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结构设计优化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enhv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比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各车型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与侧围外板匹配结构间的差异,从感知质量角度出发,优化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结构,形成统一的设计规范。
  关键词:后侧窗 唇边结构 优化
  Optimization of the Lip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Rear Side Window Glass Assembly
  Wu Jiayang He Limei Li Xinli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tching structure of the rear side window glass assembly lip and the side panel outer panel of each model of SAIC-GM-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and optimizes the lip structure of the rear side window glass assemb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ived quality to form a unified design specification.
  Key words:rear side window, lip structure, optimization
  1 引言
  后侧窗玻璃总成,是指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侧围外板上的固定窗,主要起外观装饰、防尘防水、提供视野、遮挡钣金等作用。后侧窗玻璃总成一般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工艺,由后侧窗玻璃、注塑装饰包边、固定结构等基本部件组成。后侧窗玻璃为钢化玻璃,厚度可选3.2mm或3.5mm,玻璃颜色可根据整车外观及零件成本因素选取白玻或绿玻或隐私玻。注塑装饰包边通常可选PVC或者TPV材料,TPV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耐寒性、耐热性及可回收性,有逐步取代PVC材料的趋势。固定结构主要为后侧窗提供装配定位及固定,有卡扣+玻璃胶固定、螺钉+丁基胶固定两种结构。
  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与侧围外板存在匹配关系,唇边为侧围外板提供遮缝作用,保证车辆在关门状态下侧围外板不外露。但由于公司各车型后侧窗唇边结构设计不一致,存在多种结构,该区域的匹配关系受到感知质量区域及售后抱怨。本文通过对比公司各车型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与侧围外板匹配结构间的差异,从感知质量角度出发,优化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结构。
  2 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结构对比
  通过对比公司各车型后侧窗唇边结构可知,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我们称之为A型唇边结构及B型唇边结构,下面针对两种结构做具体分析说明。
  2.1 A型唇边结构
  该结构唇边为反凹型,与侧围外板设计干涉量0.5mm,可确保唇边Y向与侧围外板贴合。唇边X向与后侧门辊压窗框重合6.6mm(如图1所示),该重叠量可确保顾客在关门状态下正向视野目视时,看不到侧围外板,即看不到“露白”,但当顾客以特定角度斜视时,依然可以看到“露白”,该“露白”在窗台腰线处更为明显,因后侧门B&R LINE在窗台腰线区域X向往车头方向内收,导致后侧窗唇边与后侧门车门侧密封条之间的间隙由正常的3.6mm变为29mm,此间隙变大,使得顾客在斜视时无法忽视该明显“露白”,当侧围颜色为非黑色时(即侧围颜色为白色或者红色等颜色,与唇边自身黑色相差巨大),更加会放大此“露白”效果(如图2所示),毫无精致感,甚至还会被误认为车门未关闭到位,这也是顾客投诉抱怨的主要原因。
  2.2 B型唇边结构
  该唇边结构为泡管型,泡管本体材料为EPDM密实胶,硬度通常为HA80±5,泡型材料为EPDM海绵胶,密度通常为(0.65±0.15)g/cm3,泡管通过3M胶与注塑装饰包边连接,形成后侧窗唇边。该唇边与侧围外板设计干涉量0.5mm,可确保唇边Y向与侧围外板贴合,唇边X向与后侧门辊压窗框重合7.4mm,Y向与后侧门辊压窗框干涉0.78mm(如图3所示),X向与Y向重叠设计可确保在关门状态下不管是正向目视还是斜视,都看不到侧围外板,即都看不到“露白”,可有效解决侧围外板“露白”问题。
  但该结构有几个弊端:一、该泡管与装饰包边为非一体注塑成型,泡管通过3M胶粘贴在装饰包边上,算上材料费与装配费用,零件单价成本上升20%左右;二、由于该泡管是通过3M胶人工粘贴在装饰包边上,长期使用条件下3M胶粘性会下降,泡管有脱落风险;三、泡管与后侧门辊压窗框干涉0.78mm,由于匹配误差的原因,该干涉量可达1.0mm以上,泡管长期处于被挤压状态,久而久之泡管发生永久变形,表面会出现一条明显的压痕,严重的会磨破泡管表面(如图4所示),该失效模式在开门状态下肉眼可见,也会受到顾客投诉抱怨。
  2、后侧窗玻璃总成唇边结构优化
  经过以上对比分析,A型唇边结构及B型唇边结构都不能满足最优感知质量的要求,有没有一种唇边结构既能遮挡侧围外板“露白”,又不会被辊压窗框挤压产生压痕呢?基于A型唇边结构,我们优化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A型唇边结构的基础上,新增一X向立式唇边结构,新增的立式唇边与后侧门辊压窗框X向重叠量6mm(尺寸1),Y向與后侧门辊压窗框保持1.5mm距离(尺寸2),我们将此唇边结构称之为C型唇边结构(如图5所示),该结构唇边X向与辊压窗框重叠6mm可确保不管以什么角度观察,都不能看到侧围外板“露白”,与辊压窗框Y向保持1.5mm,可确保后侧门在装配误差范围内碰不到唇边,防止产生压痕,且该唇边还是与装饰包边为一整体注塑成型,不存在装配稳定性问题,零件单价成本与A型唇边结构相差无几。该C型唇边结构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实现了最优的感知质量要求,在公司某MPV及某轿车上量产以后,该区域的匹配质量再无顾客投诉抱怨,优化效果良好。
  3 总结
  C型唇边结构经受住了市场及顾客的考验,该结构的两个关键尺寸:尺寸1与尺寸2(见图5)可做为设计规范,输入给公司后续开发车型,做到设计统一。
  C型唇边结构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实现了后侧窗与后侧门最优的匹配方式,该处感知质量显著提升,高品质的感知质量能给顾客带来最大的愉悦,让顾客感受到物有所值,也能助力公司整车感知质量的提升。
  基金项目:
  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多功能乘用车(MPV)整车及关键技术升级与开发(No.2018AA 1050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整车厂汽车内饰件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软内饰件,其切割工艺关系到零件之间的匹配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最终整车的内饰体验。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选择切割工艺时往往会从各维度综合考虑,慎重选择。近些年激光切割作为较新颖的工艺,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应用并推广,但在汽车内饰领域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普及,本文将介绍一种国外引进的激光切割设备,在汽车内饰仪表板的制造应用,并分析其
摘 要:某型工程車辆,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驱动桥桥壳若为冲焊结构,会经常从推力杆支座焊缝位置开裂,影响试验效率。对桥壳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平衡悬架结构在搓衣板路上存在低频“拍击”附加力,并会引起簧上共振,使推力杆座焊缝位置的应力异常增大,容易产生裂纹。  关键词:驱动桥 平衡悬架 低频附加力 簧上共振  Experimental Study on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Dr
摘 要:本文介绍乘用车进气系统常用的布置方式及进气系统理论模型的计算,为进气系统前期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进气系统 计算 布置设计 声学设计 消音容积 压力损失 噪声  The Prophase Design of Air Intake System for Passenger Car  Luo Hongjin Hu Deyong Li Rui  Abstract:The normal lay
摘 要:为了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积极落实安全合理的管控方案,及时检测故障问题,避免新能源汽车火灾产生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针对故障直流电路检测工作,要在分析其特性的基础上落实具体的应用处理机制,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综合应用管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故障检测 原因 应用建议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
摘 要:本文针对我司某SUV的排气低频噪声声品质问题进行改善提升,通过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共振消声器内部采用排气阀改善排气低频噪声。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车测试,对改进前后的排气低频噪声及整车排气背压进行了分析,成功解决了排气低频噪声问题。  关键词:排气低频噪声 共振消声器 排气阀 排气背压  Optimization of Exhaust Low Frequency Noise of
摘 要:玻璃导轨密封条装车后C柱接角出现开裂问题。为了分析尺寸公差对C柱接角开裂的影响,根据导槽密封条B柱到C柱的测量点的标准公差,对缺陷件进行了尺寸测量,并对三种不同尺寸导槽密封条装车前后的C柱接角宽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缺陷件均为最小极限尺寸,装车后的C柱接角宽度拉伸了1mm,切割查看其接角缝有明显的裂纹,而完好件B柱到C柱的测量点尺寸为基本尺寸或最大极限尺寸,装车后的接角宽度无拉伸,接角缝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日益提升,我国各个行业规模也逐渐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针对汽车行业发展而言,最突出的污染就是汽车的尾气排放,面对这种情况,汽车新能源技术以及节能技术的相互结合,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对空气无污染类型的汽车,此类汽车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本文主要简述了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及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实际应用于汽车当
摘 要:随着新能源产业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然而,目前电动汽车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续航里程短、车辆价格高、充电困难等。其中,充电问题是上述诸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充电方面目前主要的困境包括设备数量不足、充电位置被燃油车占据、充电速度过慢、电价过高等。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痛点,目前行业上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充电方式,本文即对此进行描述,探讨
摘 要: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人们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制动距离的长短,而且对制动系统踏板感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踏板感的好坏是消费者能够直接感知的一项重要性能。而目前新能源汽车踏板感影响因素除了有常规的真空助力器、踏板杠杆比、制动器大小及摩擦系统等,还包括再生制动的大小。本文主要介绍再生制动对新能源汽车踏板感的影响。  关键词:再生制动 踏板感  Discussion on the inf
摘 要:随着我国加强了国产汽车的研发力度,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不断增多。但是与国外汽车生产技术相比较,国产技术水平仍比较低,这其中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技术上。国产汽车受到进口汽车变速箱生产技术的影响,逐渐倾向于使用新技术,朝着性能优化和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自动化装配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广大客户提供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汽车。  关键词:汽车 发动机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