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抽奖”砸中你“杀鱼盘”盯上中小学生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的小学生小赵在观看娱乐视频时,看到了一则幸运抽奖活动的广告,发布者称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要随机抽取幸运网友发放福利。小赵看到留言后,好奇地加了对方的微信聊了起来。微信名为“超酷少年”的广告发布者告诉小赵,自己正在举办“生日幸运抽奖10倍返现”的福利活动,只要给他的微信转钱,他就回馈为他庆生的网友10倍的钱款作为福利。单纯的小赵随即向对方转账1314元,结果返现一直杳无音讯,再联系对方时已被拉黑。
  社交网站广撒网逮“鱼”
  民警侦查发现,这是一种针对中小学生实施的“杀鱼盘”电信诈骗。此类诈骗以中小学生为主要作案目标,即犯罪嫌疑人眼中的“鱼”。疫情期间,他们利用广大中小学生上网课接觸手机多,防范意识不强、思想单纯的特点,通过社交软件以幸运抽奖、赠送游戏装备、生日宴会发福利等名目骗取中小学生的信任,再通过发送微信、支付宝二维码,让中小学生扫码支付,从而骗取其钱财。日前,齐齐哈尔民警辗转多地,打掉了这一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该犯罪团伙针对中小学生实施诈骗犯罪20余起。
  警方提示:不要将支付密码告诉孩子。
  中小学生涉世未深,对于电信网络诈骗辨识能力较低,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加强监管,不要将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同时也要减少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余额。
  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讲授一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告诉孩子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从而减少此类诈骗案件的发生。
  中小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受骗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
其他文献
临沂五贤祠,原名景贤祠,明嘉靖年间沂州何格倡建,原址在临沂城南关外。清乾隆年间,由知州王垲主持,移建于洗砚池旁,并更名为五贤祠,意在纪念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
近年来,各种非法集资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的幌子,以理财众筹、期货、虚拟货币等形式在各大网络平台巧取豪夺。互联网是把"双刃剑",非法集资恰恰是通过互联网变得隐蔽,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原有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课税的相关政策及其征管方面存在一些问
在全面育人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引下,中外合作大学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实践活动和社团管理三种途径实施通识教育。通过考察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与外部社会的接触、学生参加的各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