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知识,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经过实际研究后我们发现,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更加适合小学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创设有效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法也在不断进步,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不足,无法开展有效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有教育工作者提出,不能只创设情境,还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该根据教学需求及时调整,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反思能力,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接收学生反馈,对教师成长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小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在小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应该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2.1有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索欲与自主学习意识,确保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发挥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2.2有启发性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新课堂中发挥的是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明确一点,创设问题情境的本质是问题,创设情境只是手段,教师应该利用这种手段去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3注重挑战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小学生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活泼好胜的心理,设计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既能促进小学生进行思考,也能让学生表现自我,满足其成就感。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2.4问题源于生活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从生活中选取问题案例,确保其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从生活中选取案例也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性,从而使其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
  3在小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3.1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加强自身专业水平,根据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自身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对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之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加强自身教学水平,教师应该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并加强学习,以此才能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从而实现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3.2整合分层教学与情境创设
  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融入问题情境创设中,借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以及思考中,全面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我们以三角形知识教学为例,详细说明二者融合的作用。通過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初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确保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前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教师也可以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以此为问题情境设计的依据,通过问题情境设计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训练学生思考能力。
  3.3丰富教学模式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问题情境创设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低年级,教师的问题情境应该偏向于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在问题中融入游戏、故事等因素,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内涵;在中高年级,教师需要注意转变,优化问题情境设定,在简洁明了的基础上保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薄弱部分。教师可以教学过程中融入竞争精神,培养学生良性竞争精神,促使学生在竞争中提升问题情境的思考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问题中多使用实例,以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反向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在课堂中应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注意遵循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以及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的原则,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社会所需的实践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艾群.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路径研究[J].祖国,2018(06):230.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可否认,在我国的一些山区,仍然存有相对落后的地方,囿于经济条件制约,这些地区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得不到有力保障。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山区小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限于完成课程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山区小学学生,更要注重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因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就原有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的共同认识,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进行实践探索,已经成为教学工作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文章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实际详细阐述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旨在给予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可行的帮助,并切实促进初中英语教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文件的推出,对小学各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也不过如此。教师要不断更新创造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兴趣;有效措施  随着素
◆摘 要:数学在所有科学中起着基础作用。由于数学是抽象的,所以小学生在学习中想要完全领悟数学知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快乐,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数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乐思的兴趣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乐思兴趣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就无法在课堂上掌握复杂的
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曾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艺术之美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共生之美。追溯到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国的文字其实是一种图画式或者是部分抽象的图画式文字,它与美术的渊源极深,本就是同根同源,后来学科发展把它们分裂开来。语文教学中的看图识字,看图说话,看图写作,到现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放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