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内反应气的化学和热质非同性传递过程特性

来源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孔支撑结构中可起反应的扩散流.本文从传热学角度研究了多孔介质内带有重整反应的化学和热质非同性传递过程特性.分析了多孔介质内甲烷蒸汽重整的动力学特性,根据物理数学模型,并用CFD软件模拟了重整过程,直观的了解了产物沿流动方向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压力,温度以及H2O:CH4比值和多孔介质孔隙率对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以分子氧为氧化剂,以ZrO2为催化剂,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实现了醇的选择性氧化. 苯甲醛、环己酮和辛醛等是相应醇的主要氧化产物.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搅
提出了基于波叠加法的patch近场声全息技术(PNAH).该方法首先通过线性叠加在振动体内部"虚置"的若干不同强度的简单源产生的波场来拟合实际声场,实现近场外推,然后采用计算简
提出一种有限混合模型对无监督文本聚类的广义方法.它将特征对各混合成员的相关性作为隐变量引入混合模型,在一个统一框架中完成混合模型的模型选择、特征选择以及参数估计.
从官修正史、方志和历朝纪事本末、区域气象灾害年鉴等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关于陕甘宁交界地区(元前期陕西四川行省的西北部以及元后期的陕西行省和甘肃行省的交界地区,主要包括宁夏府路、河州路、巩昌路、奉元路和延安路之间的部分)的水涝、干旱等气候信息共240余条,利用湿润指数法、旱涝灾害定级法对其干湿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8-1369年期间,陕甘宁交界地区气候总体以干旱为主。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的比例为
超图H的全着色是指同时给图中的顶点和超边进行着色,使相关联或相邻的元素间着不同的颜色,满足这一条件的最少色数就称为全色数,记为χT(H).超图的全着色又可以分成弱全着色
建立了一个描述纵向脉冲放电的Ne-CuBr紫外激光的动力学模型,数值计算了实验中主要参量对激光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激光输出特性随缓冲气压、工作温度和激光管口径之间的变化关
采用变分方法对于二维矩形光子带隙结构中X点孤子的耗散以及相干作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对由作用量原理得到的孤子参量联立方程组的分析可知,除了耗散作用导致孤子的幅度
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母体遗传算法(single-parent genetic algorithm,SPGA),通过对母体团簇实施两种不同的变异操作对结构进行优化,给出了分子团簇结构优化的算法
提出了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比例-积分-微分(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器的连接权值,从而实现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及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改进的遗传算法优于基本遗传算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较高光提取效率的双光栅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它在传统光栅发光二极管的有源层的下表面增加了光栅结构,提取出原本受限于全反射的光,获得了更高的光提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