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1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te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是由 H7N9 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2013年3月30日~5月20日期间报告的人感染H7N9 禽流感确诊病例130例,其中死亡36例。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吉林省第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患者,该患者为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应对以后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做准备。
  [关键词] 重症;H7N9 禽流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12.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7-0113-03
  [Abstract] Human with H7N9 avian influenza case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 A. During March 30th and May 20th 2013, a total 130 H7N9 cases were confirmed in China, among them 36 cases died[1,2]. The second confirmed case of human infected with H7N9 avian virus A in Jilin Province received a medicial treatment in the ICU of Yanbi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The severe infected case with rapid progression to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hock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 finally developed to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died. At present, we analyzed the diagnosis process retrospective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and prepare to cope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evere infection; H7N9 avian influenz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是由 H7N9 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曾于2014年5月4~21日救治吉林省第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患者。近日报道上海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禽流感再次来袭,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禽流感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可能来袭的禽流感疫情和其他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做好准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既往酒精性肝硬化病史2年,无活禽类接触史,于2014年4月24日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自认为“感冒”,未予注意,因反复发热,最高体温40℃,痰量多,呈白色黏液痰,于4月30日就诊当地医院,进行抗感染、祛痰、保肝、对症治疗,但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痰呈粉红色,于2014年5月4日13:30分转入本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5℃,呼吸37次/min,脉搏118次/min,血压168/98 mmHg,末梢血氧饱和度80%以下,意识清楚,无全身皮肤黏膜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1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动脉血气分析 FiO2为33%时pH 7.48,PCO2 33 mmHg,PO2 31 mmHg,HCO3- 24.6 mmol/L,K 2.9 mmol/L,Na 127 mmol/L,Lac 3.2 mmol/L。血气示呼吸衰竭,氧合指数106 mmHg,立即行无创机械通气,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3.1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88.34%。胸部CT示双肺斑片状、磨玻璃样致密影,双侧胸腔积液。与4 d前当地医院胸部CT比较双肺病灶明显扩大(图1)。考虑病毒感染,送检咽试纸病毒核酸检测,并采取接触隔离。
  1.2 治疗
  患者无创机械通气下低氧血症进行性加重,呼吸频率加快,达到50次/min,全身紫绀,入院2 h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小潮气量、高PPEP)。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炎、继发性贫血、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2型糖尿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75 mg,日2次鼻饲),控制液体入量及出入量平衡、镇静肌松、纠正呼吸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积极控制感染(左氧氟沙星联合美罗培南)、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控制血糖、对症治疗。入院后患者体温波动于36.4℃~38.9℃,入院第2天出现休克,应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并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床旁胸片等。5月8日回报5月4日采样咽试纸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经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派专家组会诊提高抗生素梯度,联合应用美罗培南、米卡芬净、替考拉宁、磷酸奥司他韦(150 mg,日2次鼻饲),覆盖球菌、杆菌、真菌、病毒,并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日2次静脉注射3 d),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5月9日回报5月8、9日连续2次气道分泌物及血清采样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入院第8天停用奥司他韦,复查B超发现大量腹腔积液,穿刺结果为漏出液,补充白蛋白及血浆并引流腹水,结合化验结果,考虑感染加重,于5月15日停用替考拉宁及米卡芬净,改用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患者肺部病灶无好转趋势,胸片以肺间质改变为主,肺换气功能极差,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性升高,昏迷、高钠血症、高钾血症,考虑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合并脑水肿,故减少钠离子摄入,鼻饲水和保钾排钠利尿剂,应用冰帽、冰毯进行脑保护,但病情进行性加重,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于5月21日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
  据报道已从禽类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分离出了H7N9 禽流感病毒,且和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有高度同源性[3,4]。因此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可能是传染源。60%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一些重点人群如高龄、罹患基础性疾病、孕妇等为高危人群[5]。本病例为老年人,既往有酒精性肝硬化及2型糖尿病史,无明确直接禽类接触史,但因交通发达,不排除南方禽类运输时带入、间接接触可能性[6,7]。患者有基础疾病,可明显加重人感染H7N9禽流感,甚至形成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患者发病期间紧密接触的女儿为妊娠30周孕妇,于患者确诊感染期间出现发热,就诊于作者科室并住院治疗,住院初期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2 d后复查胸部CT见双肺下野多发片状实变影,并出现呼吸窘迫,高度怀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反复送检咽试纸检测,回报结果均为阴性。于孕33周时行剖腹产,经治疗好转出院。婴儿出生后也因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在我院新生儿ICU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我国出现的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本次病例为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无人际间传播[8,9]。
  3.2 重症人感染 H7N9 禽流感临床特点
  H7N9 禽流感潜伏期一般7 d左右。患者常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痰量少,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病例体温可持续在 39℃以上,伴有呼吸困难,部分咯血性痰,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一般在发病 3~7 d出现重症肺炎。H7N9禽流感病毒容易侵犯下呼吸道上皮细胞,感染后诱发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可出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2,8]。实验室检查化验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病原学及相关检测阳性。胸部影像学肺内出现斑片状、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非常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CK、LDH、AST、ALT,CRP升高。抗病毒治疗之前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口咽分泌物核酸检测阳性。并动态检测血清及气道分泌物双份核酸检测阳性。早期肺内出现斑片状阴影,病变进展迅速,于4 d后肺部CT呈双肺弥漫的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合并少量胸腔积液[8,10-13]。该病例发病后疾病发展经过与上述报道极其相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人感染 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 年版),患者从临床表现、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方面均符合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重症病例[8]。治疗上具体参照《人感染 H7N9 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重症病例的治疗部分进行隔离,早期行有创机械通气、循环支持、抗病毒治疗、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CRRT、抗感染、肠内营养等治疗。经治疗,患者于治疗中期连续2次气道分泌物及血清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回报均为阴性,H7N9禽流感临床治愈,但后期病情加重,考虑ARDS中后期出现肺纤维化,氧合进一步恶化,合并感染加重,也不能除外应用抗生素引起的假阴性可能性,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如应用体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或许能够改善预后[12-15]。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东北,有大量朝鲜族聚居,与国内、国际交流频繁,本次收治的病例发生在2014年的5月,正值气候和温度环境适宜流感病毒的存活,故患病的机会也在增加。对具有疫区接触史,典型流感样症状的感冒患者及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从基层医院开始应该引起注意,对可疑患者进行相关病毒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重症病例、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16,17]。总之,对于H7N9禽流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今后防控H7N9禽流感及相似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闫铁成,肖丹,王波,等. 中国大陆13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17(8):651-654.
  [2] 魏茂提,赵国平,高宏伟,等. 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 22(5):351-355.
  [3] LI J,YU XF,PU XY,et al. Environmental connections of novel avian-origin H7N9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and virus adaptation to the human[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3,56(6):485-493.   [4] SHI Jianzhong,DENG Guohua,LIU Peihong,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7N9 viruses from live poultry markets-implication of the source of current H7N9 infection in human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58(16):1857-1863.
  [5] ZHUANG Qingye,WANG Suchun,WU Meili,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risk analysis of the H7N9 subtype influenza outbreak in China at its early stage[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58(26):3183-3187.
  [6] 徐德忠,张扬,王波,等. 人感染H7N9禽流感分布异常及其异常起源之可能[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8):645-650.
  [7] 寿钧,周晓红,何玉芳,等. 杭州市下城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3,28(8):657-659.
  [8]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J]. 传染病信息,2014,27(1):1-4.
  [9] 韩明锋,冉献贵,赵凤德,等.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特点初步分析[J]. 传染病信息,2013,26(2):68-70,81.
  [10] 李昕,沈震,张蓓,等. 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J]. 检验医学,2013,28(9):745-748.
  [11] 陈智瑾,李海聪,方欢英,等. H7N9禽流感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2013,9:749-754.
  [12] 毛新峰,胡春洪,祝跃明,等. H7N9型禽流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1):74-77.
  [13] 陈健,毛盛华,胡家瑜,等.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防控策略[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6):585-590.
  [14] 林诗杰,刘升明,张茜茜,等. 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毛霉菌病1例[J]. 广东医学,2010,31(16):2138.
  [15] 黄绍萍,刘惜年,齐唐凯,等.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人禽流感H7N9 2例报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 33(6):457-459.
  [16] 宋克义,马景贺,张友桂,等. 人感染禽流感A(H7N9)1例诊治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157-1159.
  [17] 宋蕊,成军. 认识甲型H7N9禽流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3):475-478.
  (收稿日期:2015-11-2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臭氧聯合阴道塞药治疗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16年5~6月阴道炎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干预组采取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全面干预组采取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阴道黏膜充血水肿消退时间、白带复常时间、阴道瘙痒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的差异。 结果 全面
[摘要] 目的 研究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外科开放手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实际出血量、住院期间总费用、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实际出血量、住院期间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试验组患者术后恢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44例(实验组),健康查体者144例(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样本,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实验组、对照组血清CEA、CA153和CA125的水平,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结果 实验组患者外周血清中肿瘤标记物CE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以及甲状腺微小癌的合理术式。 方法 对益都中心医院近三年来收治的158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准确性达到90%以上,结合超声造影后达到98.3%。手术方式采用个体化原则,其中甲状腺微小癌131例中同侧、峡部腺叶切除的同时进行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淋巴结转移率为19.8%(26/131)。 结论 超声检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严重腹腔感染模型,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的活性及D-乳酸含量,探讨牛磺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方法 实验于2015年5~7月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腹腔感染组(I组)和治疗组(T组),每组18只。C组仅轻微翻动盲肠后关腹,I、T两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plu
[摘要] 目的 评价湖南省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 方法 湖南省卫生厅提出了“缺什么、补什么”的“一对一”培训模式,通过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经结业考核(操作考试 理论考试)检测培训效果。 结果 969名学员参加了基层医疗卫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951人合格,合格率为98.14%。 结论 转岗培训后学员能够掌握全科医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模式可行。  [关键词] 全科医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崁顿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57例(观察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的55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57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均成功,因术中肾脏出血转开放手术1例;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71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较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比如医学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缺乏奉献精神,还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难以胜任工作压力,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上升等,这种状况主要缘于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滞后。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医学整体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摘要] 目的 探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方法 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PG、2hPG、TC、TG、HbA1c、HO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成立包括护士、药师在内的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2014年上半年发生静脉炎的住院患者进行高危因素分析,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对策,并对2014年下半年的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建立个体静脉护理质量追踪记录,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药师联合护士组成的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患者进行静脉管理,注射用β-七叶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