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医书药秤考证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刊行的《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重要医书,是研究医学问题的珍贵资料.本文根据宋校医书关于药秤的说明及其药用单位的使用情况,参考未经宋校《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相关材料,结合北宋校正医书局主要成员的身份特点、学术背景及其整理中医古籍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考证出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书采用小秤制,其量值等同于“百黍为铢制”的汉秤.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 mg/(kg·d)]、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76 g生药/(kg·d)、2.88 g生药/(kg·d)、1.44 g生药/(kg·d)],每组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8周后给予药物治疗.给药4周后,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后大鼠出现
目的 探讨归术益坤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每组均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丙酸睾酮注射液肌注,建立PCOS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中药高剂量组按1.8 g/100 g每日灌胃归术益坤方;中药低剂量组按0.9 g/100 g每日灌胃归术益坤方;阳性对照组按0.03 mg/kg每日灌胃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混悬液;模型组及空
精液微观辨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多与宏观症状一同作为辨证依据,但因缺少相关中医理论支持,故无法单独指导临床治疗.笔者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入手,探讨“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内涵与外延、“阳化气,阴成形”对精液生成的作用及“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导致精液异常的病机,提出了治疗精液异常时要以微调肾阴肾阳为主,配合调畅气血,同时兼顾五脏六腑寒热虚实,以调整阴阳偏颇,恢复“阳化气,阴成形”功能,为精液微观辨治提供理论支持.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阐明本病关键病机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关联规则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中共包括四诊信息条目100个,其中出现频率为10%以上的条目共59个;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得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四诊信息包括胃刺痛、口臭、纳差、咽部异物感等共12个;通过隐结构模型构建共挖掘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证候要素包括气虚、
所谓发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发物,因摄入而诱发产生某种疾病或激发新病、或妨碍既有疾病治疗、诱发病情加重,或影响机体康复的一类食物.狭义的发物主要应是指有升散、动风、助火、动血作用,能够引起过敏或感染加重、病情复发的食物.论饮食忌宜,则应以辨体质、辨病、辨证为基础.饮食忌宜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一概以发物论之,过度忌口可造成患者生活中的不便与营养饮食失衡.临床灵活运用葱姜蒜桂鱼等发物,顺其性,辨证用膳,所谓发物也可能成为养生保健之食疗妙品.了解发物,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与具体证候,明确饮食忌
寒地儿科作为中医儿科流派的重要分支,具有其显著的地域特征.受寒地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寒地儿科疾病特点鲜明,具有虚寒性疾病多发、外寒内热型疾病多发、湿热型疾病多发三大发病特点.基于寒地的发病特点以及寒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寒地儿科医家在治法用药上也具有显著特色,主要表现为:(1)用药平和,倡清灵之剂,少用质重峻烈之品;(2)顾护脾胃,重在健运而非补益;(3)三辨结合,立温胆合方治湿热病;(4)医养结合,尤重预防调护.通过总结寒地儿科疾病特点及其治法用药特色,可进一步为现代儿科临床提供指导.
王纶的《明医杂著》为其代表作之一,书中不仅记载各类医案,总结王纶治病之法,遣方用药之道,更是其学术思想的体现.王纶以《黄帝内经》为其医之基础,谨遵病机,重视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尤其重视三因制宜的灵活运用.其治疗内科杂病虽主宗朱丹溪,亦结合李东垣学术思想,提出脾胃阴阳、脾胃分治的论述,创新发展脾阴虚说.在治疗外感病时主法仲景依脉辨表里,寒热,虚实,缓急之症,采用或补,或下,或温,或急下等治法.在处方用药上擅长滋阴降火,化痰解郁,补气调血等法,集丹溪、东垣等诸家之长.善于化裁,用药种类灵活多变,反对滥用人参黄
清代名医尤怡论治内科杂病颇具经验,其对于头痛的诊疗十分丰富.本文通过研究尤氏对头痛的论述,得出以下结论:一,从风论治,运用风药以祛风散邪,久病则风、血同治;二、从热论治,论述的热邪有郁热、胃热、湿热、肝火、风热、痰热、热毒七种,运用性寒药物以清热,用药多升降并用;三、头痛病机涉及气虚、痰、寒湿、湿热时,从脾论治,重补脾土、燥脾湿之法;四、重先天以补肾、温肾;五、运用头部引药茶、酒、生姜,辅助上行;六、运用外治法,外治之药主以辛温开达.其选方用药稳朴、平正通达,师古而不化古.其根据自己临证经验创新思路,对头
本文着眼于易水学派医家学术理论传承与发展脉络,对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文献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行经”理论最初形成于《医学启源》,是指导风证治疗的原则与方法之一,且用药上强调随经用药与宣发升散,而不拘于“引经药”;该理论适用范围经李杲得以扩大至对肝肾湿热之淋证的治疗,但对于“行经”之药的认识则与“引经药”相混,这可能是导致该理论被淹没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易水学派医家现存著作中有关“行经”理论的描述,将该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阐释;并从临证与用药的角度分析了“行经”理论的
张仲景在《内经》腹诊基础上发展建立了仲景腹诊学术体系,将腹诊区域详细地划分为胸胁、胁下、心下、大腹、少腹、脐等部位,并将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运用于腹部的诊断,强调了腹诊的临床意义,将腹诊、腹证与病证、方药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了根据腹诊腹证的结果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明确疾病的治法治则及禁忌以及判断疾病的预后疗效,并且首倡在内伤病、外感病中运用腹诊作为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将腹诊巧妙地与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相结合,提出腹诊和四诊并重,腹证和四诊之证合参以明确治则治法、治疗禁忌等,完善了中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