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阶梯目标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改变职校生“语文学习习惯太差”的现状,应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水平,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自主学习阶梯目标,让每一位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沿着各自设置的阶梯奋斗攀登,长期保持一颗上进心,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阶梯目标;语文自主学习;良好习惯;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行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切。”笔者认为,要改变职校生“语文学习习惯太差”的现状,应根据职校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订恰当的自主学习阶梯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前进的目标,都能沿着自己制订的目标努力攀登。要让所有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養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走过任何一所职业高中语文课堂,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精神恍惚、无所事事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被教师抽问,要么一脸茫然,要么不知所措。至于读书时有口无心、不勾不画,已是普遍现象。笔者将著名教育专家、阶梯式学习法创始人程鸿勋教授的阶梯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把听课情况具体分为六级:负一级,上课捣乱;零级,上课心不在焉;一级,有时开小差;二级,专心听讲不走神;三级,积极做好笔记,四级,能边听边想;五级,有创新性思维。任何一位学生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现状,能上升一个台阶就是进步,教师就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心理:别人能上台阶,我为什么不能?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听讲时精神渐渐集中,课堂上也慢慢地能理清思路,上课时心不在焉所造成“视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的现象已大有改观。
  二、培养学生自主自习的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除了上课能认真听讲外,老师课一讲完,她们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的不乏其人,遇到自习课,聊天的、吃东西的、看课外书的……干什么的都有。为此,我指责过、苦口婆心地劝过学生,甚至还想惩罚她们,但都无济于事。把程鸿勋教授的“阶梯方法”运用到自习课中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节自习课之前,笔者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阶梯计划”—即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目标,使其学习任务更加具体。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可减少盲目性,增强自主性,学习效率才能更高。如一节自习课中,成绩好的学生要求自己至少完成十道题,中等生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完成七八道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四道题即可。如果能完成自己制订的任务,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功感,带着这种感情干什么都有劲儿。现在的自习课看到的是学生奋笔疾书的景象,以前吵吵闹闹的现象被如今浓厚的学习气氛所取代,并且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带动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习惯
  除了上课听讲,课余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如果能将这些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势必对教育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主动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此,笔者以预习为突破口,进行阶梯式教学。笔者将预习分为五级:一级,扫清字词障碍;二级,读懂课文的大概内容;三级,能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四级,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五级,能进行仿写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的习惯,疏通了课堂学习的障碍,提高了听课效果,巩固了已学知识,增强了独立性,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局面。
  (二)及时复习的习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示我们,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而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复习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笔者将复习也分为几个等级:一级,根本不复习;二级,学过几天才去复习;三级,对刚学过的知识,能及时复习;四级,能“温故而知新”;五级,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以便更好地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
  四、培养学生作文的好习惯
  作文一直是中职生的短板,写作立意不明、思路闭塞、字迹潦草、卷面不洁,信笔所之、敷衍了事的状况相当严重。为改善这种状况,笔者将阶梯思想运用于作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其等级可以分为:一级,能广涉博览勤观察;二级,能精思慎索编好提纲;三级,能—气呵成不迁延;四级,敢破常规敢创新;五级,标点正确,格式无误,书写准确。最好能养成坚持写作的习惯和写完以后自改三遍的习惯等。
  应当培养的好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查找工具书的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学中运用阶梯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它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攀登更高的台阶,从而情绪高昂,带着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去攀登下一个台阶,由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韩雪屏.语文教育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杨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J].求知导刊,2015(3).
  [5]孟德禄.阶梯教育法—语文教学成功之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6]孟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4).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对从海泥中筛选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6的生长特性及产胞外多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B-1106耐盐度为4g/dL,培养基初始pH7.0~8.0,在淡水及海水培养基中产糖量时间均为96h
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读写有机结合,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从婴儿粪便和药品中筛选到耐酸和胆汁盐的2株双歧杆菌菌种,分别命名为Bi. bifidum WN-04与Bi. longum GB-03. 在pH值2.0条件下培养2 h后再于胆汁盐质量浓度1.0 g/dL的条件下
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是返璞归真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得丰富多彩与鲜活生动的学习资源的重要渠道。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其在融进自然、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语
一次双巷掘进无煤柱开采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确定无煤柱开采沿空掘巷技术方案,采取合理的隔离墙施工方案和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无煤柱开采技术是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不留设保护
塔河油田后期开发面临着储层沟通能力差、低渗透、产能下降等问题,为沟通储层实现增产,塔河油田采用酸压技术改善储层条件。本文介绍了当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和酸压改
采用乙酸酐对小麦面筋蛋白质进行酰化妆性。结果表明:小麦面筋蛋白质乙酰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面筋蛋白质质量分数5%,反应温度35℃,乙酰酐用量为小麦面筋蛋白质用量的15%;乙酰化改性
绘本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利用优良的纸质绘本进行低年级的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低年级绘本教学的策略,尝试通过
对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表明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技术具有直接利用底物、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
【摘要】语感适应性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小学生语感适应性障碍的现状谈起,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感适应性能力的策略: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二是让学生在复述中渗透情感,三是让学生在联想中激活语感。  【关键词】诵读;复述;联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并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