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山西80年历程中若干“第一”(七)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首台带有侧挂小车的大型桥式起重机
  
  1993年10月,我国第一台带有侧挂小车的大型桥式起重机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试制成功。检测结果显示,该先进设备满足了设计要求,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为我国桥式起重机填补了一项空白。该起重机由大车运行机构、桥架、手机室、电缆滑车装置、400/150吨主小车、400吨平衡梁吊具、25吨悬挂小车和电气设备等组成,具有设计先进、布局紧凑合理、起吊平稳准确、调试操作灵活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
  
  全国首台钢制空冷散热器
  
   1993年10月12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内首台钢制空冷散热器在山西电力设备厂研制成功,为解决我国因严重缺水而制约火力发电厂发展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同时填补了我国火力发电厂节水技术的一项空白。
  
   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数控弯管机
  
  1993年,由山西长治锻压机床厂和英国ADDISON机床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DB275CNC弯管机,通过了机电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冷变三维全功能数控弯管机,是锅炉、汽车、船舶、机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行业加工管件的理想设备,各项技术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山西第一批进行现代企业
  
  制度改革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1994年1月,中共山西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确定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是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和破产。根据上述精神,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全省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方面,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30个试点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6年又扩大为60家。截至1997年底,这60个试点企业中有50家完成了改制。其中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9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25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13家,被兼并的2家,整体出售给职工的l家。在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13家企业中,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大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股票先后上市。
  
   山西第一家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村级企业集团公司
  
   1994年1月29日,山西省首家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村级企业集团公司,在清徐县赵家堡村成立。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包括4个暖气片分公司下属的14个生产厂和1个运输公司。
  
   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赵雪芳,1937年生,1959年入党,生前系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主治医师。她热爱本职工作,勤勉敬业,医术高超,先后为2万多名患者解除痛苦,抢救多名危重病人。特别是身患癌症后,她舍生忘死,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仍强忍疼痛、争分夺妙、坚持战斗在岗位上,把一个白衣战士的情和爱,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1994年4月她荣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我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1994年、1995年她分别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评为“全国十大女杰”。1997年6月20日,她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5月31日病逝。
  
  山西第一个被国家命名的科技先进县
  
  平定县依靠科学技术,狠抓星火计划,实施把科技输入资源加工过程,形成煤化工、钙化工、硫化工、磷化工及农副产品加工5个产业链,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平均增长贡献份额达到68.31%,1994年,成为全省惟一的被国家正式命名的科技先进县。
  
   山西省首届党史优秀图书评奖活动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45周年和中共山西地方组织创建70周年,检阅全省党史工作机构成立13年来的征研成果,总结党史征研工作和编纂党史图书的经验教训,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从1994年初开始至6月份结束,组织了全省首届党史优秀图书评奖活动。全省参加评奖的各类党史图书有500余种,共评出特等奖图书12种、一等奖图书20种、二等奖图书30种、三等奖图书79种。
  
  全国最大的杨树基因库
  
   1994年7月8日,怀仁县金沙滩建成全国最大的杨树基因库。该基因库是山西杨树局与德国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开展的杨树育种合作项目,从1984年开始实施,已收集杨树优良品种900多个,包含了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杨树。
  
  全国首台移动选煤机
  
  1994年10月,由山西省煤炭进出口总公司和原平矿山机械厂共同开发研制的国内首台YXM--100型移动选煤机,在阳方口煤站正式投入运行。该选煤机集筛粉、破碎、拣矸、除铁、计量于一体,可移动,每小时加工煤炭100吨,是一种理想的精选出口煤炭的机器,是出口煤矿(站)在煤炭精加工传统固定永久型模式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改变了过去煤台拣矸除铁耗资费力、见效甚微的历史,开创了我国深加工选煤机械的先例,填补了国内空白。
  
  全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
  
   1994年,山西省长子县的青椒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产量突破1亿公斤,户均收入突破1万元,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与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
  
  中国第一座皮影艺术博物馆
  
  1995年6月8日,中国第一座皮影艺术博物馆在孝义市落成。馆内收藏有山西、河北、甘肃、四川等地的皮影4000余件,木偶近1000件,皮影剧本180种和皮影戏的成套乐器。同日,《中国皮影》邮票首发式在孝义市举行。
  
  全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特大钢铁联合企业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厂家和惟一批量生产电工纯铁的厂家,年产钢160万吨。在1995年度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中,太钢排第69位(在冶金行业排第12位);据英国金属会刊1995年世界特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队,太钢居第80位。
  
  全国最大的炼焦煤产地
  
   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是山西省西山矿务局(现名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该矿位于距太原市城区15公里处,探明储量为181.4亿吨。到1995年底,该局累计向国家提供原煤3.18亿吨,精煤6813万吨,精煤居全国产量榜首,实现利税21亿元,煤炭销售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成为闻名全国的炼焦煤特大型煤炭企业,并跻身全国“国有企业500强”。
  
   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县
  
  山西省临县把发展红枣作为全县人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1995年,全县红枣总产达到6500万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县,仅此一项,全县人均收入260元。
  
  全国日用洗涤剂行业的最大企业
  
   成立于1948年、拥有130Km2盐湖资源的山西运城盐化局,早年即成为我国最大的无机盐工业基地。1996年4月,同陕西省西安日用化学工业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2000年,该公司已具有120万吨的元明粉生产能力,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45万吨的洗涤济生产能力,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15万吨的硫酸钾生产能力,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为中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日用洗涤剂等生产基地。
  
   全国第一套氯丁橡胶冷冻凝聚装置
  
  1996年5月1日,山西云冈有机化工集团公司自行研制、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中国第一套氯丁橡胶冷冻凝聚装置带料试车一次成功。它标志着中国氯丁橡胶冷冻凝聚装置的科研与制造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山西第一条高速公路
  
  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等级汽车专用公路。它西起省会太原,东至省界旧关,全长144公里,,总投资28亿元。该路于1993年5月开工建设,1996年6月15日竣工通车。该路全长仅144公里,就有122公里穿行于太行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需建大小桥梁78座,涵洞363个,筑护坡71万平方米,挖—条高速公路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特长隧道,建—座全国最大的城市立交桥。它的技术难度也很大,全线仅技术攻关项目就达10多个。但突出的难题是资金短缺。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和带动下,全省党政等干部职工解囊捐助。一时间,省外捐款和鼓励也纷至沓来。交通部、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大力支持,所需资金全部得到落实。太,日高速路要穿越10个乡镇、18个行政寸,共需征地1.26万亩,拆迁房屋5.3万平方米。沿线的太行人民,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那样,主动拆新房、献粮田、破果园、迁祖坟,再次付出高昂代价。3万名建设者顶酷暑,战严寒,劈高山,填深沟,打隧洞,架桥梁,用智慧、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创造了工期短、投资省、质量优(获国家“鲁班奖”)的奇迹。太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加强了山西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联系,对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夕岍放,推,动山西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待续)
其他文献
山西第一部大型民间歌舞—嘲《黄河儿女情》    1987年7月,山西省歌舞剧院排练出的大型民间歌舞《黄河儿女情》,参加了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的第五届华北音乐舞蹈节,引起轰动,被音乐、舞蹈界誉为音乐舞蹈节期间最好的一台节目。回省后演出,在省城引起更大轰动。在8月举办的省首届民间艺术节上,《黄河儿女情》被安排进行了首场演出。演出一结束,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此后,连续17天演出24场,场场满
期刊
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产地    山西省大同矿务局(现名同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被称为“煤海”。煤炭储量为375.8亿吨,所产煤炭供应着全国1500多个企业,3700多家用户,并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该矿务局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提高生产质量,多年来,年产原煤量和外运煤炭量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典型    1996年12月2日,山西省第一
期刊
一、《辞海》1979年版“雷锋”辞条原文:  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人。出身贫农家庭,父母兄弟受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地主和资本家的迫害相继惨死,他七岁成孤儿,在穷亲戚的帮助照顾下生活。1949年解放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被送人学校读书。他刻苦学习,并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斗争。1950年高小毕业后,在该乡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望城(现长沙县)县委当通讯员和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
期刊
山西第一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1984年4月2日,山西省首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太原召开。1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其他省市的代表150人参加了会议。这次洽谈会,山西同外商及港澳企业签订了43项合同,引进生产线6条、各种设备193台(套)。     全国最大的中外合作经营的露天   煤矿——平朔安太堡霹天煤矿     1984年4月29日,我国最大的中外合作经营的平朔安太堡
期刊
告别南洋     马来西亚归侨、太原南城区离休干部蔡明训,人称“南侨之宝”。他是1939年从马来西亚回国参战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的成员,也是迄今山西省惟一健在的“南侨机工”成员。  蔡明训,原籍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墩子寨村,1917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5岁时,因不愿充当国民党打内战的炮灰,同几个客家乡亲一道,飘洋过海,到南洋谋生。最后落脚在马来西亚柔佛州距离首府新山不
期刊
江口反“围剿”     1932年5月10日清晨,金维映兼任政委的新编独立团,在她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奔赴赣县的江口。  金维映这一次率独立团出征,是奉了江西军区总指挥陈毅的命令,配合主力红军反击国民党军队入侵中央苏区,目标是把入侵赣县的敌人打出去。赣县是游击区,和于都县紧邻,也是中央苏区的西大门。敌人人侵赣县的目的在于中央根据地。如果不把敌人赶出去,敌人就会进一步入侵于都,然后直达首都瑞金。这一战
期刊
暴露身份:一个小插曲     1948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的第二年,毛泽东想就中国革命和时局的问题亲自与斯大林面谈。  这一年的4月,胜利结束了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和部分中央机关人员到了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后,便着手准备访问苏联之事。当中共中央致电斯大林征询其意见时,斯大林答复: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在此战争的重要关头,不便离开中国。如果确实有重大问题需要商谈,可以派一位政治局
期刊
1940年     邓小平领导的三大建设,使根据地走上了巩固发展的道路;百团大战中太行军民英勇奋战,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  1940年4月11日,北方局在太行区的黎城县城召开太行、太岳、冀南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统一领导太行、太岳、冀南3个战略区的太行军政委员会,由邓小平任书记。  会议的第二阶段转移到黎城县北社村大庙中,参加人数扩大到各地委书记和太行区的县委书记一级,邓小平代表北方局就
期刊
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个反击战——上党战役  日本投降后,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但又迫于当时对其独裁内战政策极其不利的政治、军事局势,只好一面假惺惺地与共产党进行重庆和平谈判,一面却对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重庆谈判期间,阎锡山即奉蒋介石之命,以五个师的兵力,由临汾、浮山、翼城出发,抢占我解放区长治地区(古称上党)这一战略要地。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军区部队3.1万余人
期刊
三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山西的改革和全国一样,首先从农村起步。到1983年底,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成为全省农村生产的基本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4年,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