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有序教育就是通过持续有序的教育训练、学习训练、行为训练,让学生具有高尚有序的品德,养成健康有序的心理,形成良好有序的习惯。有序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产物,是学校思品教育、养成教育的教育体现,是学校思品教育、养成教育的拓展,是我校实施“135”主体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学校有序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树立科学教育观,坚持有序原则,充分体现人的理智性,克服实践活动中行动或行为的随意性,实现人的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持久发展。
  一、有序教育实现了思品教育的目标
  学校教育就是要把思品教育、知识教育、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贯穿于对学生教育的始终。
  1.有序教育可以实现学校思品教育的目标。有序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有序训练,坚持不懈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品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有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有序课间操、有序集会、有序行走、有序活动,有序摆放,有序说话、有序做事等等。按照中小学生《守则》《规范》讲秩序、守规矩,让学生知识成为素质,习惯成为自然。
  3.有序教育可以帮助我校教师实施“135”主体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学校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育。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对学生进行有序训练,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才能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
  二、有序教育丰富了思品教育的内容
  针对本校不少学生行为规范差的现象,学校先后做了许多尝试,但效果甚微。经学校行政会议诊断、教师会议确定:学校应着力实施有序教育。
  1.学校利用周前会给老师们讲开展有序教育的目的,方法步骤,实施要求等,达成干群思想的高度统一。利用朝会、集会给学生讲开展有序教育的意义、内容、措施等,让学生自觉进行有序训练。
  2.学校开展的有序教育真正做到了:校会讲做法,班上看落实,学校重考评,多措并举开展有序教育:
  (1)用课堂常规创建有序课堂。要求学生在上课预备铃响时,立即进教室坐好,静候老师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问,3人学习小组有序讨论,按照组员职责分工完成老师布置的讨论任务,落实好发言展示的选手,认真进行展示汇报,上课的老师及时评分,每个学生为小组争得高分积极展现自我。要求小组讨论时秩序井然,有序进行。
  (2)用集合排队、有序行走、有序跑步、有序解散、有序摆放等创建有序课间操,有序集会,有序就餐,有序活动、有序教室、有序寝室。要求集合排队静、齐、快;课间操动作规范、整齐、优美;跑步与口令整齐,队伍横看成行、竖看成列;行走解散分楼道、不错走冲撞;教室书本、寝室物品整齐摆放,干净整洁,周周评比。如此等等的有序训练做到了:班干部带头,班主任督阵,值周教师检查,值周行政考评。让学生感受到有序教育就在我身边,我时时刻刻都在讲有序。
  三、有序教育刷新了思品教育的成效
  学校在开展有序教育中,通过全体师生的协调配合、辛勤努力,成绩斐然。各方面工作开展井然有序。
  1.各班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开展课堂常规的有序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着力构建了有序课堂,老师们无不感慨地说:学生学习有序了,小组学习不乱了,讨论气氛浓了,课堂秩序好了,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了。
  2.开展有序课间操,有序集会,有序就餐,有序活动、有序布置、有序摆放,通过程序推动、秩序制动、检查评比,行走规矩了,课间操规范了,跑步整齐了,集会纪律好了,就餐讲秩序了,教室内外漂亮了,寝室物品有序了。
  3.有序教育在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处受到了促动,思想觉悟、为人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行为举止文明了,见到老师问好了,班上好人好事多了,让学生从有序教育中真正体会到了“礼让包容,仁贤厚德”的梁平精神。
  四、有序教育积淀了思品教育的思考
  本校在有序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给我们留下许多反思:
  1.开展有序教育,宣传必须到位。必须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开展有序教育的目的意义,让老师们全心全意地支持学校的有序教育,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及时宣传有序教育取得的成效,共同分享有序教育成功的喜悦。开展有序教育,须有制度保障。在进行有序训练中,对个别老师、值周行政不到位、不作为,应纳入学期和年度考核。
  2.对学生的有序训练必须实行操行考评,以督促和考查学生的训练效果。不考评,不督促、不行动,学生间也会出现有好有坏的不一样效果。这样有序教育就会出现一时热情,半途而废的结果,这是难以想象的。
  3.开展有序教育,必须丰富其内容,使得有序教育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可行性,丰富多彩的有序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在不知觉中、在兴趣怏然中得到训练,从而形成自觉行动,让有序教育的成果显现。
  4.开展有序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有序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因此有序教育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让有序教育深入人心,层次递行,渐进增量,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让有序教育盛开成校园的文明之花,绽放为校园一颗璀璨的明珠。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战争年代,成功者的亮点多是“打出来”的;和平时期,成功者的亮点多是“干出来”的。不打,难见输赢;不干,难见绩效。  生于汉末、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就是如此。他之所以能被刘备“看上”,并被委以重任,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良相,关键是有“隆中对”这一亮点。这一“亮点”,照亮了刘备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前程,并最终成为事实。  然而,这虽是诸葛亮的“亮点”,却不是诸葛亮的“最亮”。诸葛亮的“最亮”,恐怕是点燃其事功的
我们要充分认识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严格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能源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是加强能源法律法规立改废。适应能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围绕“一法三条例”,推动能源重点领域立法修法,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摘 要]  通过实验导入树立微粒观,直观展示建立变化观,概念图表树立物质观,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阐述在概念教学中注意概念的正反辨析、内涵发展、概念的阶段性以及对“时尚”概念的关注等。  [关键词]  初中化学;学科素养;教学策略  化学学科素养是通过化学学习后在大脑中留存的,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概括性认识,它对一般性化学知识有统率作用,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
摘 要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是实现同课异构的基本文本。通过对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主题图、核心问题、初步探究、难点突破、知识结论、例题巩固的比较解读,得到教学启示:充分利用主题图挖掘数学图形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基本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操作性学习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材版本 比较解读 平行四边形面积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适时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要潜心解读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还要发挥教师个人优势,善于联系实际,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材资源;拓展;途径  新课程实验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作为连接师生活动的媒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
日前,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会长虞云耀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書记俞贵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德成代表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外交部机关党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机关党委、审计署机关党委等5个获奖单位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自2013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实施至10月31日,深圳市新登记注册企业达到27.65万户,同比增长130%。据统计,3—8月新增企业投资者34万人,同比增长83%;新增企业从业人员121万人,同比增长92%。新增国税纳税人11.6万户,同比增长74%,市国税局预计2013年底登记开业状态纳税人将突破70万户。新征增值税1.08亿元,同比增长38.09%。新增地税纳税人12万户
摘 要 问题导向是促进语文要素落实的有效途径。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短诗三首》为例,阐述如何利用问题导向,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具体可通过:确定核心问题,在学习目标中直观呈现“语文要素”;探究核心问题,在语文实践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紧扣核心问题,在教学评价中真实反馈“语文要素”等途径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进而稳步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问题导向 核心问题 语文要
实现中国梦,需要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公安队伍高举旗帜、振奋精神,扎实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为此,山东威海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坚持政治建警,高度重视部队学习教育工作,加大力度提高政治建警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教育方法手段。一是强化整体推进。针对当前部队学习教育不平衡的现象,支队按照“以信息化引路,以基层部队为重,以集中教育为突破口”的思路,把改进学习教育机制纳入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通俗地说,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今年4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江苏省“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专题研讨会。由江宁实验小学的宫文胜老师和申菁老师执教的两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