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敦煌壁画欣赏》课例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军老师的《敦煌壁画欣赏》是给八年级学生上的一节初中美术鉴赏课程,这节课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是采用单一的传递方式介绍敦煌壁画的概念,而是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入现场”,让学生体验回归真实的现场感,以自己的作品和经验感染学生,并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得一手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审美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徐军;《敦煌壁画欣赏》;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知觉体验
  在本课中,如何欣赏敦煌壁画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克服难题,徐军老师巧妙地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在课堂这个特定环境里欣赏敦煌壁画的知觉体验。
  首先,拿出他自己制作的莫高窟模型,这个模型的拆装过程,如同变魔术一样,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起来,这样就唤起了学生们知觉体验的欲望。接下来,徐军老师又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教学道具“经卷”,学生们兴奋异常,每个人都想亲手摸一下这个经卷,学生们此刻都沉浸在身临现场的感受中。紧接着,徐军老师话锋一转,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让人悲愤的100多年前的1904年3月。敦煌史这段令人伤心的历史,怎能让课堂里的学生们心中平静呢?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敦煌壁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欣赏,此时学生们的知觉体验已经全面释放,在徐军老师制作的如此丰富的教学道具组成的现场环境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对敦煌壁画有了整体深入的体验。
  “知觉不是关于世界的科学,甚至不是一种行为,不是有意识采取的立场,知觉是一切行为得以展开的基础,是行为的前提。”[莫里斯·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2005年版,第5页]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并不是仅仅由眼睛看到就算体验,因为,学生在欣赏对象的过程中产生联想的场域并不是由局部的视觉因素构成的,而是学生在整个课堂里知觉到的客观对象形成的文化性带来的对学生本质意义上的影响。这个知觉对象应该是立体的、可以触摸的、能够使主体回归真实情境感受的客观存在,比如徐军老师出示的莫高窟系列教学道具。
  2.以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徐军老师的《敦煌壁画欣赏》课程,是他在对教学主题极其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形成的专题研究型教学范例。
  “如果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一桶水”装满呢?教师需要在对书本知识充分熟悉的基础上,了解与这节课相关的背景知识,将知识系统化整合,通过这节美术鉴赏课希望呈现给学生什么内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维度上得到哪些提升和影响,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设计好“敦煌”这一教学主题的基本教学框架,徐军老师先后七次自费去敦煌考察研究。正是由于徐军老师对教学研究的特别执着,所以,在他所展示的不同的“敦煌”教学中,能够为我们呈现他自己在敦煌研究院临摹的壁画白描稿、他复制的敦煌壁画残片、从敦煌带回的沙子、他亲手制作的能够拆装的壁画模型与雕塑以及他临摹制作的可以乱真的经卷。这些,都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研究中比较缺少的态度与实际行动。
  研究型教学研究的不仅是教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学,因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美术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要从研究学生如何学,研究学生的知觉变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检验学生能力水平发生的变化。一个美术教师研究学生的过程,反衬出教师自身对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新认识。徐军老师用一年多的时间,面对不同教学对象的时候,将“敦煌”这个美术教学主题进行了连续不断的修改和探讨,反复对教学进行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因此促成了这节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美术鉴赏课。
  3.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贯穿始终
  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效力。
  如果徐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采用单一的传递方式介绍敦煌壁画的概念,那么,带给学生的可能就只是一种对学科知识、概念的浅层次呈现,这样,中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知觉水平是表面的,他们也不会形成对敦煌壁画的真正认识。徐军老师将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贯穿课堂,整节课都是以聊天问答式的轻松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不断地用各种各样的教学道具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试图让学生自己发问,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关键词来进行概括总结,同时根据学生的思路灵活安排课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有效地避免了封闭死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兴奋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认知。
  4.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的鉴赏能力
  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提出了一套美术鉴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即:用语言陈述被欣赏作品画面上可以直接所见的内容,即让学生观察“有什么”;探讨这件作品的造型关系,即观察那件物体是“什么样子”;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探讨艺术家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观念;在这些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以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
  徐军老师的这节课看似“形散”实则“神聚”,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中将费德门的四步鉴赏模式贯穿其中,带领学生对敦煌壁画进行了逐步深入全面的鉴赏。首先,利用图片、模型、经卷等教学道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提问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描述“看到了什么”。接下来,通过观察、触摸、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描述壁画的造型特点及图案排布等形式特征。然后,探讨敦煌壁画可能表达的含义或者宣扬的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在整节课的鉴赏过程中,徐军老师在某两个或多个环节之间进行交叉或重叠,在灵活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将鉴赏的步骤完整地贯穿下来。同时,不仅停留在鉴赏敦煌壁画的造型特点、图案搭配、颜色特征这些基础的层面上,而且将敦煌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艺术探索方法都融入其中。更重要的是,经过敦煌艺术的感染,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保护文物、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魅力的价值观。
  5.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三者之间又相互支持,有机整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
  徐军老师在《敦煌壁画欣赏》的教学实践中,无时无刻不是带着对敦煌壁画的深厚感情来进行教学。从深情讲述“敦煌史是一段令人伤心的历史”到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管怎样也不要太悲观”再到陈述“敦煌艺术对我们今天文化的构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敦煌壁画正在面临的威胁将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娓娓道来,“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对古代艺术、文化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另一方面对她的保护也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同时激发起学生保护文物、传承敦煌文化的情感态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练习方法是塑造嗓音的重要手段,而“哼鸣”练声法则是一个虽然人人都知道,但又往往为多数人所忽视的嗓音练习的秘诀。笔者在本科的声乐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哼鸣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是其他方法无可取代的。本文主要讲述哼鸣的作用,类型以及在声乐中的运用。  【关键词】:哼鸣;声乐训练;分类;作用  一、哼鸣的作用  1、帮助获得集中而有穿透力的声音,即“高位置”  好的声音既不是
期刊
【摘要】:传统纹样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文化积淀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表现出新的形式。传统纹样的产生,变化以及发展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中展开的。通过对传统纹样的文化符号意义以及指向分析,将其运用在现代设计中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文章指出传统纹样的内在特征与审美取向,及其在社会的发展潮流中被赋予的新的内涵,着意探讨民间传统纹样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启示,说明现代设计中合理融入
期刊
【摘要】:手工艺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可以预测到的是,在不可逆转的文明进程之下,“手艺”的文化价值、哲学意义和审美价值都将日益凸现出来,并且会产生巨大影响。笔者以中国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其在现代发展进程中如何绝处逢生,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其它传统艺术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传统灯彩;现代转译;应用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经济到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传统文化与
期刊
【摘要】:路遥的小说《人生》通过主人公高加林展示了中国农村与城市的矛盾。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借助于于连这一核心人物表现了法国巴黎上流社会与外省的差异。不同的生活背景之下,两位作者采取了相同的手法,从高加林和于连的形象在性格矛盾、奋斗经历、最后醒悟三方面存在的共性,揭露了深刻的社会人生主题。  【关键词】:于连;高家林;形象共性  路遥小说《人生》展示了中国农村与城市的矛盾,司汤达的《红与黑》表现
期刊
香水这个词,从拉丁文"perfumum"衍生而来,意思是"穿透烟雾",旧约圣经提到香水,通常指一种香料形成,而在中国,香水的释义芳香的水。在现代,一提起香水,人们自然会想到高雅、华贵。的确在很早以前,只有上流社会的贵族才可以使用香水。而在今天,人们对香水的偏爱和使用已发生了观念和习惯的变化,香水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化妆品。香水不仅是一种工艺制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东方香水清新淡雅,西方香水
期刊
古筝,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当代中国的乐器发展中独树一帜。因筝独特而有魅力的音色、精致婉约的外形、丰富悠久的历史,使“筝”这个乐器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现在,古筝的曲目丰富,不仅因众多极具内涵的传统乐曲蜚声世界乐坛、也因各家筝派的精彩演奏而熠熠生辉。每年更是有大量的创新筝曲从各大音乐院校涌现出来。古筝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理性的技术分析、离不开科学的音乐分析方法的判断和指导。相信很多古筝演
期刊
【摘要】: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住宅和办公场所室内设计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需要舒适,更需要符合现代人民群众的审美价值诉求。但是现阶段室内设计工作实践中,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一般不兼具美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严重制约室内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推升,更不利于全面满足消费者对于室内设计的需求。本文以室内设计为研究视角,针对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讨论,从视觉心理学的特征出发,
期刊
【摘要】:“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天”。简单的说象和艺术形象都是天地万物形象的反应。艺术形象则是以形象来表达情意 “形而上谓之道”。“道”万物是由阴、阳组成的。变化与统一是对不同的事物间和谐统一的美的追求,它被认知为一切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变化是指各部分之间在形式上的的差异和区别,统一是寻求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等美学观都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意内容和表
期刊
【摘要】:中国画历史悠久,以笔墨精致,形神兼备为上。线条又作为中国画中最基本、最简练、最单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画中的运用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表现内容、塑造物象的手法,更是决定画面表现力与生命力的关键,成为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呈现出非凡的表现力。  【关键词】: 中国画;线;线条美  一、线条的时代特征  中国画讲究抒情、写意,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近现代以来为区别西方的油画等外国
期刊
【摘要】:齐瓦当纹样的独特艺术风格在诸如建筑、平面、产品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虽然有所增加,但在服装中的运用尤其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还非常少。本文简要介绍齐瓦当的渊源和形制特征,总结其艺术特色,阐述其在女装创意设计中的价值。  【关键词】:齐瓦当纹样;女装创意设计;价值  齐瓦当被晚清金石学家发现,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瓦当在古代是用来保护屋顶的檐椽不受到风雨的侵蚀。齐瓦当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独具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