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周记式”学习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使用“周记”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回顾旧知,并且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去梳理数学知识与信息,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周记的写作中及时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即“总结知识——得出方法——延伸知识”,延伸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习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知识;周记;总结;学习能力
  一、使用“数学周记式”学习,帮助学生及时回顾知识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教师在讲台上就像“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小问题,有个别的学生还是没有认真学习,成绩不佳。面对这些问题,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我谨记:“温故而知新”,所以我让学生采用“周记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做笔记,并及时回顾知识。特别是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最起码这样能让他们先从记做起,因为要写周记,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务必做笔记,就算没有做笔记,在写周记时,也要拿其他同学的笔记来看,这样做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也能使他们或多或少学到一点知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使用“周记式”的学习方法,“记”是为了更好的“学”,及时回顾知识,加强记忆,及时梳理知识点,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梳理中反思学习方法,做到了“记”,在“记”中总结出了“学”,形成了一种“学有所成”的学习氛围。
  二、使用“数学周记式”学习,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知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做笔记,并且要及时总结每一个小知识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周记”的学习方式,及时梳理知识,整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学习,对于一些公式也便于理解和记忆。通过及时总结一周所学的知识,理解知识,反思、小结,再次在总结中感悟原理,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通过使用“数学周记式”的学习,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能让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且能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在帮助批改学生的周记时,能关注到学生的动态,以及及时发现学生的“小心思”,发现好的作品时能及时进行表扬和分享,这样满足了学生的优异感,同时也能让其他同学一起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采用“数学周记式”的学习方法,帮助了学生及时梳理知识、总结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多总结、多反思、多归纳,不断地学习,更好、更快地提高数学成绩,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三、使用“数学周记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學生体验到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周记式”的学习方式是周末的家庭作业,能让学生在个人的空间里回顾知识、思考问题、总结方法。“周记式”的数学作业,其实跟语文的作业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数学式”的“周记”所记的是数学知识、数学符号、数学在生活中的点滴,并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四、使用“数学周记式”学习,实现数学价值
  数学学科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是难以揣摩,思维难以转弯,学起数学有心无力,有头无尾,有很多同学难以长期坚持学数学。根据种种原因,我采用“数学周记式”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坚持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数学。
  在生活里,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加要有一颗善于总结的心。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我们努力学习知识,为的是学习好各种技能,实现其价值。
  使用“数学周记式”的学习模式是:“总结知识——得出方法——延伸知识”。在总结知识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利用所学的知识,再生知识,创新知识,也就是根据知识点自编数学题目(一题多变型),解决问题。这样更高层次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更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种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接受中学习数学,慢慢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里,找到自信,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使用“数学周记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人民群众评价教育的重要标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制度管理,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学校要建立“制度管人、目标促人”的管理模式,实行“各项工作深入学生教师当中”的管理方法,确立“以规章制度为规范,以落实职责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保障,以优质育人为目标”的考评机制,建立行政人员、班主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核心素养的学习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的收获。着重从写字、读书和作文三方面阐述了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操作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读书;作文教学  从教十多年来,上了多少节课已然记不清楚了,但是每上完公开课或者是要去上优质课的老师借用班级磨课,而后重新再上一遍的场景却历历在目。为什么看上去准备如此精心,气氛如此活跃的课堂却难安一颗老师担忧的心?课堂有多少花边儿可以剔除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德育是树人的伟大奠基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年级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下面就围绕主题浅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年级管理;实效性  德育当属于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目前,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而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和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要求又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以及具备
【摘要】创設真实有效的课堂语境,能使语言的知识点更贴近生活,更生动具体,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也是遵循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原则,通过语境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设语境;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2012)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语言技能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摘要】初二生物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是评估初中学生所规定的生物学学业水平程度,考试内容包含七八年级四册书。中考前复习的准备工作量非常之大,其中小组合作是复习方法中的一个,能使学生的复习多样化、灵活性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创新精神。基于此,本文浅析了初中生物中考前小组合作复习方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小组合作  在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
【摘要】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生思维方式更偏重于形象思维,思维还不够严谨,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很容易粗心大意、丢三落四,计算错误是小学生数学考试丢分的重要原因。数学教师增加课后计算题的训练,对学生经常出错的计算题目进行汇总,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加强易错知识点的讲解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细化计算题的讲解,可以提升学生的计
【摘要】计算,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获得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但就目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而言,其正确率并不高,因为小学生年纪太小,思维方式过于活跃,课堂注意力集中难度很大。而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逐步引入小学教育并广泛发展起来。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注重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
【摘要】幼儿的成长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幼儿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做好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应积极承担的责任。作为幼儿园园长,需要以幼儿们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培育幼儿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园合作中助力幼儿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处于个体接受正式教育的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或多或少影响着幼儿们的道德素质和习惯养成。传统幼儿园教育中常
【摘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是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于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维护家庭社区稳定,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明确学困生的成因,实施个性化教育,带领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让每一个孩子都“闪亮”起来,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转入小学,有些学生逐渐感到学习不再是件快乐的
【摘要】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重点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教学的内容的结合,还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深化知识理解,得到综合素质提升。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出现的问题,并介绍了有效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