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思想方法 拥有解题智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教学是一线教师最熟悉的老大难问题,因为教学图形变化多,教学难度大,学生掌握情况差,常常成为老师们的心病。而在和学生交谈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平面图形相关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点却说得头头是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碰到实践问题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呢?经过大量的调查、访谈和实践研究,笔者以为,学生对数学的思想方法了解不够,是造成学生解题时缺乏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相比,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方法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够使人“受益终生”。但我们通常在课堂中,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后,就不遗余力地落实知识点,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考虑甚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关注了“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味”。
  【反思】在这一个片段当中,教师从生活化的素材引入课题,试图让学生展开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讨,而探究过程中只叫了几位学生说了说求平形四边行面积的思考过程,而没有让学生通过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数学的转化思想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取而代之的是用电脑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因此,学生就难以主动理解和掌握“转化”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提高。那么在平面图形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
  一、在公式推导中,渗透“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平面图形面积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重头戏”,不管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还是圆形的面积,在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都可以渗透“转化”思想。
  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師:今天我们要研究三角形面积,我们来一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想一定跟学的平行四边形一样,要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2:我认为跟平形四边形一样,也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生3:我猜想,三角形面积的大小跟它的底和高有关。
  ……
  师:真不错,那就每个小组利用手中的学具,求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其中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发现:有几个选锐角三角形的小组发现,沿着三角形的高剪开,并不能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改变思考角度,追寻别的方法,有的小组发现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欣喜若狂……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只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行了。(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你们组研究的只是锐角三角形,但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
  生2:只要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都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生3:我们组只用了一个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口头表达不清楚,演示了转化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而平形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全体学生报以掌声)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来看看,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4: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师:我们把这种把未知 已知的数学方法,叫做转化。
  二、在知识迁移中,渗透“对比”思想方法
  “对比”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由于组合图形的变化多,学生一时难以掌握,我运用了“对比”的数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村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开孝.新数学计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朱德江.让数学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旅程.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11
  [4]李鹏程.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005.8
其他文献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首先,必须有针对性的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卢梭在《忏悔录》的开头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这表明,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研究生是社会中个性最为突出的社会群体,他们强调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具有他人所无法代替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摘要: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学生的德智体三方面,协调统一发展,其教育客观目的上是体育教育的普及,忽视性别的。建设一个体育强国,也要求在体育教育和运动员培养至上,减少因非体育因素造成的影响。而实际上,中国在体育教育方面,将性别因素作为体育教育影响的隐性因素加以考虑,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几个大类的项目,女性所占的比例极小,并且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女足的发展,或许就是一个浓缩的写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中精选了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人物长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对其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这不但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是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德育教育的有效体现。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践;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H319  哲
期刊
【摘要】教育部频繁进行课改,旨在告别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新课改指出,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德育教育。高中是学生确定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關键时期,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仔细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候中进行德育教育,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情感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德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的“数学思维”不单指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还包括创造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来,更应当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方法之一的直觉思维,更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数学直觉思维的内涵  1.1.数学直觉思维概念的界定  数学直觉思维就是指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规律关系的敏感的洞察,机械的猜想和总体的把握。直
期刊
摘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现状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年龄、职称、来源、数量、工作任务、职教能力等方面,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对策  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研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单纯地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而应该将德育贯穿教学过程之中,使得学生既能掌握文化知识,又能得到品德的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在语言知识的教授中渗透品德教育;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共鸣,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受到品德教育;把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周记的沟通效用,了解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期刊
背景介绍:  如果说大学是人生的起跳点,那么高中就是起跳前的助跑,而高中班主任就是最强有力的助推器。所以,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班主任,他们对班主任的信赖远超出了高中时期的界线。  案例描述;  在整理自己的书桌时,发现以前我班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雷雨》的光碟不知道什么时候遗失了,便拿起电话给剧中的一个学生演员打电话,看看她那还有没有留存。电话接通了却又让我大感意外,电话来的声音充满了激动、意
期刊
内容提要:根据时代特征和《语文课标》的要求,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应引导学生从感知理解、品评鉴赏、追求创新、习惯熏陶四个层次去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感悟;中学语文;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实践审美教育的背景  由于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