干、安装等应急处理,最终转危为安,锚机恢
针对目前国内稀浆封层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稀浆封层用国产及进口沥青乳化剂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新一代能有效乳化重交沥青的阳离子乳化剂产品,对该乳化剂合成的原理和理论依
文章根据培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