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本院检验科参与河南省临床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项目(2007- 2010年)的检测结果,总结临床凝血试验操作经验,探讨不断提高凝血试验检测水平的方法.方法 本院检验科3个实验室按照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要求,对其4年间发放的60份临床凝血质控样品进行检测.对相关参控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院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参控项目总正确率为95.8%.单项检测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本院检验科参与河南省临床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项目(2007- 2010年)的检测结果,总结临床凝血试验操作经验,探讨不断提高凝血试验检测水平的方法.方法 本院检验科3个实验室按照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要求,对其4年间发放的60份临床凝血质控样品进行检测.对相关参控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院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参控项目总正确率为95.8%.单项检测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正确率最低(91.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正确率次之(95%),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98.3%)、纤维蛋白原(FIB)(98.3%)检测正确率最高.结论 为保证临床凝血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应按照相关规程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如定期校准仪器,优选试剂,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规范工作。
其他文献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融入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在成长的阶段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的模式
目的探讨短暂缺血处理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0只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均为200 g左右)制造右侧胫骨中段闭合骨折模型,1.0 mm克氏针固定骨折。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A组为24 h组,B组为48 h组,C组为72 h组,D组为对照组。大鼠右下肢大腿根部上特制的气囊止血带,充气10 min,压力为40 kPa,后松解10 min,重复3次制作短暂缺血处理模型。2
目的探讨经胫后静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男性30例,女性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行置管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肢胫后静脉途径置入溶栓导管,持续溶栓、抗凝治疗。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溶栓前后比较采
目的 本研究首次尝试利用聚已内酯(PCL)与亲水性添加剂泊洛沙姆188(Pluronic F68,F68)共混物作为载体材料与抗癌药物紫杉醇组成微球缓释载药系统.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PCL/F68共混微球;考察紫杉醇PCL/F68共混微球的表面形态、平均粒径、包埋率及体外释放性能;利用DSC法分析紫杉醇在PCL/F68共混微球中的分散状态;考察紫杉醇PCL/F68共混微球在小鼠肝癌
目的探讨甲状腺外科急诊相关疾病的特征及预后,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2014年共收治甲状腺外科相关急诊的临床资料24例,分析其处理方法和预后,采用Fisher的精确检验术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病情行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23例,介入治疗2例。总体术前诊断率为45.8%。总体围手术期死亡5例(20.8%),总体死亡7例(29.2%)。8例术前诊断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淋巴
目的 利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引起的肝功能衰竭,探讨护理程序应用的效果.方法全部病例采用日本进口机金宝Ak 200型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我科自行制定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血浆置换,患者的胆红素显著下降、体内的有害物质被有效清除、同时血浆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得到补充.结论护理程序的应用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重型肝炎的好转率.
目的 明确SD乳鼠心肌细胞(CMs)氧化损伤性条件诱导液是否可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方法 体外原代分离培养hMSCs及SD乳鼠原代CMs.搏动的CMs用过氧化氢进行损伤,将培养氧化损伤CMs的培养基制备成条件诱导液,对传代hMSCs培养诱导4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CMs特异性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及结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结果 hMSCs经C
目的 探讨高通量流式细胞仪结合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FLOW-SSO)技术在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FLOW-SSO技术对1378例汉族血小板捐献者HPA1~6,15系统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并以10份国际输血协会(ISBT)第12届血小板免疫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质控样品对FLOW-SSO技术的可靠性进行考核.以3家供应商提供的不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
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NECT)是在传统电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术前静脉麻醉和给予肌肉松弛药物以达到扩大适应症范围、减少并发症的新型治疗方法,对抑郁状态、紧张症和极度兴奋、躁狂等重性精神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需2名精神科医生、2名护士、1名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精心护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