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常出现的配置差错成因及完善对策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经常性出现配置错误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客观分析出现配置错误的根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目前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出现配差错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环境、配置人员素质以及配液管理三个方面,以上三种影响因素导致配置工作中容易出现注射器使用不当、药物排序错误等配置差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规范执行配液管理,合理安排药师工作时间,强化对配置人员的管理力度,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配置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最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配置中心配置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静脉配置;差错;成因;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42-01
  静脉配置中心当中保存有大量患者的液体标本,涉及的工作量较大,流程较为繁复,其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人员素质以及管理手段等因素的的影响容易出现问题。本文由此开展探讨,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液体出现配置差错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静脉配置中心液体出现配置差错的成因
   1.1 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和临时外界通知。噪音污染主要指生物安全柜的材质主要为不锈钢,本身的隔音效果较差,同时还有排风系统、振荡器等设备的影响,容易使得工作人员的产生浮躁、压抑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配置差错产生。除此以外当配置人员在操作中接到临时的退药通知时容易出现疏忽,导致错配等情况出现。
   1.2 配置人员因素:①配置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涉及众多专业性的药理知识,因此如果此方面知识薄弱就会使得药物错误混合使用相同空针等,这些因为理论知识薄弱导致的错误操作使得药液出现沉淀或者变色,进而是药物配置的质量出现下降。②配置人员不够重视配置工作,导致工作的严谨性不足,例如忘加胰岛素或者随意混合,并且没有明确进行标识,所以容易出现拿错针等情况。③由于药品的批号混乱,因此本来是半量配置的却全额配置,例如0.5g的氯化钾配置成1g,大大影响了药效的发挥,另外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也经常错误的交叉配比。④药剂师对不同生产厂家和剂量的药物随意配比,而配置人员在配置时也没有进行审查,导致最后错误配置。
   1.3 配液管理因素:配液中心的安全管理没有依照规范流程开展,例如营养液的配置顺序以及搭配方式不同,影响了液体配伍的稳定性。而集中配液的工作量较大,人员在操作中考虑的因素众多,由于主观的疏忽也更容易导致配置错误。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制度没有得到落实,人员的责任制度不明确或者奖惩制度缺少公平、公正性,因此制度发挥的实际效果也较为有限。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是培训工作,但是培训往往存在滞后性,例如一些药物在配置中涉及到禁忌事项,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培训那么人员依然按照传统方式配伍,进而使得问题层出不穷,药剂师在审查时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2 加强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的关键措施
   2.1 規范执行配液管理:在药剂配置过程中,应该坚持注射器和药物的搭配,保证一个注射器对应一种药物,配置人员应该在注射器上明确做好几号,在拿取过程中看标记与药物是否相对应,避免拿错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每一步骤的操作,另外同类型的药物应该放置在一起,在完成配置后应该立即丢弃注射器,防止拿错针,如果同类型药品的数量过多,那么在完成一定数量的配置后应该更换注射液,避免药物污染。在配置时应该反复槛车药品以及液体量,整量或者半量配置应该做好详实的记录。相同药液处于同一篮时需要有限配置当中的一组,然后依次进行下一组的配置。在进行胰岛素配液时,在完成之后应该进行粘贴标记,避免重复配重或者漏配。而抗生素配液时应该避免多组配置,当出现溶解困难的问题时,必要时可以将注射器以及袋液放在较远位置,而执行振荡器操作时要将药品分开存放,然后进行下一组的配置,在配置时候对药剂的厂家、剂量进行详细审查。最后营养液的配液则应该防治沉淀、变色等情况出现。
   2.2 合理安排药师工作时间:药师的排药打签应该实行24h制,只有安排好时间才能够防止混淆,可以借助PIVAS MATE软件提高核对准确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2.3 强化对配置人员的管理力度:院方应该定期组织针对配置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出现的问题详实记录并分析成因,重视配置工作,不断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使药液配置的价值得到发挥。另外还应该增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全体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安全方面的教育,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最后优化工作轮换制度,充分考虑配置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的不当操作。
   2.4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指定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人员的工作流程规范,树立一切为患者服务的理念,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使药物的配置工作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梁敏,刘丽萍,李敏等.运行初期静配护士配置差错分析及控制措施[J].临床护理杂志,2011(3):66-68.
  [2] 田志成,赵海茵,张倩茹等.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海峡药学,2013(6):290-291.
  [3] 苏素红,吴瀛达,计佩影等.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药业,2010(8):59-60.
  [4] 师仲恒.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和预防[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6-36.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护士;ICU;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9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35-01   ICU是收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的专科病房,ICU护士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各种体液、化学消毒剂和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噪音、放射线等多种有害因子,使ICU护士成为高危群体[1]。ICU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理论教学采用整体护理病案为引导的对话式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见习和学生模拟表演式情景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评价良好,成绩优于未进行情景教学的学生。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以整体护理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在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情景教学,
期刊
摘要:探讨手术物品的清洁、清毒、与灭菌方法分析。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范围较广,手术物品的清洁是消毒与灭菌的前提,清洁的程度直接影响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而手术物品的灭菌质量又是手术室重要的质检内容,必须做到合格率100%。正确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供应室;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
期刊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 医疗法律法规;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38-01  1 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阶段,是最容易发生教学冲突和矛盾的。在教学阶段,医学生需要逐步开始直接向特定病人做临床医疗工作。关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工作范畴的过程是什么,在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的反映。目前临床教学的要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方法:观察我院患儿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的满意度有亮很大的大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投诉率明显下降。结论:在儿科护理需引入人文关怀,要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人道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生物实验教学经验,联系相应的具体实践教学方法,从具体的实验计划设计再到后期的学生分组实验,提出如下观点,以此希望生物实验在教学中的能够被广泛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实验;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37-01   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疾病预防措施。方法:结核病的传播是通过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等排出的飞沫颗粒中的结核杆菌传染健康人。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做好消毒隔离,消灭传染源,接种卡介苗,寻找新的预防疫苗,应用化学性药物预防工作。结论: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病的患病、死亡和传播,以达到控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彻底根除结核病,直至对公共卫生不再具有威胁。   关键词: 肺结核;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并总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抗生素滥用的对策。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39-02  1 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抗生素被许多人当作是包治百病的妙药,遇到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而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手套在新生儿尿标本留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胶带将一次性手套或一次性手套的一个手指固定在新生儿的会阴部皮肤上,避开肛门,常规喂奶喂水,抬高床头,40分钟后留取尿标本。结论: 一次性手套留取新生儿尿标本的方法,简便易行, 一次性采集成功率较高、经济安全、实用、效果满意。   关键词: 一次性手套;新生儿; 尿标本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70例,将其中在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未出现复发的脊柱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对比,以此探究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较差、术后病灶制动不严格以及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等。结论: 已知脊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