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姐的“三农”情结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war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0年初,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评选推介活动拉开帷幕,经层层选拔,最后经农业银行总行审查推介,2010年11月,王静红当选CCTV2010年“三农”人物。11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聚焦三农》摄制组赶到舒兰市实地拍摄了王静红服务“三农”的事迹。
  11月27日,该频道又在“三农”人物面对面活动(第四场)现场一安徽阜阳,对王静红进行了采访。今日,本刊刊发长篇通讯《王三姐的“三农”情结》,全面介绍王静红一心一意服务“三农”的感人事迹。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吉林省舒兰市一条乡间的土路上鸣响了几声汽笛,一辆破旧的老式捷达开了过来。驾驶捷达车的是位女司机,此时她的脸上挂满了喜悦,但内心也存有几许不安!喜的是原青松乡(现开原乡)六滴村十几户农民请她去办理惠农卡,并在几天前就向她提供了办卡的所有资料;忧的是她开的捷达车太旧,怕天黑行车有危险。管它呢!一想到农户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目光,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想到此,她拽了拽安全带,加了一脚油门继续向开原乡驶去。
  她是谁?敢黑灯瞎火地一个人驾车跑!她就是说话简单,开门见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认准的事儿,就干到底,响遍三乡、赫赫有名的“王三姐”。
  “王三姐”大号叫王静红,由于家里有三个姐妹,她排行老三,大伙就习惯地喊她“王三姐”。
  今年38岁的王静红,1993年参加农行工作,先后做过储蓄员、信贷综合员、记账员,农户客户经理。2007年10月舒兰支行“三农”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她担任平安镇、七里乡、开原乡的农户客户经理,负责三个乡镇、13个行政村、7180户农民的金融服务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农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这个客户经理就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农村这个阵地上开拓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急——争当农户客户经理
  
  王静红长期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村教师,曾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耳闻目睹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艰辛和质朴,她从小就对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萌生了要为农民服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1993年7月她参加工作后,这一思想变得更加清晰和强烈。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农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后,农业银行首批选定在吉林、甘肃、重庆等8个省份开展服务“三农”试点工作。2007年10月,舒兰市支行幸运地成为了省行确定的首批试点支行。当时在平安营业所担任综合员的王静红听说了别提多高兴了!她找到所主任要求当农户客户经理。所主任考虑到她的能力后说;“可以参加资格考试,考上了就让你去当。”
  一天晚上回家,王静红把想当农户客户经理的想法向70多岁的老母亲说了!谁知却遭到老人家的强烈反对。母亲心疼道:“老三啊,你一个女人家,又带着孩子,出去遭那份罪干啥呢?在家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也不少挣钱就得了”。可王静红不但不听母亲的劝阻,还背着母亲参加了农户客户经理培训班。取得了资格后,她又不顾母亲和亲友的劝阻,主动向所主任提出申请,放弃了舒适优裕的综合员岗位,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当了一名农户客户经理,投入到服务“三农”的最前沿阵地。
  三年来,她通过走访、调查、与农民交朋友,对13个村、7180户农民的基本情况、金融需求如数家珍,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民朋友。
  三年的农户客户经理工作,也使王静红悟出了不少心得;“当好农户客户经理不能装,首先要了解农民的心情,跟农民们玩虚的肯定行不通。”王静红的办事风格,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平安镇永平村村书记王松林说;“这个王三姐可不简单!为农民办事实心眼儿,农民们种地没钱,只要符合条件,她就给贷款,哪个村在发展项目上遇到困难!她就会给四处张罗资金,你说,农民们能不买她账吗?”
  
  忙——帮助农民致富
  
  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王静红无论走进哪个村,哪个屯?她都把农民当做自己的亲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但凡她能帮得上忙的,总是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渐渐地与广大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事就找王三姐”成为当地许多农民的口头禅。
  2009年9月的一天下午,王静红深入农户调查返回途中,突然接到七里乡一位村民打来的电话,对方用焦急而怯弱的声音说:“您是王经理吗?我是长治村的陈建民,我妈突然病了,挺严重的,想送医院没有车,你能帮帮我吗?”
  王静红在电话里一边安慰陈建民,一边调转车头往长治村赶,一边又打电话和医院联系。在很短的时间内她把病人送到了医院,到医院后她又跑前跑后,联系医生、安排病房,等一切安排妥当后已是深夜,由于陈老太得的是急性肺炎,加之送治及时已转危为安。
  这种场面只是王静红对农民倾注感情的一个缩影。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王静红还经常将家中的衣物、孩子的自行车、书籍等赠送给困难的农民,多的可以说数不清。乡镇政府组织的敬老募捐、希望工程、扶贫帮困等活动,她都要慷慨解囊,一次也拉不下。
  王静红所服务的三个乡镇有一个吉舒村,这个村地处山区,农户地少、仅靠种植业虽能解决温饱问题,却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发家致富。为帮助该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2009年年末的一天,她找到舒兰市经济局小企业中心主任陈良商量门路,经过多次研究,陈主任认为在吉舒村开展绒山羊养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王静红一听乐了,立即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吉舒村的农民。为开阔农民致富的视野,打消农民“不挣钱还要搭上路费”的顾虑,2010年6月,王静红自费出钱带着该村村民武淑英、宋亮等人到辽宁本溪绒山羊绒毛总公司实地进行考察。经过一番洽谈,村民武淑英一次购回绒山羊60只,目前养殖情况良好,预计到年底每只羊可实现净利润200多元,全年可实现增收12000多元。三年来,王静红还为平安镇永平村223户农民贷款445万元,用于种、养殖业和发展多种经营,经测算2010年该村可实现增收100余万元,贷款农户户均增收4400余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几百户农户发展起了多种经营。
  针对农村金融知识匮乏的实际,王静红从农行服务“三农”政策、金融知识普及和产品应用等方面入手,最少每天走进三个村、屯对农民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对产品使用进行手把手辅导。仅2009年一年,王静红就发放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手册上万份,为农民办理电话银行952部,为5457户农民办理了惠农卡,惠农卡对当地农户的覆盖面达到76%。通过广泛宣传,不仅方便了农民,普及了现代金融意识,还降低了成本。
  
  傻——舍了小家顾大家
  
  2008年12月下旬,天气嘎巴嘎巴地冷,为避免春节过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们纷纷申请贷款用来购买储备农用物质。数九的舒兰最低气温已降到了零下37摄氏度。为尽早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主静红开着车整日奔 波在冰天雪地里。一天,王静红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并发现尿中带血。为了不影响工作,她顾不上到医院检查,更没有告诉老母亲,仍然不分白昼地穿行在农村的家家户户。半个月后,她的病情恶化,尿血一次比一次严重,导致严重贫血,有一次差点没晕倒!朋友杨晓莹见她脸色苍白,再三追问病情后,坚持将她送到医院,经初步诊断为宫颈癌,医生建议王静红住院观察并做进一步治疗。可王静红考虑到正是放贷的节骨眼儿,还有90多户的农户贷款没有放出去,如果就这么住院,贷款的农户上哪里找我去?想到此,王静红说啥也不同意住院,硬托着虚弱的身子走出医院。
  有几名村主任得知王静红生病的消息后,都相继前来探望,并催促她必须住院治疗。开原乡薛家村村主任林英动情地说“三姐呀!身体要紧,我们村民晚用两天钱不打紧,你可不能为了我们老百姓连命都不顾啊”。
  王静红却倔犟地说:“现在,我手头上还有那么多农民等着拿钱买生产资料,万一我的病情很严重,我一撂手,他们的贷款不就全耽误了!”王静红听不进别人的劝说,硬是拖着病体坚持把贷户的贷前调查搞完、直到贷款发放完后,她才返回医院接受复查治疗。庆幸的是,王静红得的是肾盂肾炎,医生说是由于长期在冰冷的环境下工作所致,再加上治疗不及时,王静红的病留下了后遗症,直到目前仍未康复。
  在农户贷款发放中,王静红始终坚持原则,切实为农民着想,将每一笔贷款都用在刀刃上,做到笔笔见真情、款款有效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11月的一天,平安镇永平村四社贷户王国庆自驾摩托车与货车相撞不幸身亡。王静红得到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王国庆家中,帮助王妻跑前跑后料理后事,当地许多参加帮忙的村民都误将她当成了王国庆的亲属。处理完后事,王静红又多次到王国庆的家中探望。在一次攀谈中,王国庆的妻子想到自己痛失丈夫,自家在农行的贷款又已到期,生活前途未卜,不禁痛苦流涕。都是女人,看到王妻这么可怜!王静红也禁不住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她告诉王妻,自己也离异多年,现在一个人带着孩子和老母亲在一起,生活也很艰难!所以她非常理解王妻的处境,现在王国庆没了!今后有什么困难就尽管说,只要能做到的,我当妹妹的决没有二话。听了王静红的话儿,王妻深受感动,一时间两姐妹哭成了一团儿。几天后王妻将到期的贷款本息全部归还。一时间,王妻在永平村成了诚实守信的典范。
  
  乐——做农贷资金的“保护神”
  王静红对朴实厚道的农民有自己的情结,但对于不务正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却是冷酷无情。她常说:国家的信贷资金是用来帮助农民致富的,任何人都不能用它来谋私利。有一次,黄泥村杨某担心贷不到款,硬给王静红兜里塞下500元跑了。王静红打电话对他说:“你不要整这事儿,如果想贷款,赶紧把钱取走,否则就是符合贷款条件,恐怕也要泡汤”。没办法,杨某只好悄悄地把钱取走。事后他从王静红手里贷到款后逢人便夸,王三姐真是农行的好干部,她办事公道叫人佩服!
  王静红有位表哥好赌懒做。几次找王静红贷款未果,便做起了王静红母亲的工作,母亲碍于面子出面为表哥说情,被王静红一口回绝。王静红对母亲说:“表哥不干正当营生,怎能从我这里拿走贷款呢?母亲最终明白了是乍回事儿,也支持女儿这种做法。原青松乡(现开原乡)保安村刘某,整天游手好闲,不往好草赶。一次他找到王静红要求贷款被拒绝后,大吵大骂甚至威胁恫吓!王静红顶住重重压力丝毫不为所动,她指着刘某怒斥道:“我管的是国家的钱,放给谁都要按制度办,绝不能因各种威胁利诱让农行服务‘三农’的政策走了样。”看看王三姐这阵势,硬把刘某给震住了。
  王静红服务的区域面积大、路途偏远。为方便农民白天干活,她起早贪黑,与农民打起时间差来,她把工作时间大都安排在清晨和傍晚。因此,经常是天刚一放亮离开家,晚上8、9点钟才离开村屯,回到家后连夜整理调查和信贷资料。对此,老母亲对女儿是既生气又心疼,由于拗不过她,为了照顾外孙子,不得已将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宅院卖掉,搬到女儿家居住。对此,王静红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愧疚。
  
   尾 声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静红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倾注了心血,也赢得了当地乡镇领导、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开原乡一位农民人大代表在舒兰市人代会上说:“王三姐为农民服务的热情劲儿一般人做不到”。自2007年10月到2010年10月,经王静红手就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549笔,金额3098万元,农户贷款对当地乡镇、村(屯)的覆盖面达到100%。到期贷款全部收回,没有一分损失
  由于王静红的突出表现,2008年至2009年她先后被吉林市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被农行吉林省分行评为“十佳农贷标兵”和“十佳员32”、被农业银行总行评为“农户金融业务十大标兵”等。2008年她还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面对这些荣誉,王静红只说一句话;“放到谁,都会这么去做。”
  莫道山高水且长,风物长宜放眼量。稳步前行的农业银行“三农”事业,正在前面召唤着王静红。
其他文献
陈学江,现任敦化市黄泥河镇双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顾几年的创业之路,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村干部,酸甜苦辣,感慨万千。他是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人,太多的人给了我信任、鼓励和支持,这也是他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迎接挑战的不竭动力。  党的惠民好政策,圆了我的大学梦  1982年,陈学江出生于黄泥河镇双泉村永胜组,那里知识匮乏,信息封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由于家境原因,2003年高中毕业后,结束了
期刊
2006年8月5日,一位柔弱、纤瘦的农村妇女,信心百倍的从外地花15000元购进10组(两雌一雄为一组)种貉,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也让不少好心人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这位敢做“吃螃蟹”的大胆女性就是,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向海村妇女王国艳。  那年王国艳28岁,丈夫在某单位供职,月收入在千元左右。由于收入偏低,家庭生活过得可谓仅次于一般,只能在温饱线上徘徊、挣扎。  争强好胜、不甘清贫的王国艳,苦苦寻求
期刊
这是一对新时代的小夫妻:丈夫刘海宇,出生在刘家镇腰岭子村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妻子李欢毕业于黑龙江商业干部学院,2006年他们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成为黑土地上原生态生产模式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依靠电脑网络知识和学到的农科知识搞生态循环养殖,用鸡鸭粪便做鱼饲料,创建生态养鱼场,年收入15万元以上。面对今天的成绩,回首当初的选择,他们无怨无悔。正向夫妇二人所言,是家乡为他们提供了建功立业
期刊
他,是从松嫩平原走出的作曲家,黑土地是他成长的摇篮,松江水是他创作的源泉;  八十年代,他创作的《大姑娘美大姑娘浪》风靡大江南北,在全国掀起了—股强劲的“东北风”;  九十年代末,电视片《农家十二月》系列歌曲再一次让我们领略了他的音乐才华;  2002年,随着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他创作的主题歌《只求无悔过百年》和《圆梦》家喻户晓,使他越来越受到国内音乐界的瞩目。  他,就是著名作曲家杨柏森。 
期刊
     
期刊
四平市林业局结合林业建设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年的林业宣传信息工作。    一是争取媒体支持。  继续保持与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信息载体和相关网站的密切联系,就林业建设的重大工程、重要工作的进展邀请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报送高质量的信息,提高林业宣传信息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扩大外宣工作。  充分发挥市林业局记者站的作用,联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四平林业独具特色的亮点工作、先进典型和宝贵经验
期刊
因为入冬以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连降大雪,保护区内的鸟类和有蹄类野生动物出现觅食困难的实际情况,1月11日,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组织百余名管护职工为生活在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投放畜牧盐、稻谷、玉米等食物,全力确保野生动物安全越冬。  此次行动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在救助行动开始前邀请野生动物专家根据野生动物分布、栖息和迁徙情况,对投食点的设立进行了科学安排,要求将大型野生动物投食点
期刊
“辽河半岛”项目是辽源柏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柏美公司)开发的四期中高端楼盘。2007年,柏美公司在工商银行取得5000万元开发贷款,并于当年开始预售,一期楼盘按揭贷款由工、建两行受理。该行于2009年7月,在一期销售接近尾声之时,与该公司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并受理房贷业务。在银企合作当中,该行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细微之处作文章,将细小的工作做精、做实、做出成效。经过半年多的合作,银企双方建立
期刊
2011年1月12至1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李德辉同志一行三人到农发行延边州分行所辖部分贷款企业进行调研。  李德辉一行重点走访了珲春市政府和农发行延吉市支行、农发行龙井市支行。在珲春市政府重点听取了主管市长关于土地整理储备情况汇报;在龙井市支行听取了海兰河综合治理项目贷款情况介绍;在延边州食品产业园区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产业园区基本概况、发展前景、土地使用、入驻企业等方面的汇报,
期刊
在吉林省长春市提起华正鲜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乃至全省也大有名气。  市民:华正鲜肉买得合算,吃起来放心。  华正: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是为了居民吃上放心肉。  农发行:信贷支持企业做强,居民开心、市场平稳、农民致富,做好从土地到餐桌的这个大“工程”,一直是农发行的职能所在。     半壁江山的“放心肉”     每天早晨6-7点钟,标有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华正鲜肉”字样的冷藏车就早已在马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