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折射亮点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对2008版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从版面设计、语言简化、任务设置到顺序调整都更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对教材的四个原则性要求: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联系新课程标准,简要阐述2012版教材的可学性、可读性以及语言的交际性和严谨性。
  关键词:教材编写;调整新课改;可学性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有了重大转向:传统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圣经”,必须原原本本地被师生“接受”,不得“越雷池半步”,所谓“以本为本”即是此理;而新课程把教材视为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不能唯“教材”是用。以牛津高中英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第6模块为例,2012年版对2008年版进行了细微的调整。
  一、版面留白,增强语言可学性
  2008版牛津高中英语(以下简称2008版)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Welcome部分的插图一共有六幅,而2012版牛津高中英语(以下简称2012版)则减少为四幅,删减了美国与日本的见面礼仪。Welcome的画面和问题是用来“激活你已有的和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让你轻松地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所以,调整后,虽然图片减少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未减少。
  二、语言简化,提高语言可读性
  2008版中的Unit 4的Grammar and Usage的Part B练习部分(Page 57),2012版删减了2008版的部分内容。“book critics,re-enters,grabs,chases servant off stagewith it,buffalo skin and a feather headdress.”这些词汇对于高二学生来讲比较生僻,难以理解,超出了学生的阅读水平。Krashen提出了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概念。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包括学习者已经熟悉的语言,同时又包含学习者尚不可理解的语言。但这些尚不熟悉的语言应该是学习者能够学习的语言,也就是Krashen所说的“i 1”。2008版在这个部分的表达从词汇到句子结构都对学生造成了阅读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带给学生一定的语言学习焦虑。
  2012版简化了2008版里面的词汇,调整为学生熟悉的people,Servant runs away,Dear,an Indian tent,animal skin;增强了阅读文章的流畅感,方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类似的调整还有很多,总之,2012版的教材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可读性。
  三、任务设置,体现语言交际性
  Unit 3的Grammar and usage中的Unreal conditionals(Page 41)中设计了帮助学生认知虚拟语气的练习,但是做了细微的调整。2008版教材提供了与语法相关的语境后,只是引导学生找出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2012版提供了类似的语境,但是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虚拟语气的显性特征,这样才有助于对语法知识的长久掌握。Ur指出:只要语法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而不是把语法本身作为最终目的,那么语法教学就是有帮助的。单就某个语法规则或语法现象的不同运用情况来说,它们的区别是很细微的,如果不在特定的语境中去体会和理解,单靠“讲,很难讲清楚”,教材调整中,既涉及语法的语言背景,也包括了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Unit4的Grammar and usage中的Unreal conditionals and things hoped for or desired的三句话分别呈现了在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时间语境下虚拟语气的使用。Cunningsworth指出:“语法是形成正确句子的规则系统,学生掌握和使用语法规则至关重要。”
  四、调整顺序,折射语言严谨性
  这样的调整在每个单元的Task部分体现较为明显:
  Unit 1 Task Writing to a foreign friend中,提供了提问的表达方式。调整后的表达方式呈现了语言的对称一致性,从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到祈使句,分类清晰,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
  Unit 2 Task Writing a website article to give advice中呈现了消极情绪的英语表达方式。调整后的教材编写更严谨,与文字说明部分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从words, phrases 到patterns。而2008版的教材编写在顺序上与文字说明部分缺乏一致性。文字顺序虽然属于教材编写的细节,但是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牛津高中英语第6模块教材微调的分析,笔者发现2012版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更充分地体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此提出的四条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2.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无论是语言基础知识还是教材的版面设计,在处理分量上尽量留有余地,给学生首先带来的是学习的轻松感。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材编写的被动承受者,只要做个有心人,深入研究教材,才能体会教材编写的不易,从而更科学地、更灵活地运用教材。
  参考资料:
  [1]陈琳,王蔷,程晓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2]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04.
  [3]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London: Longman,1985.
  [4]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5]Cunningsworth,A.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 Heinemann,198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港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换个角度看学生,相信中职生也一样可爱,一样可以成才,在班主任工作中严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用爱心伴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词:发现学生;引导;习惯养成教育;爱心  我们这些教师,大多数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是否在骨子里还残留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观念呢?是不是由于这些惯性,使我们对学生的活泼好动,不爱读书,热衷娱乐等行为难以认同
摘 要:有些教师常常说道:“那些学困生再抓也没用,不如抓一些优生来提高成绩……”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许多学困生对数学学科避而远之,然而自从我校在承接了“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合作学习策略”课题研究工作后,教学中经常实施合作学习,发现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好的教学方法真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困生;自信;交锋  实践证明,在合作学习中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我现在带的班,小学
数学教育始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好奇心,激发自信心,提出新颖的见解、发现新的问题,不在数学问题中盲从,树立好的教学观点、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教育水平成为当代教师要克服的难题。从以往的教学中吸取经验,让今后的教学之路变得更加宽阔,针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个人观点,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薄力。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在这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这些外来民工大多没有稳定的工作,致使他们的孩子,这些原本应该在父母羽翼呵护下生活的幼鸟,早早加入了迁徙的行列,在不同的学校打游击战。他们犹如远航的小船,在风浪中颠簸,接受着生活的考验。  如何
摘 要:厚实并坚守常规的品德课,不仅对公开课的返璞归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在一种自然、原生态的状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该课程在小学,尤其是市区薄弱学校、农村及山区部分学校,是不被重视的边缘课程,多由兼职教师任教,因此小学品德教育面临严峻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问题,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创设问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等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不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成功的起点。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内容与要求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描述是:“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在我们小学阶段,要学习到三个统计量,它们分别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其中又以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它也是学生学习其他两种统计量的基础。  以前,听过很多教师执教这一内容,总觉得课上完后,学生还是有些迷茫。于是,静下心来,总想琢磨个为什么。“难道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好?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不到位?……”再次回想教师的教学过程,发现就算是很好的教学设计,就算是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这
前两年,总有家长跟我交流:“老师啊,我家孩子在家写作业心不定,写完也不肯读课外书,请您多教育他,他听老师的。看,课堂上的数学题目和语文、英语阅读做得多认真、多仔细!如果家庭作业也能这么认真就好了。”我当时还不太相信,明明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基本上每次数学作业都得五角星,在家里的学习情境竟然这么差?  这两年,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我也见识到了:看孩子的家庭作业,估计是个学困生。于是坐在他身边,盯着他,
摘 要: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会。大部分的教师也认为数学是很难教授的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生由于思维和心理不很成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力还比较弱,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就成为一个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师生互动;生活化;知识运用  小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是相当大的,这是由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这一时期学生还没有成熟的思维模式,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近年来,历史高考从知识型考查向能力型考查转化的趋势在日益发展,这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直接面对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如何形成一个高效的复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此做一粗略探讨。  一、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要求:  1.以周计划为单元,周日不在计划之列,留作调控。  2.越临近考试,历史学习时间越应适当增加,可以每15天为一复习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