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66-02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这场改革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如何与新课程同行?如何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学校新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教师培训与提高的核心问题。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及时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反思通常有以下三种: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种行为在个体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合,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对于指导行为知识的过程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应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因教学过程产生的结果,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教学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一、思得所谓思得就是思考课堂教学中的收获所得。这能使自己时时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根据课前准备时的设计实施教学计划,而且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选择深刻生动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引用巧妙鲜活的比喻;为提高学生的某种能力,采用卓有成效的教法;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有独到新异的见解等。追思回忆时要及时把握住它们,反复实践、推敲、记忆下来;经过日积月累,不断充实可以集腋成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分词短语作状语时(独立主格结构除外),很容易在逻辑主语上出错。我将其规律总结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分词短语作状语,逻辑主语要注意,他就是他,你就是你,主动、被动要特记。”
  二、思失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较大差异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上各有不同。因此,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和谋划与课堂教学实际总会有不相吻合之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思失可以使教师及时采取矫正、补救、调节教学的措施。因此,教师思之愈深,发现问题愈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补益就愈大。如学习必修4第四单元“动词-ing做定语”时,由于学生初中阶段学过了动词的-ing形式做定语的用法,故上课时便一语带过,没进行讲解。课后,不少学生提出“动词的-ing形式做定语位于名词前与名词后作用是否相同?”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对这点还很模糊或者说没有掌握。我反思了教学中高估学生的水平而漏讲的原因,及时补讲了动词-ing形式单独做定语时,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若动词-ing短语做定语则放在名词后的区别。
  三、思效思效就是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这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等等。反思教学的实际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收检测,个别询问调查和对学生解惑答疑等手段,从中获取反馈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如,在学习but作介词,译为“除……之外”时,我出了两道例句:
  1、She had nothing to do but go home.
  2、He could do nothing but obey the orders.
  有的学生看了例句就说出了“but前面有do (did, does),but后的动词用原形”的一般规律。但后来我在检测时出了一题:
  He didn’t have any choice but for her.
  A. waiting B. to wait C. to waited D. wait
  相当一部分学生都选了D。从答案中可看出学生们凭生硬记忆不甚理解的弊病。他们只看到but前的didn’t,而没有考虑到but前的这个do必须是实义动词!因此,我补充了以下练习再巩固,以达熟练的效果。
  1. They had no choice but (leave, to leave).
  2.He wanted nothing but (stay, to stay) there.
  3. Last evening, he did nothing but (repair, to repair) his farm tool.
  四、思改即思考改进教学方法,这能经常督促自己去追求完美。教师应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客观分析教学效果,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在哪里,尤其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采用哪些有力的措施改进教学。例如,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欠缺,教师应帮助纠正、弥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通过训练来提高;少数人的问题,个别辅导;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需要在课堂上统一解决,甚至调整教学进度等。
  教师的反思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也可以在教学活动当中进行。由于认知水平和教学观念等问题,有些教师容易停留在对教学失误的警觉、反省和对教学成功的满足、陶醉上,往往失去反思的时机或消弱了反思的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新的源泉。我们应当随着课改的深入,冲刷掉教学封闭与固步自封的落后状态,把反思的教学思想普遍运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使每位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形成反思习惯,并通过有效的反思,使广大教师迈向成功,使成功教师走向卓越。使学生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使新课程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后面,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高速发展与其承载能力的匹配、  市场定位模糊、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等。  【关键词】 民办高校;发展;管理;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48-02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
【摘要】 班主任自我效能感是指班主任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由于生存压力、消极的替代性经验和管理权限的削弱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中职班主任自我效能感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为此,可以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和班主任的自身发展层面提升中职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构建高效能的班级管理范式,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中职班主任; 自我效能感;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5.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55-01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想教好书必须先育好人,这样才能尝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学管理既是一项艰巨繁琐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又是一门艺术。要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而令我感受最强烈的则是两个字:“爱”和“严”。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溶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这就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课堂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  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64-0
【摘要】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使以教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发展。  【关键词】 TINA PRO;电子技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68-02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内
【摘要】 新一轮的课改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红红火,然而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并不容乐观,城乡教育教学差距在不断拉大,老师在流失,生源问题严峻。  【关键词】 问题的解;决知识脱节现象;解决知识脱节问题的方法;这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71-01    1 从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区教育机构的改革、重
【摘要】 写作应是人的情感的一种真切需要,所谓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写作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情而作文,而非为文而造情,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开拓视野,培养他们投身自然、投身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有效的情境设置,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与热情;通过优化写作命题,精心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之情动而辞发,写出更多更好的情感作文。  【关键词】 体验;率性;真情  【中图分类号】G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