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新型充电方式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能源产业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然而,目前电动汽车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续航里程短、车辆价格高、充电困难等。其中,充电问题是上述诸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充电方面目前主要的困境包括设备数量不足、充电位置被燃油车占据、充电速度过慢、电价过高等。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痛点,目前行业上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充电方式,本文即对此进行描述,探讨了它他们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动汽车 充电 现状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Charging Methods for Electric Vehicles
  Qin Junhua Bao Ying Dai Yongqiang Qiu Peng Shao Jie
  Abstract:As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electric vehicles are bright. However, at present, electric vehicles still face many problems, such as short range, high vehicle price, charging difficulties and so on. Among the above issues, charg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the basis and guarant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charging include insufficient equipment, charging position occupied by fuel vehicles, too slow charging speed, and too high electricity price. Aiming at the charging pain point of electric vehicles, some new charging methods have appeared in the industry at pres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urrent situation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2020年已经达到了2.81亿辆,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截止2020年的累积保有量为492万辆,比2019年增加了111万辆,略少于2019年120万辆的增长量。当前,受疫情及国家补贴退坡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已呈现出一定的放缓趋势,我们需高度重视目前遇到的行业发展问题。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皮书》统计,充电问题是用户购买电动汽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优化充电技术、解决充电痛点是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动力。充电技术的提升,还能起到弱化用户对电池续航里程依赖的作用。
  2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现状
  根据行业统计,用户在选择充电桩时将充电价格、充电速度和停车费用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图1),体现出用户对效率和费用的敏感程度。在所有的充电痛点当中,充电桩数量少、部分充电桩无法使用和充电速度排在前三(如图2),表明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及充电速度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部分充电桩无法正常使用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我国目前的充电桩建设还相对不足,大规模使用的充电桩占地面积大,导致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充电桩(特别是直流充电桩)在充电前需要人力拖拽粗壮的线束进行操作,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耗费用户体力[1]。然而,充电桩模式因其可推广性和政策支持性等因素,仍是目前充电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模式。
  由于充电桩模式有一些问题等待优化与补充,许多新的充电模式应运而生,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有移动补电车模式、换电模式等、自动充电机器人模式等。多样化的充电模式既能解决用户痛点,又能让潜在用户被各种高科技成分吸引,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
  3 新型充电模式分析
  3.1 移动补电车模式
  移动补电车模式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几个年头,并在近两年获得较为广泛的关注。移动补电车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或应急电源,相当于一座小型“充电站”,能够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应急充电,并为变电站分担压力。移动补电车还可利用低价电对电源补电以降低用电成本。移动补电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较为流行的利用小型货车搭载小型储能系统与便捷充电设备的移动补电车,可同时为一至两辆电动汽车车充电,主要用途是道路救援,可为家用或商用、尤其是网约车进行临时补电以提升续航。另一类是使用货柜车搭载大型储能系统与常规充电设备的移动补电车,该种补电车一次性生产成本较高,可同时为多台电动车提供快充服务,主要由一些豪华车品牌小批量制造。目前,移动补电车模式因为其较高的造价、无标准化和不成熟的盈利模式等原因还难以推广应用,但在政策加持、厂家关注及用户的呼唤中有望在未来几年成熟商用。
  3.2 换电模式
  换电模式是指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能源,具有降低用户购车成本、提高用户便捷性、减少电动车补电时间、延长电池全寿命周期、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等优点[2]。如图3所示,换电站是将电池存放在电池仓内,通过机械臂给换电室内的电动车更换电池的装置。换电站可在用电低谷时期给仓内电池充电,并使用符合电池充电特性的柔和电流。该充电方法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同时降低电费支出。换电模式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动车购买方式,消费者可以在购车时不购买动力电池,而是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各续航挡位电池,以降低一次购车成本。这种电动车购买方式的出现与应用将大大刺激电动汽车市场、促进销量的稳定提升。尽管由于换电模式涉及产业链协调、电池制造技术、标准化体系、能源供给网络建设、城市規划等一系列问题仍难以爆发,然而从长远来看,换电模式作为电动汽车的一种重要能源供给模式,凭借其优良的属性,一定会成为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参与者[3]。
  3.3 自动充电机器人
  自动充电机器人分为机器人和能量块两部分,由远程中央控制模块、充电对准及执行系统、智能行走驱动系统、双向充电转换模块、电池模块组成。摆放在规划好的充电区域,自动充电机器人可以在有限的停车区域内(如小区地下停车场、商超地下停车场等)为汽车提供全自动充电服务。用户可以通过APP一键召唤自动充电机器人,机器人自主携带满电能量块移动到车辆停靠位置,打开车辆充电口后插入充电枪开始充电。这种充电模式是“智能驾驶”和“移动储能”技术的结合,有着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充电电费等优点。目前,自动充电机器人因为电动汽车充电口位置视觉定位技术、寻车轨迹规划技术、插拔充电器枪柔顺技术等有待突破而无法实际应用到场景中商用,但随着识别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相信在未来不久就可以与用户们在各类停车场中相见。
  4 结语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在充电过程中的痛点,提出了三种新型充电方式,它们目前虽然因为技术开发、标准化、电网匹配等原因暂时无法大规模商用,但是随着用户的需求的推动、技术的快速进化,它们正为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生态而蓄势待发。
  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助项目(桂科AA18242039);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AD10501)
  参考文献:
  [1]唐葆君,王翔宇,王彬,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及展望[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6-11.
  [2]涂轶昀,李灿,承林.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技术综述[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2,28(04):345-368.
  [3]潘樟惠;高赐威.电动汽车换电网络规划研究综述.电力与能源.2014.415-419电动汽车换电网络规划研究综述[J].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的电动汽车热潮的推进,电驱动总成的NVH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造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汽车驾驶的舒适性与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电驱动总成有关,电驱动总成的振动噪声的表现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NVH性能。本文通过对驱动电机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推导出驱动电机的NVH性能。  关键词:电驱动总成
摘 要:目前在新能源汽車产业中,氢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关于氢燃料车型动力系统选型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氢燃料电池卡车的开发案例,介绍了氢燃料动力系统、电机、动力电池的选型计算和布置方法,为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氢燃料卡车 总布置 动力电池 电机  Matching Design of Hydrogen Fuel Truck Power System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飞速发展,自主汽车品牌逐渐成为了当前汽车销售的重点扶持对象。对于国有车企来说,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提高了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相关技术水平。由最初的粗放型发展观念向高质量平稳发展进行过渡。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标志着当前社会已经逐步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本篇论文将简单阐述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电子诊断技术 应用策略  Appli
摘 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整车厂汽车内饰件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软内饰件,其切割工艺关系到零件之间的匹配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最终整车的内饰体验。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选择切割工艺时往往会从各维度综合考虑,慎重选择。近些年激光切割作为较新颖的工艺,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应用并推广,但在汽车内饰领域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普及,本文将介绍一种国外引进的激光切割设备,在汽车内饰仪表板的制造应用,并分析其
摘 要:某型工程車辆,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驱动桥桥壳若为冲焊结构,会经常从推力杆支座焊缝位置开裂,影响试验效率。对桥壳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平衡悬架结构在搓衣板路上存在低频“拍击”附加力,并会引起簧上共振,使推力杆座焊缝位置的应力异常增大,容易产生裂纹。  关键词:驱动桥 平衡悬架 低频附加力 簧上共振  Experimental Study on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Dr
摘 要:本文介绍乘用车进气系统常用的布置方式及进气系统理论模型的计算,为进气系统前期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进气系统 计算 布置设计 声学设计 消音容积 压力损失 噪声  The Prophase Design of Air Intake System for Passenger Car  Luo Hongjin Hu Deyong Li Rui  Abstract:The normal lay
摘 要:为了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积极落实安全合理的管控方案,及时检测故障问题,避免新能源汽车火灾产生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针对故障直流电路检测工作,要在分析其特性的基础上落实具体的应用处理机制,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综合应用管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故障检测 原因 应用建议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
摘 要:本文针对我司某SUV的排气低频噪声声品质问题进行改善提升,通过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共振消声器内部采用排气阀改善排气低频噪声。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车测试,对改进前后的排气低频噪声及整车排气背压进行了分析,成功解决了排气低频噪声问题。  关键词:排气低频噪声 共振消声器 排气阀 排气背压  Optimization of Exhaust Low Frequency Noise of
摘 要:玻璃导轨密封条装车后C柱接角出现开裂问题。为了分析尺寸公差对C柱接角开裂的影响,根据导槽密封条B柱到C柱的测量点的标准公差,对缺陷件进行了尺寸测量,并对三种不同尺寸导槽密封条装车前后的C柱接角宽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缺陷件均为最小极限尺寸,装车后的C柱接角宽度拉伸了1mm,切割查看其接角缝有明显的裂纹,而完好件B柱到C柱的测量点尺寸为基本尺寸或最大极限尺寸,装车后的接角宽度无拉伸,接角缝无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日益提升,我国各个行业规模也逐渐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针对汽车行业发展而言,最突出的污染就是汽车的尾气排放,面对这种情况,汽车新能源技术以及节能技术的相互结合,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对空气无污染类型的汽车,此类汽车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本文主要简述了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及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实际应用于汽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