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分析人为道德艺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中国当前社会矛盾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客观而准确的研究和分析,又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处理,这对中国的现实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社会矛盾;方法论;人为道德
  一、“道德绑架”的含义
  自古以来尊老敬老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然而道德一旦稍有偏差就会形成道德绑架。所谓“道德绑架”即用美德来强加道德义务,如果有人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就会被大众所谴责觉得这个人缺乏道德修养。美德是用来弘扬的,绝不是用来强迫的。韩愈曾在《原毁》中写到:“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由此可见,自觉弘扬美德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与信任,不是强加与的义务。
  二、由事件引发的思考
  “动车上要不要让座?”这两天占据了微博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事情是这样5月3日一位八旬老人坐动车到成都看病,没买到坐票,借坐在一个座位上当这个座位的女孩上车后要求老人还给自己,老人的女儿请求她是否可以和自己的母亲挤一挤,遭到这个女孩拒绝,后来一中年男子让座给老人,老人女儿对这个女孩说应该多学习一下,女孩委屈的说“我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本来是一件小事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一边是老人女儿的关于道德的训导,一边是近九成网友们的支持理解。我们生活中经常因为插队、抢座、让座而引发类似事情,在这一问题上,第一次出现了与之前总同情弱者的舆论不一样的情况。 在当今社会,当我们谈及任何公共性话题的时候,其实在本质上都是在评判是否符合文明道德修养及法律底线。
  三、对于道德的理解
  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道德要求来谈论的话,尊老爱幼毋庸置疑是一种必须传承的美德,不论什么时间和条件下都应当发扬。但是我认为关于道德一定要基于一定的前提和基础,要以不损害别人利益和基本规矩为原则,不然就可能会构成道德绑架,并对他人形成权利性的伤害。回想之前关于让座引发的事件,舆论几乎一边倒的选择了同情弱者,对未让座的这些人进行了关于道德方面的舆论谴责,甚至让其人身受到伤害。然而,经过对网络上的调查此次动车坐票女生拒给老人让座,竟然获得了接近百分之九十的网友的支持。如果单单从社会道德层面上来看,当今社会道德文明是发扬光大了呢还是与日剧下?毋庸置疑,我们都生活在中国这个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社会大家庭中,权利意识和道德义务的边缘,短时间内肯定没办法明确分辨。
  四、道德到”道德绑架“的转变
  让座这种普通不过的小事却能引发成为各种矛盾的大事。河南郑州的一个女孩因为没有给一名老人让座,被老人拽住头发暴打。公交车让座是道德问题,打人则是法律问题。对于公交车上让座这种行为,不该成为一种道德绑架。道德是需要自觉,不能被强制的,更不能演变成变相索取觉得理所应当。这位老人的野蛮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践踏,是对社会文明的亵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尊老敬老,主动让座者固然应当得到人们的赞扬,但同样也要理解别人不让座的权利,让座并不是她的义务。让座这个问题应该是一种自愿行为,不让座的人并不一定都是道德低下的人,也许他们有病在身,也许他们有别的原因它更需要这个座位。人与人之间要能够互相体谅和尊重,这样让座问题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了。
  五、人人都需自觉践行社会道德
  5月19日早7点左右,正值早高峰,大家都自觉排队准备搭乘地铁,当地铁开过来,一对老夫妻拨开人群朝车门走去,一个女孩见老人不排队就大声喊:“排队上车!”结果上了车的两位老人气愤的骂起来,女孩被骂的哭起来觉得很委屈。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热议,很多网友都为这个女孩打抱不平,认为排队本来就是是基本的道德标准,并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表示老年人享有优先上车的规定,不排队本来就有错在先还理直气壮骂人实在是为老不尊。也有网友认为老年人出门乘车不方便希望大家理解他们。究竟是老人倚弱卖弱,还是现在的年轻人道德感越来越缺乏?毋庸置疑,很多人有着思维逻辑,认为弱势群体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越弱势就越要无条件得到他人、社会和政府的照顾。这种逻辑让我们面对这种公众事件的时候很为难。这几件事件虽然起因不同但实质都是“道德绑架”。一些老人以年龄大了为借口,常常不遵守社会规则,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却反过来指责年轻人缺乏道德,然而他们本身的这种行为就是缺乏道德的表现。如果把自己的年纪大作为一种道德筹码,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年轻人,去强迫甚至要挟年轻人让利于己,这就是“道德绑架”。其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是一种道德上的作秀,只能成为引发负面情绪,给社会带来更多不好的现象。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无论如何,公序良俗都必须保证在自由权利的框架内运作,切莫让道德的锁链拴住了理性宽容的脖子。 我们倡导尊老爱幼,年轻人应自觉践行,也都希望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但老人也应该有道德有美德有自我约束,应该成为年轻人道德模范的榜样。不论年老年幼,在人群中自觉排队,有人让座心存感激,这才是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道德。
  六、结合社会矛盾的方法论提出措施
  让座在我看来是个人德行的修养问题,并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让座只是一种道德的体现。在现实中很难去判断谁更需要座位,有时候年轻人也会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那他就更需要这个座位,即便坐在了“老弱病残孕”的专座上也不能对他一昧的谴责。我们需要的是用谦让去实现社会美德,传递好的社会价值观。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就显得尤为简单了,首先,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积极鼓励主动让座的理念,不能强制。谦让的美德通过合理的引导,去感染更多人才能使得正能量得到有效的传播.有关部门做好“提倡让座”的宣传,涵养公民个人素质,提升全社会的美德水平。
  七、总结
  处理社会矛盾,要求我们从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对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研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的政府公共机制,同时创新社会利益的整合机制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还要去完善政府对社会矛盾化解的调处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推動和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加调节作用,真正建立社会矛盾化解的多元新型机制。和谐正是通过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一种与现实适应的解决方式和制度化安排所达到的最利于发展的理想状态。通过采取各种协调形式,适度斗争,必要冲突来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以达到和谐有序的过程,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其他文献
【摘要】:民间美术是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之一。河南民间美术资源众多,特色鲜明,却面临众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民间美术的传承创新,寻求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更好地构建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响亮名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民间美术;传承   一、文化软实力  1、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领域的流行关键词,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
期刊
【摘要】: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但是目前区域化党建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围绕“移动互联网”和“区域化党建”两个主题,在阐述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内涵及背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高校在区域化党建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开展区域化党建的优势和现实意义,最后探索出高校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推动区域化党建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移动
期刊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依靠在实验中的不断探索和发现,进而建立其理论知识的基本框架,促进化学学习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就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化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重要作用。就如何构建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化学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创新实验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创新实验;作用  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
期刊
【摘要】:早在先秦时期,“医道”就通于“治道”,秦医和、扁鹊等一批卓越的医者留下了大量有关治国的名言。宋代医学极其发达,作为“技术官”的医者,其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甚至出现了转官为文官的现象,不少士人也与医者交往。在此背景之下,“以医喻政”成为宋代士人论政的重要手段,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王安石、苏轼都将医学话语纳入政治话语之中,以用于展开有关变法的政论。  【关键词】:以医政喻;王安石变法 ;政论
期刊
“女人是男人心中袒露的秘密。”  ——萌萌  “...对,爱情是锁链,最沉重的锁链。”  ——屠格涅夫《往来书信》  一  莎士比亚的这样一部戏剧如同任何戏剧一样,是对人类生活及其生活所依据的更高主题的描绘,也就是说,是丰富和多面相的,并且是与历史的真实情况与人类的根本境遇相联系的,从而能够数百年来吸引不同的读者。  在威尼斯这样一个具体的、真实的城市,甚至对于莎士比亚所处的英国来说,那个时代都是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在学校文化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既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又是一门传承汉民族文化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新型的教学模式,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大力度地改革。当今,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感受语文艺术的美感。  【关键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语文艺术;创新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在这台戏中,老师既是编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加快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成了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民生思想的内涵,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生思想;理论来源;内涵;当代价值  民生就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增强职高生自我认同感为研究内容,将职高生自我认同感不足的现状与思想政治课相联系,提出引导职高生自我认识,正确选择适用的教育方法的策略,达到在思想政治课中提高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目的。  【关键词】:职高生;思想政治课;自我认同感;措施  一、职高生自我认同感不足的现状  在《职高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绛县高级中学校职高班为例》一文中,笔者对绛县高级中学校职业高中班思
期刊
【摘要】:铜鼓文化是东南亚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东南亚各民族文化的共同载体,是东南亚宗教文化的产物。因此保护和传承东南亚铜鼓文化是东南亚各族人民及世界其他民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东南亚铜鼓的起源、形状特点无不吸引着广大学者的眼球,因此本文将从泰国铜鼓出发,逐步探讨东南亚铜鼓的起源、形状特点及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问题,最终以达到传承和保护东南亚铜鼓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东南亚;泰国;铜鼓文
期刊
【摘要】: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工艺课本中已经把剪纸作为教学内容,让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在客观上对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当前剪纸艺术在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剪纸艺术在小学校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一优秀的民间美术。  【关键词】: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