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姜的繁育及山地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姜不仅是烹调作料,也是药用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大。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种植生姜新品种——金姜,一般亩产量达1800~2000千克,亩产值5400~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县每年种植面积在8500~9000亩,总产值在4590万~5400万元。开发山地种植金姜,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经过几年探索,现将金姜的繁育及山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繁育要点
  金姜良种两级繁育的做法是:第一年用原种的第二代或上年度大田株选良种建立一级种子田,从其中再选优株供下年一级种子田用种,其余去杂去劣后,供下年度作二级种子田用种,二级种子田再经片选作为大田用种,如此逐年进行,不断生产出高质量的姜种,以实现品种复壮。
  2. 山地高产栽培技术
  ①种植地的选择。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土壤以微酸性砂壤土、红黄壤土为好,要求上年度未种植过同科作物。
  ②姜种选择及处理。姜种应选择姜块肥大、不腐烂、肉质新鲜、无伤、无病虫的健康姜块。姜种处理:种植前5~7天取出种姜晾晒1~2天。
  ③整地施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蔬菜专用肥45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生石灰50千克,将地整成高35厘米、宽90厘米(含沟)的畦。
  ④适期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每亩种植2500穴(株)左右。
  ⑤肥水管理。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大,属于耐肥作物,其根状茎是逐渐分生膨大的,因此,除了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分期追肥,追肥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进行,以防根状茎膨大后露出地面。生姜喜湿润又忌积水,生长前期土面要相对较干,以提高土温,利于出苗。在幼苗生长前期,气温较低,雨水较多,影响姜苗根系生长,为防止姜田积水姜苗受涝,应搞好田间清沟排水。7~9月为生姜旺盛生长期,此时恰好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覆盖稻草。
  ⑥病虫害防治。病害:合理轮作换茬,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拔除病株;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200万单位)水溶液、50%多菌灵400倍液灌窝,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虫害: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95%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种子站 邮编:366100)
其他文献
武陵假俭草是四川省审定的草坪草新品种,其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低,不利于大面积建植和推广。采用氢氧化纳、高锰酸钾、浓硫酸、硝酸钾(NaOH、KMnO4、H2SO4、KNO3)和赤霉素
语言表达是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劣,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一类二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存在无穷多个非负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给出了所有的无穷多个非负解.。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毒的病毒性病害,自2006年以来,该病在本地水稻上的发生逐年加重,水稻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到2011年全市发病水稻面积达2.25万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82.4%。6月底7月初受害水稻表现为叶色深绿,叶片粗短、僵硬,但矮缩不明显,7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此时病株显著矮缩,症状也十分明显,8月病情渐趋稳定,以后田间病株很少增加,不少病株死亡,但存活病株也很难抽穗,对水稻生
评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状况与世界先进产钢国的差距.指出了中国钢铁工业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中国钢铁工业环境问题的六项建议.未来的钢铁
据悉,由浙江省农科院与武义创新食用菌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质高产香菇新品种“浙香6号”,通过分段补淡出菇,不仅产量提升,还成功填补了夏季优质香菇市场空白。  “分段补淡出菇,即该品种可在每年的5~6月和9~10月淡季栽培出菇。”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蔡为明解释说,“大部分香菇品种的耐高温性较差,种植温度超过32℃就不能出菇,越夏时更容易烂棒,而耐高温香菇品种的品质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