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伟国:北上突围 缔造餐饮王国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香港的美心,很多内地人都不陌生,“中外合资第一家”、美心月饼,都是美心的招牌标签;而对于香港人来说,美心与他们的联系很直接:酒楼、饼店、餐厅、快餐店、酒吧……760多家“美心”遍布从地上到地下(地铁)的不同角落,每天接待数十万客人。
  最近,美心宣布了未来目标:2020年成为亚洲最大餐饮集团。绘制这一宏伟蓝图的,正是“美心”的第三代接班人,43岁的伍伟国。
  作为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引路人,他更希望让美心摆脱家族企业的色彩,努力发展多品牌和连锁化经营,探索着打开香港和内地新一代年轻中产阶层的市场。
  新晋接班人的新派概念
  鲜有人知道,接班美心,并将其发展成香港第一大饮食与食品集团的伍伟国,最初的理想却是,“和父亲一样做一名电力工程师,或者叱咤华尔街的金融家。”
  伍伟国在美国布朗大学念的是应用数学与经济,也曾到伦敦经济学院游学,假期就跑去德国、荷兰和西班牙徒步旅行。“我原本决定留在美国,祖父打了一通电话给我,请我回香港接手家族生意,我就回去了。”那年,他21岁。
  被问及为何会被挑中“接班”,伍伟国笑称:“祖父在孙辈中挑中我,或许是因为我‘好吃’。我没有任何餐饮管理知识,但是热爱美食,知道区分食物的好坏,很有热情、耐心,为人亲切,善于与人沟通。后来我知道,做餐饮,亦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生意。”
  回到香港后,伍伟国却先被送去“底层”,送货、跑堂、收银、打杂,每天工作10个小时,整整干了9个月。这段时期,他最大的收获是和公司内部的员工打成一片,员工有什么想法和抱怨,都敢和他讲。
  1998年,香港陷入东南亚金融危机,传统守旧的中式餐饮业受到很大冲击,很少有人愿意花500港元进餐馆吃饭。伍伟国决定推出 MaxConcepts,即一系列新派概念餐厅,形式多元,装饰明亮时髦,菜价适中,一下子对准了年轻人的胃口。当时,公司内一大批上年纪的老员工都提出反对,祖父也不赞成这种做法,这等于改变了美心集团的固有形象,但他还是让孙子放手去做。
  如果说,赚钱与否就是衡量餐饮业是非的硬标准,那么短短一个月就证明了伍伟国的做法是对的,“祖父也开始喜欢上那些餐馆吃饭,祖母还对我说,这种餐厅让她觉得自己变年轻了。”
  向星巴克学“时尚魔力”乐见新一代不识美心
  2000年,30岁的伍伟国成为了香港美心集团的董事总经理。
  同样在2000年,代表着新式咖啡文化的星巴克大举进入中国内地。为降低异地移植的风险,星巴克选择了美心作为投资合作伙伴。
  咖啡对于伍伟国可谓再熟悉不过。小时候,他就跟着爷爷伍舜德到处开会、巡铺、喝咖啡;美心的始祖“美心西餐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盛极而衰,也是通过“化整为零”变身20家小规模的咖啡餐店而重获生机。
  其后,美心进一步成为了星巴克在南中国多个城市的投资合作伙伴。之后的10年,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逐步向美心回购了合资公司的股权;作为交易条件之一,美心现在拥有香港和澳门地区超过100家星巴克门店。
  伍伟国并不觉得可惜。“星巴克作为美心的投资,如有适当的出价,把股份卖回去也合理。”然而,星巴克在中国的迅速成功,让伍伟国深刻领会了国际领先餐饮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魔力”。他感叹:“美心还不是一个国际品牌,如果我们要做到像星巴克们那样,就要比它们做得更多。”
  伍伟国掌舵美心的十几年,他并没有固守美心的基业。从2000年开始,在运营星巴克等国际餐饮品牌的同时,他开始了对美心的新改造。他不但将部分传统的美心餐饮店转型为现代化的经营风格,还建立了数十个新餐饮品牌。这些品牌餐厅装修时尚,菜式多元,菜价适中,直指年轻人市场。“在香港,美心传统门店的顾客并非以年轻人为主;现在美心旗下所有吸引年轻人的餐饮品牌,都不叫‘美心’。”伍伟国说,乐见新一代人不认识美心。
  一些新尝试也让伍伟国交过“学费”。譬如,美心曾趁着HelloKitty的热潮在香港开了多家HelloKittyCafé,开始时顾客如云,但很快就转盈为亏,最终全部结业。这让伍伟国明白,打入年轻人市场并非追逐潮流的简单事。
  各种改造、扩张的经验也用在了美心集团开发内地市场之上。伍伟国说,中国内地大城市的目标市场——那些有着中高档消费能力的,年轻的中产足以支撑美心旗下连锁餐厅的成长。“在香港开店,如果市场调查说大部分人不喜欢寿司,元气寿司就不会在某个地方开店,但中国的年轻人并非如此。”伍伟国说,“对于他们来说,是否喜欢寿司并不重要,但他们喜欢去尝试,因为这是一种时尚。” 在运营中,伍伟国发现中国内地的消费者更喜欢原汁原味的舶来餐饮店,因此他主张把门店“克隆”得越完整越好,否则内地顾客会有山寨店之虑。
  北上之路建立新的连锁餐饮业品牌
  事实上,早在1980年,在邓小平首肯之下,美心就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其经营的航空配餐业务至今仍在中国内地开展。如今的美心,正把美心香港的餐饮业形态移植到内地大城市,这些门店涵盖了粤、京、川、沪、湘、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各种菜系。
  伍伟国说,“自由行”游客通常能接触到美心在香港的各个餐饮品牌,但这只是美心餐饮品牌北上的开端。为了精准“复制”,伍伟国通常要派出港方的高管到内地,这是建立本地化团队的第一步。而且,美心也要确保源自香港的、基本的培训和烹饪的标准能得到执行,这被伍伟国形容为“在香港几乎不需要但在中国内地却必须要做”的另一步。
  “唯一性,可拓展性和可持续性,是这些餐饮品牌在各个城市落地的标准。”伍伟国说,对比起肯德基等连锁快餐企业,美心的扩张面临着更多挑战。譬如,在餐饮业,尤其中菜和西餐领域,标准化是一个难题——地区性中央厨房的建立有利于连锁餐厅出品的标准化,却很可能损害出品的质量;另外,中菜厨房员工的群体特性,也让IT化流程改造等事项变得不容易。
  现在,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化餐饮企业集团,仍是伍伟国的长远目标。他说美心已经走到了一半。在一些环节,他已经有了积极的试验。譬如,元气寿司开发了一个基于智能手机APP应用的排队软件,这样顾客们就可以在手机上听叫号,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在餐厅的门口苦等。
  有些源自内地同行的经验也影响了伍伟国。他曾多次与海底捞的老板张勇共餐,了解这个火锅连锁集团的秘诀。“我发现,海底捞给员工提供宿舍。原来,一起吃住能提供员工的忠诚度,还能更快地进行门店团队的培训。”于是,伍伟国也计划在内地扩张时为员工们提供宿舍。
  在伍伟国看来,餐饮业建立品牌的过程,是一个需求事必躬亲、面面俱到、零打碎敲的过程。现在,他要通过各种规划细微的工作去逐步建立员工、顾客与美心各个餐饮品牌之间的关系。
  “我不能只是复制星巴克,我还要建立新的连锁餐饮业品牌。”伍伟国说,“所以我必须做得比星巴克们更好。”
  “我觉得做人还是要低调,脚踏实地。从前到以后,这都会是我的习惯吧。”低调的伍伟国一贯对外言辞严谨,但他的内地发展计划相当清晰:每年新增大约35到50家餐饮店,这些门店开设在北上广深和杭州、成都等大城市。按照这个速度,三年后美心在内地和香港的餐饮门店总数将超过1000家。
其他文献
年轻美丽的打工妹与上海中学教师坠入情网,不料引出了一连串的命运宕伏:在婚礼前婆婆带着警察将儿子抓走。打工妹不惜众叛亲离为情郎生下女儿,乐极生悲的丈夫坠楼身亡……  这是一桩爱情、伦理、人性交织着撞击法律的案件,法官对具有“身份争议”的“野崽”如何界定?被扫地出门的小女孩在暴风骤雨中能找到回家的路嗎?     奉子出嫁:痴情女众叛亲离为疯郎生崽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打工妹,你真的不嫌弃我吗?”
当人造皮草打败诸多元素成为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时尚舞台的主角,充斥着城市的街头,皮草这一奢华的象征、尊贵的代名词也正式向环保低下了它高贵的头颅。从反皮草、反浪费的高涨热潮,到回收废旧纸制品和塑料瓶制成的时尚服饰,环保已成为当下不变的话题。从印着“我不是塑枓”宣传环保帥手袋到高科技环保材料的研发,时尚圈人士对于环保的探索从未停止,“越环保越时尚”已成为各大品牌争相占领的时尚高地。现在,环保时尚正从欧美
日本奥林巴斯光學工业公司前总裁、英国人迈克尔伍德福德堪称近期在日本最受关注的外国人。这个外来“洋和尚”只上任了13天,就单枪匹马捅开了奥林巴斯20年来隐瞒上千亿日元投资亏损、借助不当并购填埋账本黑洞的惊天黑幕。  去年11月23日,因为10月14日揭发“老东家”隐瞒巨额损失的丑闻而被释“兵权”的伍德福德重返日本。这是他被解职之后,首次回到日本协助监管机构进行调查。  当月25日,伍德福德在出席了一
杨澜这个名字,对于网友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的,在电视中,在书中,在公益活动中,在网上……优雅的形象,睿智的谈吐,杨澜给我们的印象永远是一个阳光的女人、成功的女人。然而,2011年以来,杨澜是非不断,被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门”,参与“演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伪”与“真”战争的较量。  8月22日,正在海外度假的知名媒体人、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澜连发三条微博,谈及中非希望工程中“被
王维基外号“电讯魔童”,是一家上市电讯公司主席,现进军电视界,投资筹办一间新的免费电视台,2012年9月开台。如今,他正积极筹备,以银弹政策招兵买马。矛头直指无线。  香港电视圈2012年出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新年新景象,2012年香港会新增三个免费电视台,分别是李泽楷的NOW、不惜高价夺英超播映权的有线电视及城市电讯。三股新势力,已大张旗鼓展开布局——当中最高调者要数城市电讯创办人兼主席
是什么样的服装能掀起这样的抢购热潮?没错、就是H
“我在‘命运’赋予我的地貌上,搭建我的人生舞台。而这也是我的天堂,虽然很无趣,但很简单,很真实。”蒋友柏在最近出版的中文自传《悬崖下的小道》中这样总结自己。作为蒋家奇特的第四代,蒋友柏聪明、冷静,却又狂妄不羁。他颠覆了权贵后代与家世之间的沉重脐带,他的帅气与背景,在娱乐圈也备受注目。现在的蒋友柏,更喜欢以“生意人”的身份自居。  贵族的少年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次年,蒋家第四代继承人蒋
“共和国脊梁”系列活动于7月10日颁奖。主持人倪萍、老艺术家田华、导演张继刚、评书名家刘兰芳等300多人获评“共和国脊梁”功勋人物、杰出人物等称号。有网友质疑此类评奖活动涉嫌“花钱买奖”。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刘学文说:“共和国脊梁”没有收取费用。而网友刘先明则称,他收到《关于参加“中华脊梁”大型文献首发式暨首届功勋中国系列人物颁奖盛典活动》的邀请函,主办方要求缴纳9800元费用
“私生子”出生后,“私生父”人间蒸发。年幼的母亲带着“私生子”,历尽艰辛才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孩子的生父,然而,这个狡猾的男人使出缓兵之计,出具一纸抚养协议后又玩起了失踪。无奈的母亲伤心地走上法庭,那个男人为了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攻击,却矢口否认长相与他颇为相似的男孩是他的私生子,且拒绝进行亲子鉴定。  没有亲子鉴定,能否认定亲子关系?2006年底,法院独具匠心地运用优势证据规则,锁定“私生父”,审
“潇洒姐”意外成为精神导师  微博上的王潇,人称“潇洒姐”,有10万粉丝。  因为30岁生日的一段语录,“潇洒姐”意外成为迷茫女性的精神导师。  2010年,王潇一篇名为《写在30岁到来这一天》的博文网络点击率超过300万条。博文写于2008年11月3日,这一天是王潇30岁的生日。按照惯例,她总是会组织一批姐们去夜店聚会一起庆祝。那晚,王潇觉得心突然间就沉静下来,她开始回忆自己的那些年——做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