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空中芭蕾”:最大的乐趣是挑战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代表国家队参加亚太航模比赛时,看着蓝天上飞翔的飞机,我知道,自己的事业和兴趣一起起飞了!”说这话时,年轻的吉正坐在北京亚运村的航模俱乐部里,身后是庞大的航模飞机群。
  
  航模让梦想“立体化”
  
  初见吉正,他的年轻让记者吃了一惊。作为拥有一个庞大航模机群的主人,没想到,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坐在成堆的飞机中,听吉正讲自己玩航模的故事——噢,原来,这是一个年轻的“老航模”了。
  


  从小想当飞行员的吉正小学时在北京市少年宫学了6年的舰模。至今,吉正仍能记起当年自己制作的第一个大帆船——1米长蓝白相间的船身,1.8米高的透明帆,放在水中航行时,不时划出一道道长长的波纹。看着舰模在水上自如航行,小吉享受着自己动手的乐趣。然而水上的航行背后一直藏着一个小秘密,那就是从水中飞上蓝天。吉正其实一直在想着如果有一天能把水中的舰模变成天上飞的航模那该多好了。
  少年时的梦总是引导着奋斗的步履,从用木片和皮筋结合的弹射飞机开始到动手制作简单的飞机模型,再到组装小飞机,吉正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理想靠近。如今,当年自己动手组装的第一架飞机仍然保存在家里。看到他对航模的痴心,吉正的爸爸就许下一项激励“政策”,如果吉正考进全班前五名,就奖他一套真正的模型直升机。听到这个好消息,吉正真的动心了,正在读高一的他果真用努力换来了当时价值3万元的航模飞机。
  “当时喜欢的不得了,我简直把它当成宝贝似的,捧在手中,放在床上,兴奋得睡不着。”吉正这样描述第一次真正实现与航模亲密接触时的感觉。从那以后,在北京亚运村奥体中心,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少年,骑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摆着一架直升飞机。每天早上4时半是晨飞,从奥体中心宽阔的空地上起飞,朝向北四环的天空,向上、旋停、起降,一直飞到快要上学才回家。下午4时半至6时则是晚飞,吃完晚饭做完作业后的9时,则是他每天定点擦拭保养飞机的时间。就这样,每天两次飞行,坚持不懈地练习终于让他走上了真正的航模之路。2001年,他参加全国航模爱好者比赛获得第三名,还因此享受了高考加分的“待遇”。上大学后,吉正一边学习,一边给模型店打工,这样的经历为他的航模技术和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吉正认为,航模和其他模型最大的区别就是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变化。更多的变化、更大的刺激、更强的吸引力、更酷的感觉,这些都是航模所独有的。由于有了航模,吉正的生活改变了,他“立体化”的梦想也变得日渐真实了。
  
  “摔”出来的乐趣
  
  吉正告诉记者,在外行人眼中,航模就像是玩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航模飞机的外形和原理都跟真飞机一模一样,只是按比例缩小了。实际上,航模飞起来的一些技术难度比真飞机更大。“每一款真飞机出厂,马上就会有航模生产出来,不少人就像酷爱新车一样渴望着对每一款新飞机的驾驭。”
  其实人类早就有飞行的梦想,两千多年前中国有“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动而能飞”。100多年前航模诞生了,1882年,在彼得堡附近的红村,俄罗斯人莫扎伊斯基设计和制造的模型飞机飞上蓝天。随后,第一架真飞机才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到20世纪以后不少国家都已普遍开展了航模运动,各种级别的航模比赛也早已形成。
  尽管近年来国内玩航模的人渐渐增多,但每一个玩家在进入航模殿堂之前首先要面对的一道坎就是“摔机”。摔机就是在飞行过程中飞机非正常掉下来。对于初玩航模的人来说,摔机不仅是考验金钱,更是考验心理。一架飞机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一掉下来,维修的费用不菲,没有胆量与心理承受力的人往往接受不了摔机这过于强烈的刺激,因而也玩不了航模。由此,摔机成为考验航模爱好者的入门砖,很多人就在这个门槛前退缩了。
  吉正说,航模圈子里有句话叫“段位是摔出来的”,说的就是摔飞机的事,可以说,只要是航模玩家没有不摔过飞机的,而想玩出高难度的花式技巧,更得经历摔机的“苦其心志”。
  “航模并不是遥控玩具,它其实是真正的成人奢侈品。”吉正为玩家算了一笔账,如果玩直升机,一年的维修、燃料、飞行的费用最少不低于2万元,真正的玩家支出更高,比起打高尔夫球来花费更多。
  一架飞机成百上千的零件都需要自己来组装,从发动机、侧翼、方向舵、燃料箱到遥控器,每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吉正认为,这是个独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更实践了无线电知识、发动机原理,甚至还有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学的知识。但相对于摔机,组装就变得容易了些。吉正认为,摔机除了考验心理,还在锻炼着人的专注能力。在飞行中,玩家需要专注于天空,飞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稍一分神也许就为摔机埋下了伏笔。在特技练习中更容不得心有旁骛,否则,失速状态下一不留神飞机就会变成自由落体运动。
  吉正自己也是从摔飞机开始逐渐提升技术的。从简单的起飞、悬停到后来不断请教高手,学习花式特技。吉正告诉记者,一个航模直升机可以飞到千米的高空,速度最高能提升到时速150公里。好的玩家,可以做各种特技动作,比如失速、倒飞、侧飞、筋斗、横拐,这其中有些动作,连真飞机也做不了。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2004年,他加入北京航模队并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了好成绩。2005年底他进入国家队,并代表国家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首届亚太航模比赛,获得了第19名。
  吉正坦言自己的运动成绩也是“摔”出来的。这些年,为了练习特技动作“空中芭蕾”,摔机花掉的钱也过十万了。但摔机也摔出了商机,吉正发现,也许自己的事业就在于此,于是从2003年开始,吉正有了自己的航模店。
  
  财富与游戏共进
  
  每到周末,北京郊区总会有一块宽敞的空地变得繁忙热闹起来。耳中,是一阵阵发动机、螺旋桨转动的声音,空中,是错落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组成的画面,而地上,则是大家在做同一个动作——手握遥控器,眼盯飞机转。这正是吉正组织的航模俱乐部几乎每周末都要搞的飞行聚会。
  在这个俱乐部里,搞电子和机械的玩家比较多,但大多是白领级的玩家。每到周末,大家就会开上车来到郊外,找一块平坦的地方,拉开架势飞起来。那阵势还很像是飞行演习。大大小小的真升机一字排开,俨然一个航空大队,忽高忽低、忽左忽右,飞上蓝天的一架架小飞机把人们繁忙了一星期的压力全部释放在高空中让它们随风而去。每一次吉正都要给俱乐部的发烧友教一个动作,帮助大家在玩中提升技术,在玩中变得更专业。每一次飞完的时候总是最快乐的时候,看着一架架飞机安全返航降落,“机”入后备厢中的“机库”,然后大家搭起帐篷野炊,放松地欢闹中那种团队的乐趣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幸福的体验中。
  


  最感人的一幕是在去年的“高安杯”全国航模比赛上。吉正和朋友们首次以俱乐部名义参赛。8名队员为了赛出好成绩,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集训。在比赛最后一刻,当得知自己队获得冠军时,大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欢呼声中痛饮香槟,吉正热泪盈眶,那种心情是多年来所没有过的。
  玩航模不仅给吉正带来了生活的乐趣,更给他带来了事业和财富。最初创业时,航模店里只有他一个人,从进货、组装到销售、培训,忙得连轴转。如今,事业壮大了,吉正每年都能抽出不少时间到全国各地用自己的技术给别人搞航拍。从齐齐哈尔的鹤乡到新疆伊犁草原,从三亚海滨到福建东山岛,从小山小水的南方茶园到敦煌、宁夏的大漠雄浑。航拍生活让他获得了免费旅游全国的好机会,也给他的经营模式带来了质的飞跃。身处九寨沟、黄龙如画的美景中,戴着墨镜的吉正操纵着遥控器,盯着高度表、风向仪,看着直升机在大好河山上空盘旋,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从空中俯瞰大地一样的享受。在不断的航拍积累中,如今吉正已经创造出了婚礼航拍、空中传钻戒等多样的商业模式——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超的航模飞行技术之上的。
  “航拍不比特技,追求的是平稳、熟练,要在不同的气流环境下力争让摄像机拍得更清晰。”在吉正心目中,跟各地方电视台和各大公司的合作已经不再是自己的目标,他希望有一天,能和好莱坞的国际影视公司来一个合作。
  
  永远的挑战
  
  飞行的乐趣是什么,航模的乐趣是什么?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吉正时,他没有思索,就像机关枪一样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也许,这些问题早已经在一次次的驾驭与翱翔中验证过了:“永远飞不到头,总有挑战在等着你。总想去挑战,总想飞得更好,总有你要不断追求的东西。”比如转圈,你转的圆不圆;失速下的动作,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好;特技动作,总有新的花样层出不穷;每一款新出的飞机,总想自己装一遍。有人说,航模为男人插上征服的翅膀,其实,航模是将男人挑战世界的雄心源源不断地激发与点燃。
  花式特技就是这样一个最好的挑战,它要求参赛者配合着音乐去飞,然后做出各种技巧动作。由于跟花样滑冰有点类似,于是便有了“空中芭蕾”这样好听的名字。吉正认为,真正的发烧友会不断向惊险、刺激的特技动作发起挑战。每当他通过不断练习完成了一种新难度的“空中芭蕾”,由于专注、忘我所带来的释放感会让人大呼过瘾。
  


  现在吉正每天不摸遥控器就手痒,一周不飞就像少点什么,时间长了不和俱乐部的“飞友”见面交流也会觉得不适应。在家里,吉正有个飞机库,从固定翼的喷气式瑞典战机到各种直升机,十五六架飞机已经是一个豪华飞行队了。吉正认为,航模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梦想与不断挑战,尽管这是个昂贵的成人玩法,但对拥有了财富和闲暇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从精神蓝天起航的最独特体验法。
  在吉正眼里,挑战,永远是航模带来的最大乐趣,航模是属于勇敢者和有胆魄者的“独门秘器”。
  
  吉正,北京龙脉模型负责人
其他文献
27岁的CEO和同龄人有什么不同?  至少从外表上而言跟同龄人是完全一样的  如今的事业做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的收入和利润超过了网盛科技上市当年的收入和利润。  从来没有上过大学?  我想不明白,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去学  80后企业家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吗?  跟我没关系,我只要把自己这块做好就可以了,我不管80后垮掉不垮掉      27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阿里巴巴的马云在
期刊
杨佩昌教授,现任德国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会长、中欧合资欧华管理技术公司总裁。先后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北京大学,师从于德国经济政策协会主席、德国总理府首席经济政策顾问哈瑟教授,从事欧洲经济政策与中欧贸易研究,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倡导者之一。  2006年-2007年,杨教授受德国政府邀请前往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能源经济研究并担任高级访问学者,与德国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交流;同时担任欧洲应用技术大
期刊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终于圆满,给世人留下一场视觉盛宴、精神盛宴以及仍将诱发最新梦想的人类盛宴。  在这场盛宴开幕之前,作为唯一一场由地方政府主办的新闻发布会——“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不能不倍受关注:  对世界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中国选择在毛的老家开辟一块全新的试验田——此举意义非常——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好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一;  对于湖
期刊
“我昨天把沈建华赢了!”说这句话时,马幼良正坐在自己位于CBD中心的飞镖咖啡吧内,窗外,就是国贸二期和央视新大楼。  熟悉飞镖运动的人知道,沈建华是国内飞镖好手,有十多年飞镖运动经验,曾获过全国冠军,成绩长期稳定在全国前列。而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的马幼良,又是如何赢了沈建华的呢?  “不仅赢了沈建华,世界冠军保罗·林还算是我的师父呢!”看着记者的疑问,马幼良笑着聊起了自己的飞镖生涯。    生意中发
期刊
在古中国时代,夏商周朝基本上属于联盟组织,类似于现在的代理商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建立了秦国集团,下设事业部、分公司以及办事处(郡县制)。只有集团有法人资格,其他机构则没有,财权、人权全部收归到总公司,实现了高度集权化,这是当时的一个重大制度变革。  之后是汉朝集团,继续实施之前的代理商制还是事业部制,是集团CEO刘邦伤脑筋的问题。最后,他采取了一朝两制:对总部附近即京畿地区的势力范围按照子
期刊
北京潮人商会会长张善德一见到记者,就兴致勃勃地谈起即将在10月底由商会举办的2008国际潮商论坛暨第三届潮商大会。  “我们将把‘红头船’搬进刚建成的潮商会馆中。”提起红头船,人们自然会想到潮商,作为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商创造过举世闻名的惊人商界奇迹,从海洋文化中诞生的这一商帮,如今已被公认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活力、最会赚钱的商人群体之一。从红头船的海贩商人到如今的华人首富,从远走他乡的华侨华商到如今
期刊
推开门,音乐声迎面砸来,顺着过道往里走,霓虹灯闪烁的场馆内,鼓掌声尖叫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知道,今晚的入座率又满了,情况很乐观。想到这,他严肃的表情柔和了起来,嘴角上扬。  笑语阵阵,人影憧憧,湖南大中华歌舞剧院仍然在送走热热闹闹的一场之后,又迎来热热闹闹的一场。    本土文化长沙味道  长沙的9月,太阳已收敛起它最后的明媚和热量,暮色牵来的灯火,将整个长沙城映照得一片辉煌。娱乐之都正在用他
期刊
由竞争走向竞合是东北发展的关键    中国商人: 目前正在规划实施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调整方案,将未来全国的国土空间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东北地区(黑、吉、辽、蒙)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有比较密切的地缘经济依存关系,同时,这几个地区之间也存在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就您个人的观察来看,这几个地区有没有可能跳出前些年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恶性竞争,从而形成一
期刊
我196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从8岁开始接触体操后,在我16年的体操生涯中,得到了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88年汉城奥运会的冠军。我用毅力与汗水向世人证明自己:蝉联两届奥运会的跳马冠军,在国内外体操比赛中获得84枚金牌,其中三分之一为跳马金牌,并拥有了“跳马王”的荣誉。    2008年,我的第三届奥运会  当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时,我已经44岁了,依然活跃在中国体育事业的第一线,只不过,这一次我参与
期刊
伍继延 湖南湘阴人,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湖南商会创始会长,全国湖南异地商会的推进者。商业上有所成就以后,他开始投身于各地湖南商会的建设。2002年底牵头成立异地湖南商会——重庆湖南商会。2007年促成了第一届湘商大会的召开,在湖南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的积极支持和广大湘商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湖南异地商会已经发展到60多家。    从全球经济中寻找湖南的位置  中国商人:今年初,我在长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