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花绘梦——浅谈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发展路径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工艺课本中已经把剪纸作为教学内容,让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在客观上对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当前剪纸艺术在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剪纸艺术在小学校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一优秀的民间美术。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剪纸艺术;建议与方法
  剪纸艺术在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剪纸教学的方法滞后、学校对剪纸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笔者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剪纸兴趣、遵循学生学习剪纸的基本规律两个方面提出推动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建议与解决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差,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因此,剪纸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其实,剪纸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本身对小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教师只需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发挥所长即可。要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学校和教师可以从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把握学生的欣赏能力、注重教材的重组创新、开展丰富的剪纸活动入手。
  1、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
  舒适幽雅而又富有浓郁剪纸艺术特色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剪纸学习中来。因此,有条件的学校除了可以设置专用的剪纸课室和剪纸配套工具外,还可以在剪纸专用课室及整个校园大环境中营造剪纸艺术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校的各个显眼角落、宣传橱窗、各个楼层楼梯口、走廊等地方展示学生和教师的剪纸作品,普及与剪纸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剪纸艺术。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和窗户上贴上学生自制的装饰剪纸作品,在教室活动区角里放置丰富的剪纸材料和学生的作品,学生可自由操作、玩耍。这些剪纸艺术环境的布置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有情趣的、欢乐的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興趣。
  2、注重教材的重组创新
  通过收集剪纸资料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剪纸的兴趣。学生对不了解、不知道的东西总是非常感兴趣,而学习美术课本上的内容,除了一些制作过程的图片,就是一些文字说明,一日了然,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这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他不了解的知识,有关剪纸的历史、图片;观看一些剪纸实物和剪纸动画视频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调动起来。比如在剪纸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各种各样的剪纸图片,从古代的到现代的,从简单的到复杂的,从剪纸图案的到剪纸现实生活应用的,最后出示值得收藏的精美剪纸,在学生欣赏剪纸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有关剪纸的历史、故事等,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抓住时机提问。通过这些传统与现代的剪纸艺术精品展示和有关剪纸内容的讲解,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强烈冲击和震撼的同时,使学生对剪纸的历史与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3、开展丰富的剪纸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剪纸活动,在推动剪纸艺术在学生中传播、传承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小学校园可以经常举办与剪纸有关的活动。比如,每年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剪纸比赛,并为优秀剪纸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同时,优秀的剪纸作品可以在校内进行展览或者发表在校刊杂志中,学生在获得认同之后,一定会激励他们去创作更有新意的作品;班主任或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中比较优秀的剪纸作品在班级的展示角或教室窗户上进行展示,也可以将学生剪纸作品制作成电子展示册,供学生和家长的欣赏;可以邀请剪纸艺术家走进校园,面对面的向学生传授剪纸技巧和剪纸知识;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剪纸比赛,在更高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剪纸能力,提升学生自信;组织学生参观剪纸博物馆,欣赏剪纸精品,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境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剪纸艺术,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为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遵循学生学习剪纸的基本规律
  剪纸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反映和沉淀,通过研究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更好的学习剪纸知识,扎实剪纸技能提供理论支持与帮助。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环节,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剪纸艺术,推动剪纸艺术在学生间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分别是: 临摹与创作相协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临摹与创作相协调
  剪纸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因为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一阶段为一至二年级,这个时期的剪纸教学活动主要以“临摹”为主,临摹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剪纸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复印一些简单、容易又富有代表性的例图,如简单的动物、人物、植物等造型,让学生剪刻,让学生从中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造型、技能、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艺术内涵,领略剪纸艺术造型美和意趣美,初步领会和掌握剪纸艺术的技能、技巧和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等。并训练学生的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和创造表现欲望。第二阶段是三至四年级,这个时期的剪纸教学活动以剪出复杂的图形为主,辅以图案的修改,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形象的图案,比如狗、猫、花、草等,再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例图,通过将例图的造型和纹样改一改、变一变、加一加等形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做法添加进去,变例图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阶段是五至六年级,这个时一期的剪纸教学主要以创新为主,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此时学生己经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术,能够完成基本的图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创作、运用剪纸特有语言和技能技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自身的能力所在和成功的快乐。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剪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它以绘画与手工制作融为一体,必须了解其艺术要领,掌握技能技巧和表现手法,同时又能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在剪纸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穿插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理论要点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学习当中,从而达到更好的目的。在实践引导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穿插讲授相关剪纸方面的基础知识,从了解简单的剪纸工具,材料,到剪纸的表现方法、技能技巧等知识,从简单的剪纸造型符号入手,到一些代表性图案、纹样,由简到繁指引学习,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剪纸的方法、要点,对以后学习剪纸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剪纸技能、剪纸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每年的重阳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送去水果,送去问候。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送去学生们的剪纸作品,把好的剪纸作品装裱好挂在走廊、房间里,装点他们的生活。又如,在学校的跳蚤市场上展示学生平时的剪纸作品,当他们的作品成为同学们争相购买的对象时,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同学的赞扬,体会到剪纸的成就感。在获得认同之后,一定会激励他们去创作更有新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红娜. 关于小学剪纸课教学的初浅认识[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1(3).
  [2]谢明霞. 论小学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J].少年儿童研究,2011:24.
  [3]曹淑凤, 李菊. 剪纸教学:让学生们心灵手巧[J].天津教育,2016(12).
  [4]马建军, 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1).
  [5]乔元正. 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6).
  [6]师金霞.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J].科学中国人,2014(13).
其他文献
はじめに   ご周知のように、日本の近代化の起点は欧米よりはるか低い、そのため日本は明治維新によって、近代化を実現するには欧米諸国を見習うしかない。そのうちに、教育は重大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る。なぜならば、当時の日本にとって、先進的な科学技術の導入、富国強兵の目標に相応しい思想観念や社会道徳、また資本主義の発展の為に大勢の専門分野の人材を育成など、全部教育によって実現する。この点から見れば、教育は日
期刊
【摘要】:民间美术是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之一。河南民间美术资源众多,特色鲜明,却面临众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民间美术的传承创新,寻求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更好地构建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响亮名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民间美术;传承   一、文化软实力  1、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领域的流行关键词,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
期刊
【摘要】: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但是目前区域化党建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围绕“移动互联网”和“区域化党建”两个主题,在阐述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内涵及背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高校在区域化党建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开展区域化党建的优势和现实意义,最后探索出高校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推动区域化党建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移动
期刊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依靠在实验中的不断探索和发现,进而建立其理论知识的基本框架,促进化学学习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就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化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重要作用。就如何构建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化学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创新实验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创新实验;作用  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
期刊
【摘要】:早在先秦时期,“医道”就通于“治道”,秦医和、扁鹊等一批卓越的医者留下了大量有关治国的名言。宋代医学极其发达,作为“技术官”的医者,其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甚至出现了转官为文官的现象,不少士人也与医者交往。在此背景之下,“以医喻政”成为宋代士人论政的重要手段,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王安石、苏轼都将医学话语纳入政治话语之中,以用于展开有关变法的政论。  【关键词】:以医政喻;王安石变法 ;政论
期刊
“女人是男人心中袒露的秘密。”  ——萌萌  “...对,爱情是锁链,最沉重的锁链。”  ——屠格涅夫《往来书信》  一  莎士比亚的这样一部戏剧如同任何戏剧一样,是对人类生活及其生活所依据的更高主题的描绘,也就是说,是丰富和多面相的,并且是与历史的真实情况与人类的根本境遇相联系的,从而能够数百年来吸引不同的读者。  在威尼斯这样一个具体的、真实的城市,甚至对于莎士比亚所处的英国来说,那个时代都是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在学校文化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既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又是一门传承汉民族文化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新型的教学模式,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大力度地改革。当今,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感受语文艺术的美感。  【关键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语文艺术;创新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在这台戏中,老师既是编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加快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成了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民生思想的内涵,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生思想;理论来源;内涵;当代价值  民生就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增强职高生自我认同感为研究内容,将职高生自我认同感不足的现状与思想政治课相联系,提出引导职高生自我认识,正确选择适用的教育方法的策略,达到在思想政治课中提高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目的。  【关键词】:职高生;思想政治课;自我认同感;措施  一、职高生自我认同感不足的现状  在《职高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绛县高级中学校职高班为例》一文中,笔者对绛县高级中学校职业高中班思
期刊
【摘要】:铜鼓文化是东南亚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东南亚各民族文化的共同载体,是东南亚宗教文化的产物。因此保护和传承东南亚铜鼓文化是东南亚各族人民及世界其他民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东南亚铜鼓的起源、形状特点无不吸引着广大学者的眼球,因此本文将从泰国铜鼓出发,逐步探讨东南亚铜鼓的起源、形状特点及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问题,最终以达到传承和保护东南亚铜鼓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东南亚;泰国;铜鼓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