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嗜鳞螨Ⅱ类变应原Lep d2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tingl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害嗜鳞螨Ⅱ类变应原Lep d2对尘螨致敏哮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方法将3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哮喘组、Lep d2治疗组,于实验开始时及实验第7、14天用尘螨提取液对哮喘组及Lep d2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致敏,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激发,连续7 d,第25~27天开始,Lep d2免疫治疗组于雾化前30 min用Lep d2变应原进行免疫治疗,PBS组及哮喘组用PBS进行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最后1次雾化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并进行脾细胞培养。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BALF和脾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5、IL?13及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sIgG2a抗体水平。结果哮喘组及Lep d2治疗组小鼠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症状,PBS组未出现该症状。哮喘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PBS组及Lep d2治疗组肺部炎症较轻。Lep d2治疗组BALF和脾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浓度均高于哮喘组(P均<0.01),但IL?5和IL?13浓度则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Lep d2治疗组sIgE抗体水平低于哮喘组(P<0.01);但sIgG2a抗体水平高于哮喘组(P均<0.01)。结论害嗜鳞螨Ⅱ类变应原Lep d2疫苗可有效减轻哮喘小鼠肺部炎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EN)治疗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合并SMAS的病儿采用EN治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天枢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EN)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方法:将11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EN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病人在EN的
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危险因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299例行PN治疗的早产儿根据是否为PNAC分为PNAC组(n=32例)和非PNAC组(n=267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自主神经活性和肠黏膜屏障的可能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和Dex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SAP组通过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PEG/J)因操作简便、安全、病人耐受良好,是有利于长期肠内营养(EN)的治疗方法[1],但因病人不同的病情和护理条件,常继发切口感染、导管移位或阻
1 临床资料病人,男,76岁,因“反复吞咽疼痛3个月余”入院,诊断为“下咽癌”,于2012年6月2日行“下咽肿物切除±双侧淋巴结清扫和气管切开术”.术后1个月开始留置鼻胃管实施肠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灌肠是治疗UC的有效方法.传统的经肛保留灌肠只对病变局限于直肠、左半结肠者有效,对病变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的病人效果不佳.
目的 评估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在中国肾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治疗中的有效性是否与吗替麦考酚酯(MMF)相当,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
针对目前产品族规划存在的问题,以质量功能配置中质量屋关系矩阵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得到不同阈值产品族组成模块的动态聚类,运用F-数理统计法计算各阈值优劣排序,并
目的:探讨泥蚶多糖佐剂对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泥蚶多糖组、疫苗组、疫苗+佐剂组等4组,每组15只,分别皮下注射100μl 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