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世纪的美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g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长达近千年的时期,从西罗马帝国476年的覆亡到大约1450年为止。艺术史上的中世纪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这些阶段的艺术都是表现基督教思想观念,无论是雕刻,绘画,彩色玻璃画等,都是用来装饰在教堂建筑上的。即使是小型的绘画也是宗教意味十分浓厚的作品。
  【关键词】:中世纪;艺术;雕刻;绘画;彩色玻璃画
  第一章 拜占庭艺术
  1.1拜占庭的建筑
  繁荣的东罗马帝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影响最大的帝国之一。他的边疆辽阔,主要就是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区域,同时远及俄罗斯,而且昔日强大的罗马帝国也曾经在此留下过诸种影响的痕迹。因而,在拜占庭艺术中看到古代艺术的投影是极为自然的。
  拜占庭的建筑成就集中地体现在教堂建筑物上。其主要特色是对中央圆顶的强调。这是和宗教性的要求息息相关的,因为圆顶代表天或天堂,而且尚有以之护盖圣洁处所的意味。
  圣索菲亚意即“神圣的智慧”。这座拜占庭建筑的最佳范例是耗费了巨资才建造起来的。当时,曾有万名工人花了六年时间才完成的这一旷世之作。建筑师并未将建筑的外观作为重要的考量对象,人们所见到的不过是普通的砖块上涂以泥灰,既没有大理石贴面,也没有器宇轩昂的柱廊以及装饰的浮雕。然而,在教堂的内部却镶嵌着富丽堂皇的图案,包金叶饰和彩色的大理石柱,边棱上还饰有大量的彩色玻璃片,当阳光射入,他们就折射出宝石般的迷人闪光。
  1.2拜占庭的雕刻
  事实上,从五世纪开始,纪念性雕塑就开始消失了。在拜占庭艺术里,由于受到基督教教条“不要崇拜偶像”的限制,大型的雕像不再有容身之地。雕像从来没有如此衰微和萧条过。公元前八世纪末所发生的“破坏偶像运动”使雕像艺术的发展显得更加困难。
  不过,如前所及,小型的浮雕向来是拜占庭人的所长,依然有一定自由的空间,不仅在题材内容方面显得多种多样,而且其风格语言也是变幻多端的。例如,《伊菲革涅亚的牺牲》,这是一件婚礼礼品的工艺品盒,上面令人惊讶的刻着古希腊神话中一个著名的故事,甚至是根据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的插画手稿而刻制的。
  1.3拜占庭的绘画
  这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有教堂内的壁画,镶嵌画,小型的可以携带的圣像画和圣经的插画等,在风格上则受近东艺术,罗马壁画,早期基督教地下墓窟中壁画的影响。这些作品往往呈现平面性的装饰趣味以及华丽耀眼的色彩,而题材都与基督教有关。除此之外,还有由镶嵌画转变而成的色彩玻璃画,用于教堂内部装饰,同时以视觉的形式讲述与《圣经》有关的故事片段。
  例如《宝座上的圣母》是一副严谨的宗教绘画,高度的对称和人物的肃穆等使得画面有静止之感。尽管仍然有不及古典绘画的地方,譬如运用了透视缩短法而画的宝座与圣母身体似乎没有足够明确的而又真实的联系。但是从脸部的明暗,服饰褶皱的多变,放射状的衣纹所显示的人体结构等多方面来看,此画已有了相当的造诣。
  第二章罗马式艺术
  2.1罗马的建筑
  大约在第十世纪晚期,正当拜占庭艺术遍布欧洲之时,另一种艺术在西欧各地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到十二世纪,这就是罗马式艺术,他也是和宗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罗马式艺术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性风格的另一个高峰。
  罗马式艺术中教堂建筑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形式基本延续了罗马时期的风格。但是,大量使用石材,此与罗马时期使用砖块是有所不同的。高墙塔楼的结构是罗马式建筑的显要特征。通常外墙是比较简朴,早期的教堂建筑更是如此。
  就建筑而言,最有特色的就是其外部装饰。主立面中的小圆柱加一排排的连拱是一种独特的井然有序的结构,仿佛是音乐节奏的淋淋尽致的展示,即传达出庄重肃穆的气氛,又有变化有致的情调。再看建筑的内部,天顶上的《荣耀基督》是最大最醒目的形象,它与其他众多的形象在一起,在一片闪烁金色的辉映下,仿佛可以升腾到最高的天际。天顶正中的圆孔起了采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建筑的象征力量。
  2.2罗马的雕刻
  自从11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大量教堂的建筑的兴建,在中世纪曾经一度是大型的、全身的雕像又在次出现但依然不是完全独立的形态,而是与建筑的构件结合在一起,多多少少受到局限。
  由于前几个世纪雕刻艺术的贫乏,罗马式时期的雕刻家常常要从古罗马雕刻或金器上寻找启示和灵感。由于装饰上的需要和形象再现技巧上的生涩,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明显的类型化的倾向。《逃往埃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整个作品反映出罗马式雕塑所孜孜以求的那种优雅构成的特点。圆形和弧线的反复增添了整个雕像的设计感。装饰性的植物成为背景,具有图案性的圆形是雕像的支撑物。
  2.3罗马的绘画
  这个时期的绘画如果与建筑和雕刻相比,还是显得贫弱了许多。绘画的大致特征是明显的轮廓线条,鲜明的色彩和平涂的作画方式,光线、远近、质感等问题似乎都不在考量之内。不过,在十三世纪的法国《圣经道德教谕》的一幅插画中,人们还是可以有点兴奋地察觉到对写实的一种卓越回归。
  第三章哥特式艺术
  3.1哥特式的建筑
  罗马式艺术发展了两百多年以后,到了十二世纪,在法国又有一种新的艺术逐渐形成,而后扩展至全欧洲,并且一直延续到十五世纪,这就是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多方吸取的结果,它从罗马式的厚重,结实风格转化为强调垂直向上,轻盈修长的独特形式。哥特式建筑是最为复杂的建筑风格之一,它将教堂的装饰推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交叉的拱门承受高耸的屋顶,厚实的墙壁和巨大的窗户的重量。其中称为飞扶壁的拱门支撑物显得轻盈通透。在拱形的天顶上有挺秀的塔尖直指天穹。加上中殿的天顶,修长的立柱,彩色玻璃画组成的花窗等,这一切都散发出一股神秘壮丽,恍如置身天堂般的气氛。   巴黎圣母院无疑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它始建于1163年,随后的一百年又陆续加建,因此其外貌既有罗马式建筑的特色,又有哥特式的独特风貌。
  3.2哥特式的雕塑
  哥特式艺术中的雕刻主要还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如教堂外部和入口的高浮雕和圆雕像等。这一时期雕刻的特点是写实性和独立形态意义的增强。尽管人物的造型显得较为瘦长,往往具有安静温和的气息,但是已经和拜占庭和罗马式雕刻艺术有了相当大的差别。一直到十三世纪以后,雕刻与建筑才开始分道扬镳,独立的、较大的雕像才得以产生。
  例如《圣母往见》算是哥特式雕塑中的极品。人物的造型远远盖过了柱身的存在,这在哥特艺术的早期完全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在这里,无论是脸部的类型、服饰的褶皱、动作以及姿态等都显然有着回归古典的味道。整个中楣都洋溢着一种深沉的温情,人物之间仿佛可以通过姿态和眼神来传递人世间那种真挚的情感。尤其是衣袍上的褶皱的处理,已经证明了写实的力量,凸显了艺术家重新把握生活,彻底征服石头的高超技艺。艺术正是在这种一步步地摆脱束缚的过程中走向闪现希望的文艺复兴时期的。
  3.3哥特式的绘画
  哥特式艺术中的绘画主要是彩色玻璃窗上画的彩绘。这些彩色玻璃画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和强烈的装饰性。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光线将色彩缤纷的玻璃画变成了无比生动的神话故事,同时也使得教堂显得更加壮丽、神秘,置身其中就像进入彩虹满天的特殊世界,充满了美妙的宗教气氛。
  彩色玻璃画在哥特式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息息相关的。比较而言,罗马式教堂建筑的窗户较小,因而有较大的墙面容艺术家驰骋制作大型壁画的想象力,哥特式教堂则窗户大增,壁画就自然让位给了彩色玻璃画,而后者也为哥特式教堂增添了瑰丽,奇异和神秘的气氛。
  结语
  中世纪艺术在风格上与古希腊罗马艺术具有极大的差异,往往趋于装饰性、抒情性、象征性以及观念化的表达,本质上远离了现实生活,而且并不注重写实性的技法,如透视、比例、质感、量感等原则,而是采用变形、抽象和超脱时空的手法。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对西方美术史的了解,进一步论述了中世纪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杨周翰《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李建群《欧州中世纪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恩寰 《西方美学思想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4]单世联《西方美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5]丁宁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画历史悠久,以笔墨精致,形神兼备为上。线条又作为中国画中最基本、最简练、最单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画中的运用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表现内容、塑造物象的手法,更是决定画面表现力与生命力的关键,成为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呈现出非凡的表现力。  【关键词】: 中国画;线;线条美  一、线条的时代特征  中国画讲究抒情、写意,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近现代以来为区别西方的油画等外国
期刊
【摘要】:齐瓦当纹样的独特艺术风格在诸如建筑、平面、产品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虽然有所增加,但在服装中的运用尤其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还非常少。本文简要介绍齐瓦当的渊源和形制特征,总结其艺术特色,阐述其在女装创意设计中的价值。  【关键词】:齐瓦当纹样;女装创意设计;价值  齐瓦当被晚清金石学家发现,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瓦当在古代是用来保护屋顶的檐椽不受到风雨的侵蚀。齐瓦当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独具特色
期刊
【摘要】:徐军老师的《敦煌壁画欣赏》是给八年级学生上的一节初中美术鉴赏课程,这节课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是采用单一的传递方式介绍敦煌壁画的概念,而是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入现场”,让学生体验回归真实的现场感,以自己的作品和经验感染学生,并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得一手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审美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徐军;《敦煌壁画欣赏
期刊
【摘要】:包装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商品同质化与同质化包装设计的今天,人们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那些令人心动的情感化包装设计上来,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包装;情感化设计;文献综述  当人们行走于商场店面之时,经常会为商品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包装,美丽的设计而动容,人们在购买具有设计感、美感的商品的时候,往往会陶醉其中,这是商品包装的力量,更是设计的力
期刊
【摘要】:副刊既是台湾地区文学发展的推动者与鼓吹者,也是台湾地区文化发展的启蒙者与推广者,文艺副刊对于台湾社会产生了若干值得探讨的作用。本文从台湾副刊的传播方法入手,结合具体诗作,深入解剖其媒介生态,不仅对台湾新闻传播史研究来说是必要的,也对大陆文艺副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台湾;文艺副刊;社会作用  柏杨曾经说过:“副刊反映了一份报纸,甚至一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气质。”本文以台湾文艺副刊
期刊
【摘要】:“百首歌曲唱云南”演唱大赛是推出了100首赞美彩云南、讴歌新时代的经典歌曲及新创作歌曲的比赛,为云南声乐作品推进和发展做了重要贡献,为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凝聚正能量。  【关键词】:百首云南歌曲;云南声乐作品;推进;发展  一 介绍百首歌曲唱云南大赛  首届“百首歌曲唱云南”演唱大赛是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云南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一项重大声乐赛事。于2015年11
期刊
【摘要】:《魔兽世界》是美国暴雪公司非常具有人气的一款大型3D网络游戏,风靡全球,故事背景更是一部史诗级巨作。其中音乐的创造极具代表性,庞大的音乐制作团队,恢宏的游戏配乐场景,以及当代杰出的游戏音乐作曲大师,共同组成了《魔兽世界》游戏音乐的一部分。本文以《魔兽世界》音乐制作团队其中的作曲家之一贾森·海耶斯创造的《艾露恩之歌》为例,浅析其中有关和声,配器,织体,人声等创作手法,来分析当代游戏音乐创作
期刊
【摘要】:作为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环境下孕育而出的民族与美声两种形式唱法,当前已经广泛运用在我国声乐教学。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从音乐歌唱表现形式方面,全面分析比较两者的相通性与差异性,既要继承民族唱法,还要学习美声唱法,才能益于我国声乐教学工作良好开展,促进歌唱方面教育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名族唱法;美声唱法;比较研究  引言  我国声乐界教学对民族与美声两种形式唱法探究从来
期刊
【摘要】:曾以为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艺术。挂在长廊里的油画、放在拍卖行里的作品、矗立在游览胜地的雕塑、在街头巷尾贩售的,这些都是艺术。后来有人告诉我,音乐、摄影、绘画、舞蹈、木刻、风雨、山水、和平,甚至战争,这些也是艺术。那么艺术究竟是什么。  【关键词】:艺术起源;艺术分类;文化系统  一、艺术起源  谈到艺术,我们不免会想艺术从何而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艺术的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和健康。而玫琳凯是主要经营国内的护肤品和彩妆等,它的销售理念和别的化妆品有一定的区别,玫琳凯化妆品里的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美容顾问进行专业解答的全面的公司。标志色彩上选用了展现女性柔美的粉红色,加上与白色底的搭配,显得格外清新、自然、柔美,将女性的美好特性融入到设计中,这也是它与其它化妆品的不同之处,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展现自己品牌的特点,提高品牌的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