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姜不仅是烹调作料,也是药用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大。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种植生姜新品种——金姜,一般亩产量达1800~2000千克,亩产值5400~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县每年种植面积在8500~9000亩,总产值在4590万~5400万元。开发山地种植金姜,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经过几年探索,现将金姜的繁育及山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繁育要点
金姜良种两级繁育的做法是:第一年用原种的第二代或上年度大田株选良种建立一级种子田,从其中再选优株供下年一级种子田用种,其余去杂去劣后,供下年度作二级种子田用种,二级种子田再经片选作为大田用种,如此逐年进行,不断生产出高质量的姜种,以实现品种复壮。
2. 山地高产栽培技术
①种植地的选择。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土壤以微酸性砂壤土、红黄壤土为好,要求上年度未种植过同科作物。
②姜种选择及处理。姜种应选择姜块肥大、不腐烂、肉质新鲜、无伤、无病虫的健康姜块。姜种处理:种植前5~7天取出种姜晾晒1~2天。
③整地施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蔬菜专用肥45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生石灰50千克,将地整成高35厘米、宽90厘米(含沟)的畦。
④适期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每亩种植2500穴(株)左右。
⑤肥水管理。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大,属于耐肥作物,其根状茎是逐渐分生膨大的,因此,除了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分期追肥,追肥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进行,以防根状茎膨大后露出地面。生姜喜湿润又忌积水,生长前期土面要相对较干,以提高土温,利于出苗。在幼苗生长前期,气温较低,雨水较多,影响姜苗根系生长,为防止姜田积水姜苗受涝,应搞好田间清沟排水。7~9月为生姜旺盛生长期,此时恰好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覆盖稻草。
⑥病虫害防治。病害:合理轮作换茬,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拔除病株;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200万单位)水溶液、50%多菌灵400倍液灌窝,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虫害: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95%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种子站 邮编:366100)
1. 繁育要点
金姜良种两级繁育的做法是:第一年用原种的第二代或上年度大田株选良种建立一级种子田,从其中再选优株供下年一级种子田用种,其余去杂去劣后,供下年度作二级种子田用种,二级种子田再经片选作为大田用种,如此逐年进行,不断生产出高质量的姜种,以实现品种复壮。
2. 山地高产栽培技术
①种植地的选择。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土壤以微酸性砂壤土、红黄壤土为好,要求上年度未种植过同科作物。
②姜种选择及处理。姜种应选择姜块肥大、不腐烂、肉质新鲜、无伤、无病虫的健康姜块。姜种处理:种植前5~7天取出种姜晾晒1~2天。
③整地施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蔬菜专用肥45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生石灰50千克,将地整成高35厘米、宽90厘米(含沟)的畦。
④适期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每亩种植2500穴(株)左右。
⑤肥水管理。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大,属于耐肥作物,其根状茎是逐渐分生膨大的,因此,除了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分期追肥,追肥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进行,以防根状茎膨大后露出地面。生姜喜湿润又忌积水,生长前期土面要相对较干,以提高土温,利于出苗。在幼苗生长前期,气温较低,雨水较多,影响姜苗根系生长,为防止姜田积水姜苗受涝,应搞好田间清沟排水。7~9月为生姜旺盛生长期,此时恰好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覆盖稻草。
⑥病虫害防治。病害:合理轮作换茬,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拔除病株;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200万单位)水溶液、50%多菌灵400倍液灌窝,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虫害: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95%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种子站 邮编:3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