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施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已渗透到日常活动之中。德育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基石,其德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品质,还能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切实有效的引导与加强,实现其整体水平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德育活动的实施来看,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培养策略,导致学生的德育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德育教育;德育活动
  目前,在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对应试内容的讲授,忽视其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主体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建设、行为养成的关键時期,对其展开德育教育活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实现其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因此,本文从当前中小学德育活动的发展现状、有效开展中小学德育活动的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进行探究。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中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德育主体把握不足。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其德育策略的实施和应用都应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保证学生德育活动的有效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德育发展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思想,忽视对学生主体德育的渗透,导致学生在德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上存在不足。第二,德育活动组织不当。德育活动的开展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对德育感悟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的活动组织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正确的认知,往往在活动的执行上存在“形式化”“主观化”的问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德育活动的主体参与,进而德育的渗透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德育方法呈现单一。在当前的德育培养环节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仍然采取看宣传片、讲道理、读故事等方式展开德育活动,不仅形式单一枯燥,还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有效开展中小学德育活动的策略
  1、加强校园建设,创建德育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样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环境之一。加强对校园方面的德育建设,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使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行为方式,打牢自身的发展基础。同时,在校园德育建设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周边事物或环境入手,改善学生的发展环境。如班级教室的墙面,教师可以将一些励志海报、名人名言等条幅进行张贴,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思德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校园的图书室悬挂“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安静”等宣传牌;在草坪、花圃中树立“爱护花草”“注意脚下”等宣传牌;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工具定期宣传“好人好事”“凡人善举”等事件,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教室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学生的思德品质。
  2、注重家校教育,保证实效落实
  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照顾,其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培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家长缺乏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依然保持“成龙成凤”“不打不骂不成材”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无法落实实处。因此,在中小学德育发展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家庭教育,保持积极有效的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品格和价值导向,以此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QQ、微信、钉钉等信息化工具,时刻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有效掌握学生的发展近况,这对下一阶段教育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3、提升自身素养,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正所谓“为人师表”的道理,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榜样作用,以其热情、友善、正直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身的心理想法,进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疏导和培养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强化自身的行为品德。同时,在对待不同的问题和事件上,教师还应保持科学的教育方法,使用文明的语言措辞,从事件的本质出发、从学生的主体出发,采取引导、反思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错误的点,这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建设、家校教育的渗透、自身素养的提升,不仅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德育氛围和成长空间,还使学生个体在德育培养中获得实效性的发展,打牢学生的德育基础,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家庭教育,把握学生每一次的成长与发展,制定合理、有效的培养策略,实现其主体发展目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今后的教育培养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学生发展本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创新培养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云龙.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10):271-272.
  [2]李晓东.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有章可循[J].中国德育,2017(5):9-10.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与社会的联系愈加密切,应用性也在不断地增强。早在1992年,国际数学联合会就将数学教学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以便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数学应用意识属于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培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结合当前新课程标准具体要求与相关教材内容,对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材价值,开展有效阅读教学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单元主题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广泛深入,教师也应该在意识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的可利用价值。新教材的编排采用了单元主题的形式,每一个单元都由各项活动有机组成,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和培训改革在新时代的加深和发展,一个新的教室强调道德,智力,体育文化,艺术和工作的“五个教育”,并着重于发展该学科的基本素养,是一项新的课程改革。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个人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关。这反映了道德和教育的要求。这是道德,法治和学科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讨论了中学的道德原则和法治。  【关键字】
期刊
【摘要】高中体育作为高中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当中得以放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高中学校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高中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提升体育课程教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平台,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关系着学生的发展与教学活动的实施,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班级管理的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契约式班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改变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低、对管理制度认同感不足等,增强班级管理的效能。本文对高中契约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相关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阅读理解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化学习需求选择阅读题材,并针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掌握理解英语文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应用水平。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设置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探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于生物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以往高中生物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开展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切实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利用有效教学手段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两个层面,一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经常性提到的基础英语,二是我们的“数理化”;这可以说是几年来初中教学过程中一直没有用减少的内容强度。但随着课改的到来以及深入的变革,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了平稳性和拓展性的扩充变化,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提升,不能够仅仅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进行囊括,最为突出的就是我们“文史类”科目的引导变革,从近年来的中考来看,多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高中政治在高中教学体系当中的位置更是随之水涨船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旨在强化高中生的个人素质、培育高中生的良好品格,使其成为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青年。但由于政治知识源自于真实的人文社会当中,其知识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还存在较强的学习难度,从而使得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对此,教师可
期刊
【摘要】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来说,初中历史知识具有非常复杂的特点,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他的缺点,因为学生在学习这种复杂的知识时,不仅需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课本中的含义,也需要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记忆和背诵,而学生在初中时期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历史知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历史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历史课堂中会存在很多学困生,针对于这种学生,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会采用分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