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买玩具,输入金钱观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as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儿子杰里米8岁了。在他生日那天,爷爷奶奶给了他20美元。他早就想要一款名叫”滑冰者雷克斯“的电子游戏了。他恳求我给他买,但我一直教导他,不要伸手向别人要东西。现在,他有钱了,就迫不及待地缠着我陪他去购买。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的下午,我带他去了玩具店。
  一到玩具店,杰里米就开始寻找那款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区,我们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道:滑冰者雷克斯,46美元。
  “我不知道它那么贵。”杰里米愁容满面地说。
  “嗯,”我往手推车里看了看,指着杰里米挑选的那些玩具,说:“你的钱或许够买那里面的一个。”
  杰里米看了看手推车里的玩具上的价格标签,说道:“嗯,我的钱只够买这辆小汽车,不过……”说到这里,杰里米皱起了眉头,很烦恼的样子。
  “不过什么?”我追问着。“不过,我想要滑冰者雷克斯。”杰里米咕哝道。看到杰里米愁容满面的不高兴样儿,我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已经懂得不伸手向别人要东西,但还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何不趁现在这个机会,教他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呢?
  “也许,你可以把这20美元先存起来,再挣一些钱添上,然后再来买这个电子游戏。”我向他建议道。
  杰里米想了想,像是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是现在就把钱花掉呢?还是先把它存起来呢?”“那就看你自己了。”我说。“那我怎么才能挣更多的钱呢?”杰里米问。“你可以做一些家务杂事。如果你愿意每天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我就给你每星期5美元的零用钱。”我说:“这样,6个星期后,你就有30美元了。”
  “嗯……30美元加上20美元,就是50美元!”杰里米掰着指头计算着。“到那时,我就有50美元了。好,成交!”杰里米说道。我笑着同意了。
  在以后的每个星期里,杰里米每天都帮着家里做一些家务:他倒垃圾,清理洗碗机,打扫门廊,甚至还给小猫刷毛!每到星期五,我都会给杰里米一张5美元的钞票。杰里米拿到钞票后,就会用大头钉把它钉到海报板上”滑冰者雷克斯“的图片旁边。
  终于,到了第六个星期五。这天,当我把一张5美元的钞票放进杰里米的小手掌中时,杰里米高兴地数了起来。他现在一共有6张5美元的钞票了——5,10,15,20,25,30。他把后来的30美元放进钱包里,和原来的20美元放在一起。
  星期天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我又带着杰里米去了那家玩具店。这一次,当我们从那辆遥控小汽车和那个后视间谍太阳镜旁边走过时,他没有停住脚步去看他们,而是径直向电子游戏区走去。杰里米拥有了滑冰者雷克斯,别提多高兴了。
其他文献
谁吃饭也没有我快  浩浩这学期最大的变化是:吃饭像小老虎一样快,次次都拿第一!在他的带动下,同一小组的贝贝和王小莒都加入了比赛的阵营,三人经常在5分钟之内就结束战斗,带着嘴上的饭粒率先举手:“我吃完了,我第一!”有一次,王小莒以半分钟之差抢了先,浩浩不服气,发明了“汤泡饭”快速吃饭法。但是,随着“吃饭小红星”贴满墙,浩浩肚子疼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压力源:老师的表扬  为了便于管理班级,这种类似的
笑笑从上幼儿园以来几乎没有哭闹过,不仅如此,据老师说,他还经常安慰其他入园哭闹的小朋友。不过,有一天早上,笑笑却哭得伤心欲绝,拼命嚷嚷着“我不要去幼儿园”。这真是太奇怪了,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在家人和颜悦色的“逼问”下,笑笑终于吐出了实情:“张老师批评我了……我不想上幼儿园!”眼里流露出对老师的恐惧。哦,原来是被老师批评了!  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笑笑爸却先大笑说:“这算什么呀?挨批评有什么关
几乎所有的基本情绪,在宝宝刚出生时就出现了;到6个月左右时,情绪进一步细化。比如,痛苦分化成害怕、厌恶和愤怒,快乐分化成高兴和喜爱。18个月后,开始产生妒忌的情绪。两岁左右时,不仅能体验到片刻的快乐,还可感受到稳定的喜悦情绪,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多样化。  跟感知自己的情绪一样,孩子表达情绪似乎也是与生俱来的本领。  刚出生的宝宝虽然不会用语言表达情绪,但可以透过呼吸、心跳等
海绵纸手感柔韧,色彩鲜艳,很适合用来做手工。今天我们就用海绵纸做两个小手工。
阿莫西林是儿科最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但美国密苏里大学科研人员发现:阿莫西林会导致小孩出现“牙氟中毒”。它是最常见的牙釉发育缺陷之一,由牙釉质形成时期过量接触氟化物所致,表现为门牙和臼齿上出现细小的斑点、凹陷与褐变,成年后容易患上多种牙病。  研究还发现,年龄越小的服药者,牙齿受损的风险越高,出生后3~6个月内服用过阿莫西林的孩子,他们牙氟中毒的风险是其他孩子的两倍。
我以前常带儿子止境去朋友G家。后来,止境不愿意去了,原来,G的儿子总是要求止境按他的玩法玩,换一种玩法就不高兴。比如踢球,G的儿子说足球就是用脚踢的,不能用手去碰。“这是我爸爸规定的。”小男孩对爸爸的话记得很清楚,所以也这么要求止境。  “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觉得怎么开心就怎么玩。”我鼓励止境,同时不再带止境去他们家了。在“玩”这件事上,我希望儿子和我都能有自己的坚持。  环境越新鲜越好玩  以我
父母爱儿女是天性,儿女亲近父母是人性,亲子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只是孩子长大后,父母尤其是爸爸常因忙碌而松懈与子女的沟通,亲子关系开始疏远。这时,便要检查一下哪里出了故障,修复和孩子的关系,注意“保鲜”——比如,作为爸爸,你尝试过单独与孩子约会吗?试过和孩子一对一外出、旅行、露营、逛书店、听音乐会,甚至一起喝早茶、饭后散散步吗?做些轻松休闲的事,做些与读书上课无关的活动,只是爸爸单独跟孩子一起,妈
在准备十周年特刊的过程中,我们不厌其烦地整理了许多相关资料,一趟又一趟地跑档案室,致电联系老编辑、老作者们,搜寻《孩子》从创刊至今的活动照片……在庞大而细碎的一堆资料文件里,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2005年,我成为了《孩子》杂志的一名文字编辑,毕业于新闻专业的我第一次接触幼教相关内容,感到既兴奋又迷惘。在工作过程中,《孩子》杂志的资深编辑、幼教专家以及数不清的诚挚
“怎么这样不注意?”“钥匙不可以到处乱放!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在父母的口中,这样的批评非常常见。孩子的预知性比较差,不知不觉就会犯很多错,他们很在乎父母的感受,改正的信心更多是来源于父母;而大人却容易陷在孩子犯错的愤怒中,用滔滔不绝的指责来替代教育。结果孩子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多半是父母的愤怒和失望,对自己改正错误的能力产生怀疑;而父母则体会到教育的无力感,接下去只能用杀伤力更大的语言来刺
宝宝3岁后,开始去上幼儿园了。自从宝宝上幼儿园以来给我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想必家长朋友们也曾遇到过,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问题一:宝宝发现了新零食  宝宝入园后的第三天,就附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爸爸,我们班有好多小朋友都吃一种叫‘辣皮’的零食。”我说:“那又怎么样?”宝宝说:“人家都吃,我馋嘛。”  从家里到幼儿园里,宝宝的生活圈子扩大了,要面临许多的诱惑和负面影响,我不能让宝宝养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