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86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去世那年,我十一岁,至今已有八个年头了。
  记忆中,外公是个可爱的老人,他个子很高,身形极为挺拓,花白的头发总是修剪得短短的,几乎是根根竖立,摸起来会有点扎手。外公是山西人,说话有着浓重的山西口音,慢吞吞的,鼻音很重,有点咬文嚼字的感觉,笑起来的时候眼角和眉心的皱纹拧在一块,使得他整个人都生动起来。
  外公不喜欢穿休闲装,即使是在家里,他也总是穿得很正式,无论早晚,我所见到的外公,一定是穿着一件黑色或者灰色的衬衣,领子和袖口都熨得平平的,每一颗细小的扣子都一丝不苟地扣好。天气转凉的时候,外公就在衬衣的外面罩上一件浅驼色的毛背心,或者是一件深青色的呢绒坎肩。
  外公并不像其他老人有着那样多的爱好,像抽烟、喝酒、打牌、饲养宠物这些消磨时光的方式,外公是说什么都不能接受的。从我记事开始,外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爱好就是读报纸。那个时候外公订阅了全年的《参考消息》,每天早晨,外公六点多起床下楼散步,回来的时候手中一定会拎着带着墨香的《参考消息》。
  那时我年纪还小,对于外公这个延续了多年的爱好并不大能理解,就算理解,也绝对谈不上认同。在小孩子固执的概念中,那些粗糙的纸张就像是一个个根深蒂固的植入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倨傲的姿态霸道地分享了外公对我的爱。或许是强烈的嫉妒心在作祟,趁着外公不注意的时候,我常常把他最珍爱的报纸折成飞机,然后随手就从窗户里扔了出去。
  这样无形的对峙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次,那大概是个夏日的清晨,一向嗜睡的我竟然早早地就醒了过来。我趿拉着拖鞋走出房间,半梦半醒之际,看见外公的房门敞开了一道缝隙,我好奇地将脸凑了过去,从那道狭窄的门缝里,我窥见外公坐在他最常落坐的摇椅中,微微打着瞌睡。
  睡梦中的外公显得尤为安静,连鼾声都是轻轻的,他戴着一副足以遮住他大半张脸的厚实的老花镜,镜架有些松脱了,镜片几乎要从他的鼻梁上滑落下来,他习惯性地抿着嘴唇,整个人略向后仰,骨节分明的大手中紧紧地攥着一张展开的报纸,在他身旁的实木的三角柜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其他的报纸,还有几张被特别地挑了出来。清晨的光线落在他的脚踝、掌心、肩头还有脸上,像是熠熠发亮的鳞片一般遍及他的全身。
  那是我从来都不曾目睹过的奇妙景象。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报纸是外公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骨骼、血脉、记忆一般的,不可分割,更不可被取代。
  自那以后,我就常常央求外公读报给我听,外公并不觉得厌烦,反倒很高兴。每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有那么一个空闲的时段,外公都会坐在那把固定的摇椅上,像是讲述童话故事一样将那些复杂难懂的世界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我听。我懒懒地窝在外公怀里,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两只脚随意地晃荡着,双手还紧紧地勾着外公的脖子。在外公身上,我嗅到了一种极为清香的油墨的气息,那种气息,比被露水洗过的植物的味道还要好闻。
  我曾仔细地观察过外公读报时的样子,每当外公的思绪完全地沉浸在报纸中时,在外公那并不特别的眉目间,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特别的神气,那种神气至今历历在目,使外公完全地区别于我记忆中的任何一位老人。
  待到我长大了些,外婆也曾给我讲起过外公的故事,她说外公年轻时得了严重的肺病,被生生地摘除了一个肺,外公的体质本来就弱,自此之后境况就更是糟糕。后来外公在一所大学任教,又遭遇了“文革”的迫害,在乡下一待就是十年,外公放下了书本,每天在田地里走来走去,就像是个真正的庄稼人那样,播种,耕作,收棉花,拾麦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那个时候,《参考消息》就已经陪伴在外公的身边了。
  外婆说,外公那个时候比现在更爱笑,不管日子多么苦,多么难熬,外公总是笑着的。《参考消息》就像是外公看世界的眼睛,每当外公用这双眼睛去观察,去审视未来的时候,他看到的只有希望。
  在我十一岁那年,外公由于心脏方面的疾病住进了医院,每天放学后我去探望他的时候,他都不忘要我带当日的《参考消息》给他。病床上,外公动作起来很是不便,我于是就捧着报纸坐在床头,将那些重要的新闻一一念给他听。那时我不过小学五年级,遇到些生僻字难免读错,外公每次都能刚好发现,笑着纠正过来。
  那时候,外公已经瘦得厉害,颧骨都突了出来,面色也十分不好看,但是我在外公眼中看到的神采,是和往日一模一样的。
  未过多久,外公的病情迅速恶化,他被转移到了重症病房,我们不能时时地守着他了。后来,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寒冷的夜晚,他离开了,永远地,再也不会回来。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死亡,当时内心觉察到的不是悲伤,不是恐惧,而是茫然,彻底的茫然失措。
  外公生前就交代过,不需要置办什么豪华的葬礼,搞什么郑重的仪式,更不需要把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找来,让所有人都为着他惊动。因此我们只是简简单单地送走了他。
  葬礼结束后,妈妈将外公生前最重要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准备拿去烧掉,却发现,除了几件已经穿得破旧的衣服,外公平生最珍视的,就只有那厚厚的一捆《参考消息》。
  妈妈拎着报纸下楼的时候,我没有动。我独自一人,倚靠在玻璃窗前,看着那些我所熟悉的粗糙的纸张,缓缓地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整个世界都静了。
   发稿/徐斌 xubin389@163.com
其他文献
里约奥运会归来后,中国乒乓球队又火了一把。总教练刘国梁和张继科、马龙出现在各大时尚杂志的封面。有一条新闻却被淹没在走秀浪潮中,在德国的萨尔布吕进行的男乒世界杯,樊振东4比1战胜了许昕。这个冠军对19岁的樊振东来说意义非凡,是他第一个世界三大赛的单打冠军,之前由20岁的孔令辉保持的世界杯夺冠最年轻纪录就此归属樊振东名下。  19岁,多么青春烂漫,血气方刚,江嘉良、孔令辉、刘国梁和马琳都是在20岁时,
想保留我做过的所有美梦,想收藏它,想回味它,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于是我用心写下每一个许过的愿望,每一次意外和惊喜,以及之后的沉思与感动;于是我记下生命中的细节,汇成一个人的鸿篇巨著。作者是我,编者是我,读者也是我。如果你感兴趣,我会向你发出邀请函——  起点:你的瞳孔;终点:我的故事。    一 谎话小屋    有一座小屋,里面漂亮极了,还有很多好吃的。但是只有说谎话的人才能进去。  放羊的孩子来
吕曰:“所谓内观之理,可得闻乎?”  钟曰:“内观、坐忘、存想之法,先贤后圣有取者、有不敢者。虑其心猿意马,无所停留。恐因物而丧志,而无中立象。使耳不闻而目不见,心不狂而意不乱。存想事物,而内观坐忘,不可无矣。奈何少学无知之徒,不知交会之时,又不晓行持之法,但望存想而成功。意内成丹,想中取药。鼻抽口咽,望有形之日月,无为之天地,留止腹中,可谓儿戏。所以达士奇人,于坐忘存想一旦毁之,乃日梦里得财,安
学校很小,很袖珍,袖珍得只有二层楼四间教室,老师没有办公室,四个年级的学生总共不到一百人,老师恰恰只有四个人,三个女教师和一个男的老教师。学校在大山的深处,不通外面的公路,坐公共汽车也要走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但校园很美丽,一个小小的操场不算规则,边上长得茂盛的几棵桉树,相互交叉在一起,给操场一片浓阴的世界,教室外边一片绿油油的梯田,沿着窗棂向外放飞视线,静谧的山村真是世外桃源。  教我们的老师姓展
大王巡山2018年12月6日,CBA常规赛第16轮,福建队主场迎战天津队。对比战绩、士气、实力等诸多因素,福建队继续收割胜利似乎稳拿把攥。然而从比赛一开始,主队就遇到了大麻烦,首节就落后20分。第三节,福建队苦苦追分,但大外援尼克尔森因推搡田野,被判夺权,罚出场外。比分落后,折损大外,王哲林挺身而出,率队发起凶猛反扑。福建队末节净胜15分,最终以114比105留住胜利。毫无疑问,福建队的头号英雄是
日本队在同比利时队比赛中表现出的强悍和积极,一度让争议声销声匿迹,但回过头来看,日本队同波兰队的比赛态度仍对世界杯未来发展有决定意义。赛后,日本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妥,主教练西野朗、队长长谷部诚、老将长友佑都均在不同场合向球迷表达歉意,说明日本队对进入16强的渴望让他们做出了有争议的行动。这些歉意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回应,平息争议还得靠日本队自身的选择。在同比利时队的比赛中,面对明显强于自己的对手,
U23亚洲杯上,中国队在与卡塔尔队的比赛遭遇了不公正的判罚,黯然出局。赛后,一些“意见领袖”在网络媒体上呼吁球迷用空场抗议裁判不公,甚至“攻陷”亚足联微博,也有网民感觉“替中国足球出了一口气”。这种抗议方式引起了质疑,空场到底坑了谁?中国队出局后,观众席上空空如野。别拿“空场”借题发挥徐宛芝《新华日报》记者U23亚洲杯在常州举行,由于中国队已被淘汰,现场观战的球迷相比之前的场次有所减少。没想到,这
在朗诵一首诗之前,郭川说:“海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诗的第一句就是:“你问我,但我不知道,我同样不知道什么是海。”没在海边生活的人提及海,大多想起阳光沙滩,前凸后翘的比基尼,透亮明澈的浅湾,和风推着细浪包裹着沙粒和贝壳爬上岸,空气伴着笑声和嬉戏摩挲着脸,大都如画如梦。沿海城市的居民提及海,就是提及生活、生存,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凝聚着其间所有的情绪,以此为生,依海而居。大海跟内陆的土地一样,都求
2020年7月19日凌晨4点09分,中国泳坛功勋教练徐国义在再次遭受脑癌病魔折磨一年有余后,将生命定格在50岁,离开了他热爱的泳池。他的离去令中国泳坛震惊、痛惜: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教练在这样的黄金年龄离去,这是中国游泳运动的巨大损失!“一生只干一件事儿,干就干到轰轰烈烈,顶天立地!纯爷们,走好!”这是一位泳迷在徐国义讣告下的留言。的确,徐国义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当游泳教练。在26年的执教生
年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再一次撕裂中华民族刚刚开始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剧痛。这一次,是青海的玉树,那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存着中国最美最纯最宝贵的风景和记忆。  地震恶魔夺去了2698人的鲜活生命,无数民房倒坍,79%的校舍变成废墟,废墟下孩子们的命运更让人肝肠寸断……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加入到抗震救灾的爱心大奉献的行列。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