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体对儿童的危害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f0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原以为电视是有史以来最能够让人双眼蒙蔽、心智丧失的高科技产品,现在发现电脑有过之而无不及!
  ——尼尔·普茨曼
  
  家长经常问我:“我的孩子从什么年龄开始看电视最合适呢?”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关键,且关键在于每个家庭如何通过考察电视电脑对自己孩子的帮助及危害分别占多大比例,来做出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决定。本文在这方面将为父母提供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依据,来帮助父母完成这些考察。
  电子媒体在其应用初期并未将对其负面作用的考察作为指导原则。1950年,拥有电视的家庭受到的辐射比从核试验中泄漏的还要多。近期,一些调查者发现,青少年使用手机时,他们的大脑要吸收超过50%的辐射。辐射能渗透进一个5岁儿童头盖骨的一半,因为他们的头盖骨既小又薄。虽然调查学者发现的手机辐射对健康的危害还不足以构成定论(由于还没有实现长期的寿命调查),但辐射与大脑肿瘤,记忆力下降,不规则大脑活动和头痛的潜在联系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由威廉姆斯斯德华(William Steward)起草的一份政府报告,公布了英国政府颁布的一项警示,规定16岁以下的手机使用者只能在非常紧要的情况下使用手机,且必须严格控制通话时间。
  针对电子媒体对儿童的危害的调查研究不在少数。电视电脑的成像都使用电子显象管(当然,现在对健康危害降低的液晶显示屏已经开始普及)。所以它们应该被归为电子媒体一类。“儿童联盟”一项重要的研究报告《愚人之金》将电子媒体对健康危害进行了一个有用的归类如下:
  
  对身体的危害
  △难以主动关掉电视
  △感觉迟钝,视觉疲劳,发育中大脑接受外界各方面的刺激不足
  △体质和视力下降
  △电视散发出的有毒物质和电磁辐射会导致重复性肌肉损伤和肌肉骨骼受损
  △儿童肥胖,缺乏体育锻炼,行为紊乱。
  
  对社会能力和情感的威胁
  △易患上孤僻,脱离社会
  △对电视电脑上瘾
  △儿童游戏的天性被破坏
  △儿童受到强烈的商业冲击
  △反社会性的行为
  
  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大脑组织性被破坏
  △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
  △语言及读写能力被损害
  △注意力下降,无法集中精神
  △世界观狭隘偏斜
  △学习兴趣及能力受影响
  
  道德方面的冲击
  △接触不良影响如暴力,色情导致行为道德下降
  △过量的信息使头脑钝化
  
  为什么关掉电视这么难
  开机容易关机难!原因就在于电子媒体的内容以及它本身的存在形式——屏幕的电子显象管放射出的影像占据了大脑中负责作决定的皮层,所以,儿童自己无法主动关掉电视。
  
  为什么眼睛从屏幕上移不开
  电视电脑都是通过电子扫描成像。无数微小的荧光点在屏幕上构成625条线(在北美国家为525条)被阴极射线管向隔行发射的电子激活。每1/13秒中,电子束就将荧幕上线隔行扫描一次。眼睛接受每个荧光点并传递给大脑,大脑再将这些亮点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重新组合。我们看到的图像就是大脑通过连接所需要的亮点,组合成线,再构成图,就像茶叶过滤器那样。
  荧屏的亮点每秒扫描30~50次,盯着荧幕看会造成视觉系统疲劳,因为眼睛和知觉大脑每秒只能记录不超过20次的视觉刺激。“有点跟不上”电子扫描的节奏的感觉就是这种“眼睛粘到屏幕上”所带来的机体反应。
  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房间里,电视开着,但节目内容对你来说没什么意思,同时屋里另一个人在做着其他的事,但他的目光仍不时地被电视吸引过来。
  
  “看电视是种知觉层面上的梦游”
  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福来德·艾默利和玛丽莲·艾默利(Fred and Merrelyn Emery)提出了另一种无法或很难主动关掉电视的原因。他们相信显象管发散出的一种特殊的光线能够造成大脑活动的“中断”。人类的神经系统无法识别或处理这种光线。原因有二,首先,屏幕光线是放射性而非照明性。其次是屏幕图像不停闪动,忽明忽暗。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物体本身不发光,是通过反射照明光源使其可见。但如果我们盯着光源本身看,就会看到高强度的放射光线。艾默利夫妇提出人类的感知系统进化到目前只可以接受照明性而非放射性的光线。由于进化过程没有完善人类对放射光线的视觉反应,所以我们的身体就拒绝处理这种光线。
  导致大脑活动中断的第二个因素是频闪的光线——大约每秒50到60次。这种快速的闪烁使人产生“习惯”——大脑适应了这种光线的跳动后视线就被抓住了。于是人们就盯着屏幕不放了。
  上述电视机独特的放射性光线使大脑活动中止的论点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看电视的时候好像被“催眠”了一样。留意观察盯着电视看的人,会发现,他们的头眼都固定不动,只有眼珠有轻微的活动,吸收进整个屏幕,而且几乎不在它的聚焦范围内。相反,我们正常看东西时,眼睛在不停地活动并聚焦,显示出有意识的注意力集中。而“痴呆状”的电视观看者可以理解成为处于昏睡,半意识或有意识的做梦状态。观众在电视前只是勉强醒着。
  赫博·克拉格曼(Herbert Krugman),后来成为美国康乃狄格州通用电器的舆论调查科总管,深入研究了大脑在观看电视时的生理反应。他发现每30秒钟脑电波就从BETA波形变成ALPHA波形一次。BETA波形表示灵敏而清醒的注意力,而ALPHA波形则表示注意力不集中,不够专注,也就是发梦的潜意识和精神上的漫无目的。克拉格曼惊异于人们看电视时ALPHA波形高频率的出现,而读书看报时,主要是表示警觉,专心及有意识的BETA波形出现。
  克拉格曼的另一个试验中,他让十个孩子观看他们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旧金山州立大学的艾瑞克派博(Eric Pepper)博士在试验之前就猜测既然孩子们被节目吸引,他们的脑电波将会在BETA和ALPHA之间波动。然而,试验结果却是“孩子们的脑电波几乎全程处于ALPHA状态。这就是说,他们看电视时并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精神并不集中,也没有任何反应,他们只是从周围世界隔离开了”。这种现象得出的一个解释是,电视“关闭”了负责逻辑思考的左脑,让右脑敞开地吸收任何进入的影像。
  在人们观看电视时,没有筛选力的右脑能够畅通无阻地工作。克拉格曼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可以看出右脑对电视的回应基本上是持续不断的,这跟阅读印刷制品的反应大相径庭。毫不费力地将大量信息而非思想传递给观看者的交流媒介。”
  艾默利夫妇同样认为看电视会导致警觉力下降,惰于行动。
  以上的论述也许能够很好地说明为什么对于电子媒体开机容易关机难。
  在克拉格曼的研究中发现,孩子远远比大人易受影响。他们对电子影像毫无屏蔽地敞开,因此很容易陷入媒体诱导的“隔离”状态。其次,如果电子媒体确实会占据大脑中“做决定”的区域,孩子们则根本无法自己关掉电视,也就是说这是父母需要帮孩子关掉它。
  一言蔽之,父母能够通过采取一些行动给自己的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童年生活。在一个科技主宰、媒体横行的世界中,我们并不是孤立被动的受害者,我们能够担负起责任,保护孩子不因过度地使用电子媒体而受到“显示屏文化”的毒害。
其他文献
根据典籍,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得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因而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
期刊
关于饮用什么样矿泉水更有益于健康,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矿泉水的身影,各种品牌遥相呼应,有的还打着各种健康保健的旗号做卖点。那么,矿泉水到底是何方神圣,怎样才能避免买到质量不合格的矿泉水呢?  矿泉水—— 好喝但不能常喝  矿泉水是指来自地下水深层流经某些岩石的地下水。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能参与人体内激素、核酸的代谢,应该说是人体所需要的保健成分,但对其进行生理化学研究
期刊
药膳与食疗的起源和发明无从考证,但是医圣扁鹊与食疗却在案可查。  我国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简子疾,五日不知人……扁鹊入视病。居二日半,简子寤……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今邢台内邱县城西60里)。”  扁鹊带领其弟子来到自己的封地—邢州中丘蓬山。蓬山高峰林立,古树参天,漫山遍野的珍贵药材,使扁鹊乐而忘返。然而那时的蓬山人,身居深山不识宝,只相信神婆巫医,不相信自己山上的一把
期刊
时值盛世,物质丰富,国泰民安,人们应该幸福快乐。但当下的人们,往往很多时候“乐不起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在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诱惑,从而容易让人们在得失之间不知所措,人们的追求越发地不容易得到满足。“不快乐”像一剂毒药,可以让人的心身健康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怎样才能做一个“排毒”英雄,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我们不能给读者一个标
期刊
扁鹊是我国古代(约公元前5世纪)的伟大医学家,他与大约同时代的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年)齐名而享誉世界。  扁鹊以其在发展祖国医学,尤其是诊断学方面的非凡造诣和创造性贡献,以其精通内、儿、妇、外、五官学科和针灸、熨治、汤液、推拿等方面的精湛技术,被人民尊为医神。他代表了当时中国医学的最高水平。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医学的代表人物,以其在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倡导医学道德
期刊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伏羲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伏羲创造了八卦和九针。《易传》说:伏羲统治天下,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
期刊
2013年底开始,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悄然出现,目前,疫情正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肆虐。据新闻报道,疫情形势仍然很严峻,根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疫情仍在蔓延。鉴于疫情严峻,世卫组织发布了埃博拉疫情响应路线图,明确提出在6至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传播,防止国际扩散,埃博拉病例最终可能会超过2万人。  西非埃博拉疫情可能会“失控”,“阻止埃博拉传遍非洲并在接下来数年里威胁全
期刊
有人称它是“正义之师手中的武器,可以惩罚坏人”,也有人说是它“让暴民得以通过隐私侵犯方式,公开诽谤和羞辱被他们选中的人”。  不管怎样,这种独特的中国网络现象被称为“人肉搜索引擎”,网民以博客为基础追捕所谓的“社会渣滓”。11月份的“最新牺牲品”是地方政府的一位中层官员,他因此丢掉了工作。  被指猥亵一位小姑娘的林嘉祥(曾为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发现自己的名字、地址、电话号码以及工作地点,
期刊
不论季羡林先生本人如何辞“大师”,辞“国宝”,但实际上,在当下这种社会氛围里,季先生就是大师,就是国宝,就是“人瑞”。  这原本没什么奇怪,像季先生这样学问如此好,名气如此大,性格也相对温和,比较配合相关方面的高寿老人,他受到怎样的礼遇都是正常的。然而,如果有一天,尊崇季先生的我们突然发现,被当作“国宝”和“人瑞”的人,却连一个普通人应该享有的权利,都在一种无限的捧抬中被虚化,又会作何想呢?  这
期刊
成长过程的转折点是当你发现你内在的力量会战胜一切伤痛,而读书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生命四元素》  占星与心理学  史蒂芬·阿若优/著  胡因梦/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