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V缺乏症1例的特殊护理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血因子V缺乏症,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与凝血酶生成有关的凝血因子缺乏症.本病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其发病的家族往往有近亲婚配的历史.其中杂合子型较多见,杂合子型的因子V浓度均约在22%~65%,临床上可无出血的表现;纯合子型的因子V浓度可为零.
其他文献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为静脉内膜损伤,局部静脉内膜炎,血液高凝状态等.一旦血栓形成,应尽早进行治疗,我院收治96例患者经取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发并发症之一,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首次出血率高达50%~60%,再次出血率为80%[1].食管静脉曲张注射硬化剂对控制急性出血和预防
目的探讨手术前硬膜外注射氯胺酮、吗啡、布比卡因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ASAⅠ~Ⅱ级择期实施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5);Ⅱ组(
患者 ,男 ,43岁。因咳嗽口服自备药头孢羟氨苄胶囊 (欧意 )一粒 ,约 5min后头晕、心慌 ,即刻来医院就诊。查体 :神志清楚 ,面色苍白 ,四肢发凉 ,T 3 5.8℃ ,P10 5次 /min ,BP测不到。立
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前S1含有乙肝病毒与人肝细胞的结合位点,在病毒附着侵入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本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探讨其对判断乙肝病毒活动程度的临床意
自1990年以来,笔者应用安定与654-2联合治疗严重输液反应3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出生后头几天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及时发现颅内出血的早期症状,对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10月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资料,以期加深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宁波地区首发的2例SFTS的临床资料,采
目的调查山东省烟台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双重探针引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