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课堂问题行为要对症下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注重情感沟通。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6 -01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熟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最根本的也是最困难的是二者作为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触摸。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的进展和教育目标的完成。所谓 “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考察当前的课堂,我们悲哀的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课堂达不到和谐课堂的标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不得不花费相当的时间组织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课堂虽然安静下来,但是被制止的学生心情却很不平静,其他的学生也会因此产生惧怕的心理。这给预设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设置了障碍,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即师生情感对立,关系紧张,使问题行为变本加厉,当然,不可避免的是有时还可能造成教师自身的难堪,出现“下不了台”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及人格魅力等,有的甚至会给学生的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另一方面,也缩减了教师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可能造成教师在计划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再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一人害病,全班吃药”,一定会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学生知识输入过程受阻与中断,严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因此有可能导致全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对抗。
  当然,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涉及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等多个维度。但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总结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并走访了十位同事,了解他们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扬长避短,再结合实际,拟定了十种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有效调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课堂。
  1.信号暗示法。在课堂上.学会运用眼光、面部表情、手势,或摇头、叹息、小声咳嗽等传达出一种教师已发现学生问题行为且示意其修正的信号。
  2.提高兴趣法。发现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滞,多数学生是被动应付教师的要求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或是加强教学的生动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提问示意法。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看样子是在听课而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没听懂或根本不懂却装出清楚的样子;有极少数同学不耐烦,心神不安;有的“南郭先生”在集体回答问题或朗读时善于蒙混过关等。为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及时提出一些简单问题,让上述这些学生复述或解答教师讲过的个别简单的内容或重复教师刚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专心听讲,提高教学效率。
  4.诱因消除法。对分散学生注意的书籍、玩物可暂时拿掉,以消除诱因。对上课爱在一起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可调整座位,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可安排在靠教师近的位置,便于提醒和控制。
  5.幽默转换法。对问题行为,不采用贬抑性的训斥,而是用适当幽默的言辞来提醒学生。没有恶意的“批评”有利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即刻转变。
  6.因势利导法。巧妙地把环境中干扰因素变成有利于教学的情景,既顺应了孩子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来,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
  7.旁敲侧击法。不正面批评,而是在给以“面子”的基础上,巧妙地把问题行为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既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行为,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真可谓自然天成。
  8.批评中止法。有的问题行为影响甚大,又不是一般的暗示或提醒可以解决的,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
  9.自行消退法。对某些问题行为,如果停止给予鼓励,即使不使用惩罚手段,也会使其逐渐减弱并趋于消失,许多教师采取不理睬、不赞许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问题行为自行减弱或消退。
  10.劝离课堂法。当学生因各种原因,情绪激动、怒不可遏时,教师可劝其离开课堂,待情绪稳定后,再予以处理。但必须让学生明白离开课堂并非惩罚手段,在他需要回课堂时,应允许回到课堂。
  当然,在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过程中,预防是基础,控制是关键,矫正是补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难题,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掌握技巧,认真解决,构建和谐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生物教学新课导入,授课语言,结课方法等艺术化策略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和总结,对中学生物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艺术化;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7 -01   生物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若能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多种理论
摘 要:应从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设计、气氛营造、小组探究、教师的理念更新等方面,提升物理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物理教学;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1     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
摘 要:  本文试图从激情感染法、归纳总结法、迁移结束法、设置悬念法等探索思想品德课的结尾,从而让品德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关键词:激情感染法;归纳总结法;迁移结束法;设置悬念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2 -01   托尔斯泰说过,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既要有先声夺人的开头
摘 要:本文辩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利与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0 -01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得力助手,它不仅辅助教师传授知识,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英
摘 要: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写作;方法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2)22-049-2  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
摘 要:本文是从当前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来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里进行诗歌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读;想;悟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8 -01   当现代人在享受成功与喜悦时,当现代人在为人生的失意而灰心丧气时,走进中国诗歌,与古人对话,去寻找人生的知音,让生活充满智慧。生活中是如此,语文诗歌教学中更应该是如此。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吸引优质生源,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小班化的教学尝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得到增强和增加,但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会影响到课堂的人气。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调控课堂气氛呢?这是我开始小班化教学以来一直思考和
摘 要: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从当前词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出发,从词汇知识、词汇巩固、词汇策略三方面来探讨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新课程;现状;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7 -01   一、引言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强调词汇学习要结合表
这天深夜,我终于做完全部作业,又困又累,一头倒在床上,正准备美美地睡一觉。突然,一个讨厌的家伙飞到了我的耳边,“嗡嗡嗡”的声音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我挥挥手,想把这只讨厌的蚊子赶走,可不一会儿,它又飞到我的脸上跳起了舞蹈。我忍无可忍,打开灯,决定和它来一场“人蚊大战”。   可它在哪呢?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正停在床头上。我悄悄拿起床边的扇子,用力向它拍过去,没想到它竟扭着屁股从扇子边逃走了。过了一
摘 要: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安静中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幸福。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阅读的安静,还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安静中体会阅读的幸福。  关键词:语文阅读;安静;常见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24-1  毕淑敏说,阅读是一种孤独。是的,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安静中才能真正体会阅读的幸福。  那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