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后进生”也“牛”起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的“问题”是让我们一线教师很无奈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自己的心理特点、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而制定涉及到德、智、体、能等方面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耐心地去指导,把这种学习活动变成他们自愿的,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结合本人与他们的相处有以下几点看法现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 融入后进生 关怀与援助他们
  从转变观念入手,做到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有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达到心理相容,后进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才能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在制定计划中,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后进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以其自愿学习活动为基础,在后进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师不强加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关怀与援助下给他们制定“有计划的学习”。同时,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把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二、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我,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
  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引导他们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时间。这部分间一般可以用来补课或提高深造。学习较差的同学,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经历常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自由时间逐渐增加的过程。凡是体会到因为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的全局带来好处的同学,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以利于取长补短,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对于后进生来讲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后进生听到上课就反感,那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
  曾有一位学生跟我说,某老师总埋怨我不发言,其实,我们一说错就挨批。老师您想想,一个人拿着棒子站在你面前,时刻都有打下来的可能,您还有心想问题吗?没有了,心里只想着怎么对付棒子。这位同学说得对。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问题,引导后进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自主规划自己、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不自觉地对知识产生想挖掘、想探索、想体验等渴望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不歧视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热心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当他们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的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使其成为学生努力学习急切需要掌握知识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另外,经常与后进生交流也是转化他们的一个好的方法,这样,能及時了解他们的心里,知道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及时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更能准确定位。
  人人都渴望获得良好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让他们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义务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知识素养。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和培养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中精选了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人物长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对其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这不但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是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德育教育的有效体现。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践;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H319  哲
期刊
【摘要】教育部频繁进行课改,旨在告别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新课改指出,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德育教育。高中是学生确定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關键时期,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仔细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候中进行德育教育,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情感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德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的“数学思维”不单指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还包括创造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来,更应当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方法之一的直觉思维,更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数学直觉思维的内涵  1.1.数学直觉思维概念的界定  数学直觉思维就是指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规律关系的敏感的洞察,机械的猜想和总体的把握。直
期刊
摘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现状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年龄、职称、来源、数量、工作任务、职教能力等方面,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对策  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研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而应该将德育贯穿教学过程之中,使得学生既能掌握文化知识,又能得到品德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在语言知识的教授中渗透品德教育;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共鸣,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受到品德教育;把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周记的沟通效用,了解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期刊
背景介绍:  如果说大学是人生的起跳点,那么高中就是起跳前的助跑,而高中班主任就是最强有力的助推器。所以,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班主任,他们对班主任的信赖远超出了高中时期的界线。  案例描述;  在整理自己的书桌时,发现以前我班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雷雨》的光碟不知道什么时候遗失了,便拿起电话给剧中的一个学生演员打电话,看看她那还有没有留存。电话接通了却又让我大感意外,电话来的声音充满了激动、意
期刊
内容提要:根据时代特征和《语文课标》的要求,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应引导学生从感知理解、品评鉴赏、追求创新、习惯熏陶四个层次去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感悟;中学语文;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实践审美教育的背景  由于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
期刊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教学是一线教师最熟悉的老大难问题,因为教学图形变化多,教学难度大,学生掌握情况差,常常成为老师们的心病。而在和学生交谈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平面图形相关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点却说得头头是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碰到实践问题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呢?经过大量的调查、访谈和实践研究,笔者以为,学生对数学的思想方法了解不够,是造成学生解题时缺乏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学思想方法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农村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难题。社会、家庭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要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难题,首先是转变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旧观念;其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改进教法促进学生自学的形成。  关键词:旧观念;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法  中图分类号:H319  在语文教学中,农村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