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 事事关心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遍观中学德育,困惑依然,瓶颈仍在:
  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循规蹈矩,师道尊严——叫你听话没商量;
  虚情假意,夸夸其谈——想说爱“你”不容易
  ……
  德育一方面存在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苍白,另一方面却对丰富多彩的电视德育资源视而不见!
  我校近年来采集电视德育资源,结合我校的德育目标,构建了“有情有意、有理有序、有声有色、有我有你”的德育课程。“一周电视集锦”是我校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电视节目集锦来激发情趣,拓宽视野,撞击思维,升华境界。
  我们采取了把一周电视节目中的精华进行整合的方式,让真真切切的事情本身来说话。具体内容是:重要事、感人事、警醒事、科技事、趣味事。让新时代的学生切实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重要事】
  主要是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世界、关心国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是一个时代青年应有的素质。
  【感人事】
  电视节目中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真善美,我们引导学生在对摒弃假丑恶的思辨中,感受责任,感受真善美。例如:“美丽的花枝”(选自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栏目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情动丙戌:四十五个孩子一个妈”(选自中央电视台 《焦点访谈》栏目);“背着妈妈去上学”(选自中央电视台《家庭》栏目)。
  【警醒事】
  前车之鉴,足以为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忏悔录”、“今日说法”、“法制在线”等栏目的节目,无不令人警醒。例如:
  “为戒网瘾,少年断指” (选自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栏目);
  “青春之殇”( 选自中央电视台《今日看法》栏目)。
  【科技事】
  成长中的学生很喜欢科技,科技中的新奇事,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黄金八分钟” (选自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栏目);
  “给猴三戒烟” (选自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
  【趣味事】
  我们选的趣味事,一般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有趣,往往包含着一种精神、一种启迪、一种创造……如:
  “跳绳”(中央电视台《你想挑战吗》栏目);
  “蛇保姆” (中央电视台《科学探索》栏目)。
  关于 “一周电视集锦”,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1.采集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视频采集卡采集电视节目,并用电脑储存起来,以备使用;二是使用影音传送带,通过网通来采集。
  在采集的时候,我们特别关注富有德育意义的重点栏目,新闻类栏目如“新闻周刊”、“东方时空”; 法制类栏目如“法制在线”、“今日说法”等; 科技类栏目如“走进科学”、“军事科技”等。
  2.整合
  采集来的电视德育素材,一般是杂而多的,这就需要剪裁、编辑。我们利用“会声会影”软件来剪裁、编辑,整合为1小时左右的德育模块。如果太长了,时间不好安排;太短了,内容不易展开。
  3.播放
  学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得比较紧,我们是利用周五的时间通过闭路电视来播放节目的。
  4.反思
  旨在通过学生的思考,内化为学生自身美好的东西。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周记来反思。为了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反思,我们常常提供相关材料。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生死守望》,一位南京大桥守望者——义工陈思,三年来救下104名自杀者。双休日,南京长江大桥上,陈思总会手举一个大大的红心型牌子,在大桥的南堡和北堡之间走动。牌子上写着“全社会都来关注自杀者,免费心理咨询”。
  “一周电视集锦”,让学生的思想在反思中飞扬,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渴望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教育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出辉煌的乐章。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于洪
其他文献
齐欣: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光是建筑教育的问题,而是从幼儿园开始.都是老师灌输的多,而学生自己的想法少,老师总存给学生一个特别明确的标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就变得学生不需
我班有一名学生耿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知是谁,给了他个美名“爆竹。”名字不雅,倒也名副其实。耿浩因为上课看课外书,被老师看到,正当老师想没收他的书时,他猛地把书撕成了两半;因
当人类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人类的生活却越来越非人化。“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全面消退,表现在教育上,如为了让孩子将来多挣些钱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我们正在残酷地剥夺孩子的童年,将他们金色的童年消耗在繁多技能的学习和习题的演练中。教育中的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分数挂帅、文凭至上等功利主义思潮盛行,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民族使命和人类前途都被消解在日益膨胀的个人私欲之中。孩子们出现的人格缺失、
本项目源于一个简单的落架修缮复原的古建筑保护工程.在现场调研过程中,通过与裴氏族人代表的不断沟通,我们发现现存的建筑遗迹虽然残破,却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和记忆.于是我
荣辱观,也就是个体对“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问题的回答。一个人的荣辱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因为个体一旦确立了某种荣辱观,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会尽可能弘扬那些
阿尔瓦罗·西扎I Alvaro Siza在安纳伯格庭院中放置着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展览装置。该装置是由3种元素构成的:一根倒下的柱子,旁边放置着它的头部,也就是"柱
在我做班主任的第七年,我接了个初一的班级。新生入学后,我发现一名学生穿戴讲究,纪律较差,有吸烟行为,厌学思想严重,听不进老师的规劝,有时老师劝了半个小时,他只回答一句话:“实在不行,我将来要饭去呗!”和同学关系不好,喜欢独来独往。但我发现该生很聪明,有很强的正义感。  家庭状况:他的父亲下海经商,经常外出,社会上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给他的家庭带来了负面影响,家中经常战事连连。该生同情母亲,憎恨父亲,
在我任教期间,一位学生这样对我说:“好像我的爸爸并不爱我,他上班回来从来不会和我说什么,也从来没有明确表达他爱我。我知道他在外面劳累工作是为我。但是我真的希望他能说句‘我爱你’。我真的很希望爸爸能抱抱我或者拉着我的手和我聊聊天。但是他太忙了……”听完这个学生的话,我内心难以平静。原来,孩子的要求是那么的少,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足已平慰一个小孩的心灵,他们对父亲的爱的奢求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些,
期刊
在美国,很多人必须每天服药以防抑郁症迫使他们丧失生活能力甚至自杀。由于美国对抗抑郁药物的控制非常严格(医生一个月给病人开处方一次,每次30片),一旦病人的药断顿了,一家人就好像如临大敌。至于其他精神方面的疾病,如双向情感障碍症、焦虑症以及精神分裂症也很常见。我以为这类精神疾患是由于美国人生活比较封闭造成的。所以,几年前我曾与美国德克萨斯南部的某精神病院的副院长玛汀内蒂博士有过一次关于精神病的争论。