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有效培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ismew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種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已越来越重视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只有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其潜能。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索;创新意识;精神;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为五大领域之一,从此,科学走近了幼儿,幼儿也走近了科学。教学实践证明,科学能够大大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同时也让幼儿获得了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科学探索活动在幼儿园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教师和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共同成长。
  一、为幼儿创设科学探究的物质环境
  在幼儿的活动空间里,有意识投放适宜的科学活动材料,给予幼儿操作、摆弄它们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习观察,在观察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现象、产生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趣,这些也是幼儿创新活动的基础。可以在活动区域里设置科学角,放上适宜幼儿摆弄的物品。小班可以提供感知轻重、大小、色彩变化的物品;中大班幼儿可以为他们提供感知沉浮、空气、压力、磁性等物品。这些物品可以让幼儿参与收集,利用废旧物品,让他们参与布置、管理、制定规则。幼儿在这活动过程中会主动思考、设想、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萌发。
  二、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科学始于好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所进行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孩子们才会积极地探索,认真地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萌发创造意识。如在教学活动《鸡蛋浮起来了》中,我拿一个鸡蛋放入半杯清水中,看!鸡蛋沉下去了。接着我向水里不断加盐,使盐慢慢溶解在水里,当盐加到一定的时候,看!鸡蛋居然浮起来了。当孩子匀看完这个实验后都对鸡蛋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起来感到非常好奇,这时我问幼儿:你们知道鸡蛋为什么会发生沉浮的现象?顿时,小朋友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个个积极动脑,我就让他们各抒己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科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感知隐含的科技原理,在动手中获得知识,体验发现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在生鸡蛋在清水中沉到水底,当放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便漂在水面上的实验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透明塑料杯、鸡蛋、盐、筷子等操作材料,幼儿通过积极主动的尝试,变换材料。在操作、比较、研究、探索中,幼儿不仅了解了鸡蛋在盐水中沉浮的有趣现象,而且增强了主动探索科学的兴趣,亲历探索过程,学习用科学的步骤解决问题。
  在科学小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幼儿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开放幼儿"全脑"的过程,引导幼儿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指導幼儿实践操作的过程,也是科学小实验与生活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幼儿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还要引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操作体验,对于幼儿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涉,相反,要以朋友的身份关注和指导其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三、重视幼儿自主的探索过程
  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已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的开放空间,他们亲自参与科学现象或真理的发现,通过观察、实验接触事实,教师在引导、合作、支持中期待幼儿探究的结果。如果教师不能耐心的等待幼儿自主地发现,而急于帮助他们,那么,探究活动就不成其为探究,幼儿的的自主也是枉然,幼儿仅仅就是一个容器,一个旁观者,在那里乖乖的接受教师的给予,不会发现,也不会思考。所以,教师理智的等待决定着幼儿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在中班科学活动《不漏水的漏瓶》的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水、有漏孔的矿泉水瓶、胶布、毛巾、瓶盖等,让幼儿用漏瓶玩水,发现瓶子是漏的,然后抛出问题“怎么让漏瓶不漏水呢?”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探索──“用手堵上漏孔”,“用胶布贴住漏孔”,“用毛巾堵住漏孔”等,幼儿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着急了,因为他们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在水盆里拧紧瓶盖,然后提起矿泉水瓶,漏瓶就会不漏水。)于是,教师急急忙忙召回幼儿,带领他们一起实验,结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此时,教师又急忙帮助那些失败的幼儿。在活动中,幼儿只是照搬教师的方法,缺失了探究带来的惊喜和成功感,从而探究活动失去了它的价值。
  教师经过反思,在组织第二次教学活动时,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及时鼓励幼儿的发现,并鼓励他们探索更多的方法,当幼儿失败时,引导幼儿寻找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按紧吗?”“毛巾湿透后仍然会漏水是吗?”“胶布湿透后能粘得住吗?”“试试拧紧瓶盖。”等,鼓励幼儿继续实验,在教师的细心引导下,幼儿获得了全新的经验──在水盆里拧紧瓶盖,然后提起矿泉水瓶,漏瓶就会不漏水,那是因为水面上的空气不能流动,和水成为了一个整体。这一次活动,幼儿在与材料的一次次互动中自然习得,发现科学现象,获得全新的经验,同时也带给教师一份惊喜。此次教师的成功就在于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没有急于揭晓答案,而是因势利导,给予幼儿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发现,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结语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标,也不是以掌握科学概念为主要内容,而是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让幼儿在充满魅力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自主、自信、快乐地发展,让教师在充满魅力的科学活动中真正做一个智慧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其他文献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肠梗阻是常见症状,肠梗阻是中医急症,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本文主要论述运用各承气汤加减,运用口服、灌肠、中药穴位贴敷等方
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气内虚与邪气亢盛相互作用的结果.正邪之间的博弈处于动态变化,充斥着整个肿瘤的发展过程,在不同过程和阶段有所不同.在肿瘤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
相信现在有不少朋友都用上了安卓系统的手机了,安卓手机虽然功能强大,但耗电也是很厉害的,如果经常使用手机来进行听歌、看视频、玩游戏、发微博等娱乐活动的话,每天充电一次
滢滢西湖水,滔滔钱江潮。座落在钱塘江北岸的杭州牙膏厂,是“人间天堂”绽开的一朵奇葩。也许是月宫的玉兔不堪寂寞,也许是地上的小朋友邀它作客,15年前,杭州牙膏厂的“新生
“我当时正在开车,遇到了一群在花园里觅食的小鸟。我回家取来长焦镜头,停下车,并以它为掩护进行拍摄。它们变得更加轻松自在,这意味着我可以抓拍到它们在野外捕食的画面。我
《伤寒论》创立了不少特殊煎服方法,至今经久不衰,仍被临床所广泛应用.对《伤寒论》特殊的煎服方法如啜热粥法、麻沸汤渍服法、白饮和服法等进行阐述,并体现在现代临床应用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结合肿瘤临床实践,参考历代中医文献和近年来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肿瘤以"虚、邪、郁、毒"为病因,癌毒与窠囊胶结成瘤为基本病机.针对肿瘤病因病机的特异
目的:讨论养阴三法在恶性肿瘤中晚期的应用.方法:从如何养阴来论述.结果:养阴有三法,即助阳化阴、酸甘化阴,补血养阴.结论:在恶性肿瘤中晚期应用养阴三法可更好的提高患者生
自古以来,羊肚菌(Morchella spp.)在许多国家中都是人们所喜爱的食用菌。人们很早就想栽培羊肚菌供食用,但是至今还没有研究出商业栽培的方法。我在查谟和克什米尔调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