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基于有效积温的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预测模型及其特征参数,以期为利用有效积温预测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北廊坊进行两年大田试验(2019—2020年),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利用归一化法,通过模型筛选拟合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基于播种后有效积温的归一化Gompertz模型,并利用增长速率曲线及其特征参数定量分析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特征。【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当磷钾肥适量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夏玉米最大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持续增加。(2)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建立的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归一化Gompertz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62—0.9988和0.9887—0.9922。利用第2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0.9933—0.9959和0.9830—0.9923,标准化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64%—16.86%和7.31%—12.68%,预测效果达到良好水平。(3)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增长速率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其变化与供氮水平关系密切,在处理间表现为:适量施肥条件下,增长速率曲线呈现上升快下降也快的特点,减肥处理增长速率曲线呈现上升慢下降也慢的特点。(4)夏玉米播种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快增期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709.35—1 722.54℃·d和482.50—1 507.61℃·d,氮素积累达最大速率所需有效积温为995.05℃·d,小于干物质积累达最大速率对积温的需求(1 215.94℃·d)。供氮水平明显影响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进入快增期、缓增期、达到最大增长速率所需积温,同时还影响最大增长速率和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适量氮肥处理夏玉米进入各关键期所需有效积温明显减少,关键期增长速率明显增加。【结论】归一化Gompertz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和预测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还明确了有效积温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定量化关系。基于有效积温的Gompertz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作物长势和最佳施肥时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正>一、"量""率"该如何处理蒋徐巍:今天的两节课都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但走的路径是不太一样的。接下来,就请两位执教老师结合问题来谈一谈自己的课。第一个问题,我们来关注一下教材。人教版教材中这节课只讲到"率",苏教版教材是从"量"引入,但引入以后也不讲"量"了,只讲"率"。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到底是从"量"入手还是从"率"入手,才更加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期刊
分数是小学生数学概念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更是小学生数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小学数学乃至整个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是整数和小数的成功衔接的枢纽。本文以构建分数概念"知识包"为例来谈谈数学概念教学。
为了考察保护气氛中氧含量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对304不锈钢板和镍板进行了激光焊接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含量下的焊缝形貌、组织、成分、硬度分布以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中氧气含量的增加,熔池熔深增大,宽度减小,几何不对称度增大,焊缝表面氧化程度加重。当保护气分别为纯氩气和21%(体积分数)氧气时,熔池底部均为柱状晶;当保护气为纯氩气时,熔池顶部为柱状晶和等轴晶的混合晶,加入21%氧气后,熔池顶部为
“双碳”目标的实现关乎气候安全与人类未来,是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生活方式的整体性变革与系统性创新。实现“双碳”目标应是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活力社会的共同驱动下,以碳治理、碳交易、碳普惠为有力抓手和实践路径的动态渐进过程。为此,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功能,为“双碳”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治理基础;又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低碳发展的有效激励;还要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在碳普惠驱动下自
园林设计需要从感官、心理等多个层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具体设计中需结合人们的行为心理,因此,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必然。国内外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园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学应用,为景观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应用行为心理学,不仅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状态,还能够提升园林的社会效益。基于此,阐述了行为心理学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行
眼下,新媒体传播占据大众传播主流地位,传统新闻媒体处于发展低谷,但这其中也并不缺乏传统媒体创新升级的机会,若能寻得突破的出路,或能重新在媒体市场中站稳脚跟,焕发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将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纸媒传播的功能分析,结合河南《洛阳晚报》转型探索的实际工作、学习经验,以及在晚报“适老化”改版过程中的所学、所思,与大家分享。
随着“智慧化”一词成为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智慧教室成为了广大学者的热点议题。有效的教学交互是促进深度学习达成的重要方式。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多元发展”教学观视角下,构建了智慧教室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交互框架,设计了深度学习结果评测方法,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采用实验研究法探究教学交互对深度学习的影响。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智慧教室现状研究、教室照明以及行为心理评价方面的文献资料,对
学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电子阅读、线上学习越来越普遍,这对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出版业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更是加速了图书出版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改革传统出版模式、调整编辑人才队伍、丰富图书产品形态三个方面思考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希望能为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改革和创新建言
【目的】为实现干旱胁迫下玉米冠层吐丝动态的模拟,建立开花—吐丝间隔(anthesis-silking interval,ASI)和吐丝百分率与单位面积籽粒数的关系,改善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籽粒数的模拟效果。【方法】本研究基于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干旱胁迫控制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玉米开花前后植株平均生长速率(PGR)、玉米冠层逐日吐丝百分率动态、ASI、开花后果穗生物量累积和株籽粒数等指标,利用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