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早期的预警信号

来源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结石,形成结石的部位是在肾脏里面.肾脏里生长的小结石它是没有感觉的,如果它掉到输尿管里面就会产生剧烈的肾绞痛,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有的还激发感染、会发热,这时候就有感觉了.rn一、肾结石查体的重要性rn有的人在肾里的小结石是终身携带的,而且没什么感觉;或者有的人肾绞痛发生了,这是一种提示,提示我们什么呢?提示我们该查体了.肾结石早期的预防是定期查体.
其他文献
运动是影响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在体重管理及维持体重下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肥胖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使能量达到“负”平衡,也就是能量消耗要大于能量摄入.rn医生们开出的医学减重的运动处方和饮食处方,就像是天平的两头,只要饮食和运动处方都制定得比较合理并有效执行,95%的人能够很好地减肥,仅有5%的人需要外科手术来治疗肥胖.
期刊
“十三香”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调味品,传说是源于北宋年间一家药铺发明的一种秘制调料,各地流传的“十三香”配方有所不同,基本上都是由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组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组成十三香的这些中药.
期刊
天气渐冷,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发烧、流鼻涕、喉咙发炎等上呼吸道症状,这个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吃点消炎药?”但是,一有症状就吃各种消炎药,尤其是含有抗生素类的消炎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真正需要抗炎的时候无药可用,受罪的还是自己.那么,除了吃药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其实,通过改变我们摄入的食物种类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消炎的目的,而且已经被很多试验证明有效.
期刊
暑去凉生,秋意渐浓.rn“秋分”指秋季的正中、平分秋季,二指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时已真正进入了秋季,雨水逐渐减少,天气逐渐干燥,暑气尚未完全消散,而寒凉逐渐加重,故秋分节气易感燥邪,温燥、凉燥并存.同时此时昼夜平分,亦应注意平衡人体的阴阳.
期刊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rn白露的到来象征着天气渐凉,那么,白露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rn一、衣:早晚及时添加衣服rn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都是在说,白露节气一过,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
期刊
输血反应是指输注血液和血液制剂后即引起患者任何意外反应,称为即刻反应;有些可在输血后10~12天才出现症状,称为迟发反应.下面就按照症状及体征分类介绍三种常见的输血反应.rn一、发热反应rn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多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小时后缓解.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者应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必要时服用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
期刊
目的 探讨知信行(KAP)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KAP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脑卒中自我效能感问卷(SSEQ)、遵医行为量表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两组患者入
“人老腿先老,骨痛膝先疼”.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膝关节的退变,骨性关节炎患者较多.有人认为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锻炼会“伤上加伤”,而有人则认为锻炼有助于防治骨关节炎.有的医生建议“省着点用,少动”;有的医生则嘱咐“要运动锻炼”.
期刊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序贯高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2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引流、祛痰、抗凝、营养支持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序贯高流量吸氧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48 h末两组的循环功能(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B型尿钠
在《红楼梦》中多次提到林黛玉常服人参养荣丸,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道:“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