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婴幼儿气管狭窄伴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幼儿气管狭窄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

方法

回顾2001年8月至2015年4月,86例经手术治疗的气管狭窄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8例;手术年龄2~102个月,平均(20.49±18.06)个月。体质量3.5~36.5 kg,平均(10.22±4.51) kg。气管狭窄类型:短段狭窄35例,长段狭窄51例。术前气管直径为1~3 mm,平均(2.31±0.55) mm。均在手术纠治气管狭窄同时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纠治术。其中自体气管补片修复术11例,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7例,Slide气管成形术58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CT并测量气管直径。

结果

手术死亡7例,占8.14%,死因为心脏衰竭2例,术后肉芽组织形成致气管梗阻呼吸衰竭5例。术后58例随访6~167个月,随访率67.44%;失访21例,失访率24.42%。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气管狭窄症状消失,CT复查效果满意,气管直径3~7 mm,平均(4.80±0.95) mm。

结论

手术治疗是纠治气管狭窄伴先心病的主要方法,端端吻合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狭窄;对于长段狭窄、气管桥和一侧支气管开口狭窄,Slide气管成形术是主要手术方式,效果理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ⅠA期二次原发肺癌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ⅠA期二次原发肺癌患者资料,收集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男43例(63.2%),女25例(36.8%);吸烟史31例,无吸烟史37例;首次手术时年龄33~76岁,平均56岁。发现二次肺癌年龄为35~79岁,平均59.6岁;肿瘤间隔2~186个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种类变得多样,然而,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缺失健康的饮食行为。生活条件好了,饮食反而不够健康了。顾荣芳在《幼儿饮食行为与健康教育》中说道:“饮食营养质量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康的饮食行为是饮食营养质量的保证。”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源于其生活经验和兴趣,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有赖于一日生活中的各类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患者96例,术后按随机原则及营养支持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50例和肠外营养(PN)组4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体质量、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和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分别于术后第1、4、7天,采集两组老年食管癌患
期刊
期刊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每一个进展都是教师在具体班级的实践中,在来自不同班级的教师的讨论中实现的。所以,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每个班级都是不同的,孩子、家长、教师以及他们背后广阔的生长环境,基于生活的幼儿园班本课程相对来说更加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从园本课程到班本课程转变的关键何在,本文给予了回答、启发及思考……   近年来,我园依托“园本生态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