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党委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塑造团结、和谐、精干、高效的领导团队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工作目标,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调动校处两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建立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制定了《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把理论中心组学习作为“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坚持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理论学习和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学校班子决策结合起来,增强领导班子战略眼光、大局意识和决策水平,提高领导班子运用理论指导推进学校发展实践的能力。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功能,结合学校工作实践,对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立项研究,实现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推动全校的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并形成一批重要的理论学习成果。
学校党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辩证关系,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职权,形成党委集体与校长负责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校级会议制度,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事项和大额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党委集体讨论,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保证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班子成员之间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领导集体。
学校党委坚持群众路线,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决策过程中,党委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会、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如住房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都要经过教代会讨论。广开民主渠道,倾听多方意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实行“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认真接待和办理教职员工来访来信事项,建立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定期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要求,密切了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关系。
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北京语言大学院处级干部选拔任用若干规定》,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机制,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处级干部的管理、监督和培养教育工作,开展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度,完善各项考核和述职述廉制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把好干部使用、监督关,从源头抓起,加强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不同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使干部领导和管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学校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总体结构基本符合学校发展需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几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原则,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学校党委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学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尽可能与行政、教学、科研组织对应设置党组织,形成健全严密的组织网络。对于本科生,学校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对于研究生,学校充分考虑其特点和需求,在学术梯队和专业中组建党支部,既解决了原来按照班级和年级设置党支部带来的组织生活不易组织的问题,又加强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党员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了教师学术梯队的发展。学校进一步完善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党组织建设创新评比活动,推出校机关党总支的“1 1联手共建”为代表的党建创新项目,促进各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开展先进性教育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在党员教育工作中,重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座谈会、培训班的方式来解决。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重点做好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学校党委加强业余党校建设,建立了班级、院系、学校三级教育体系,加强培训,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坚持标准,规范程序,注重培养,开展团组织“推优”工作指导。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完善入党和转正手续。普遍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加大对教师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积极吸收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生入党,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扩大党员比例。
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学校党委按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切实解决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了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解决了师生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得到97.95%的满意率,学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张 雯]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制定了《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把理论中心组学习作为“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坚持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理论学习和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学校班子决策结合起来,增强领导班子战略眼光、大局意识和决策水平,提高领导班子运用理论指导推进学校发展实践的能力。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功能,结合学校工作实践,对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立项研究,实现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推动全校的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并形成一批重要的理论学习成果。
学校党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辩证关系,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职权,形成党委集体与校长负责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校级会议制度,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事项和大额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党委集体讨论,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保证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班子成员之间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领导集体。
学校党委坚持群众路线,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决策过程中,党委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会、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如住房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都要经过教代会讨论。广开民主渠道,倾听多方意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实行“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认真接待和办理教职员工来访来信事项,建立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定期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要求,密切了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关系。
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北京语言大学院处级干部选拔任用若干规定》,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机制,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处级干部的管理、监督和培养教育工作,开展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度,完善各项考核和述职述廉制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把好干部使用、监督关,从源头抓起,加强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不同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使干部领导和管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学校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总体结构基本符合学校发展需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几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原则,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学校党委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学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尽可能与行政、教学、科研组织对应设置党组织,形成健全严密的组织网络。对于本科生,学校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对于研究生,学校充分考虑其特点和需求,在学术梯队和专业中组建党支部,既解决了原来按照班级和年级设置党支部带来的组织生活不易组织的问题,又加强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党员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了教师学术梯队的发展。学校进一步完善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党组织建设创新评比活动,推出校机关党总支的“1 1联手共建”为代表的党建创新项目,促进各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开展先进性教育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在党员教育工作中,重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座谈会、培训班的方式来解决。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重点做好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学校党委加强业余党校建设,建立了班级、院系、学校三级教育体系,加强培训,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坚持标准,规范程序,注重培养,开展团组织“推优”工作指导。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完善入党和转正手续。普遍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加大对教师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积极吸收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生入党,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扩大党员比例。
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学校党委按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切实解决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了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解决了师生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得到97.95%的满意率,学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