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鸡蛋壳想到的

来源 :小学生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家养了几只下蛋的母鸡。奶奶经常煎鸡蛋给我吃。我发现,奶奶在煎鸡蛋时,把鸡蛋往石台上一磕,蛋壳就破了。我好奇地问奶奶:“蛋壳那么薄,为什么不直接用手把它捏破呢?”奶奶笑眯眯地说:“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我把鸡蛋放在手心,使劲一捏,可是鸡蛋完好无损。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问奶奶,奶奶也说不出原因。
  回到家里,我查找相关的资料,发现了鸡蛋壳隐藏的奥秘。原来,把鸡蛋往石台上磕,受力点集中,容易磕破;而把鸡蛋放在手心捏,它受力均匀分散,不容易捏破。这就是“鸡蛋壳原理”。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隋朝的李春利用这个原理造出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他把断身设计成拱形,桥面受均匀分散,由拱桥两边的桥墩一起承受。这样的设计,既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垮,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材料。
  现代许多大型建筑,如铁路隧道、桥梁、剧院等,在建造过程中都采用了“鸡蛋壳原理”。真没想到,小小的鸡蛋壳有这么大的“力量”。世界上的物体千姿百态,有圆形、拱形、方形……里面都存在着力学原理。有些已经被人们发现、利用了,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观察,去发现。
其他文献
“手机老爸”是我给爸爸取的绰号。这事儿,要从几年前说起。  一天,我放学回家后,发现爸爸有点“不对劲”,总是乐呵呵的。我不解地问妈妈:“爸爸今天怎么了?买彩票中奖了吗?”妈妈微笑着说:“你爸呀,刚买了新手机!”原来如此!  爸爸高兴得把家里的电话号码拨打了一遍又一遍,以此实验他的手机效果。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他还在不停地使唤我:“儿子,快去听听电话,看老爸的手机效果怎么样。”  从那以后,爸爸的
时态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纵观历年考卷,不难看出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在高考命题中始终注重对时态的考查;  二是考查应变能力,不断变换新的语境;  三是考点有回归之势,以突出中学英语中主要的而且是常用的时态现象。  结合这三个特点,现将高考英语常用时态中的命题热点归纳如下。     一、时态热点  一). 一般现在时   ①某些表示起始、移动意义的动词,在口语中可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